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54276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粮系统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刘培、刘洋刘培、刘洋的父亲刘盛均在湖北襄阳一家汽配厂工作。XX年6月18日凌晨4时,刘盛均在作业时不慎被高温蒸汽烧伤,全身96%的皮肤烧伤,生命垂危,被转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抢救。其间,医院从刘盛均自体取皮做了一次皮肤移植,但效果不佳。医院提出若能从直系亲属身上取皮,是让刘盛均尽快脱离危险的最佳选择。虽然知道大面积取皮存在风险,但刘培、刘洋兄弟俩都试图说服对方,用自己的皮肤去挽救父亲。为此,兄弟两个多次争吵,甚至打架,都认为父亲供养自己读

2、书多年劳累,一定要舍身救父,不然会一辈子遭受良心的谴责。为了保护弟弟,哥哥刘培趁弟弟上班,偷偷签下了手术单,用自己的头部和背部的皮肤移植到父亲的四肢及腹部,使父亲的恶化病情得到控制。得知消息后,弟弟刘洋失声痛哭,于8月10日也接受了取皮手术,一场争相割皮救父的孝举在兄弟俩身上上演。刘盛均家庭并不富裕,妻子戴亚兰体弱多病,治疗已先后花费80余万元,绝大部分钱都是借来的。为了替父亲筹集巨额手术费,弟弟刘洋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将交完首付几个月的一套新房变卖,所剩20余万元全部用于治疗。为了节约医疗费用,哥哥刘培在接受取皮手术一个星期后,就搬出了医院。手术室外爱心涌动手术室外爱心涌动,不少市民闻讯赶来

3、,现场捐献爱心。9点21分,一位穿着十分朴素的中年男子来到手术室前,将200元塞给了刘培。他动情地说,百善孝为先,兄弟俩的事迹让他很感动,他自己也是一个父亲,自己也有个儿子在上学,所以特意赶过来,表示一点心意。上午11点,刘洋回到病房后,热心读者吴先生和恋人特意来到医院看望中国好兄弟,送上了1000元。吴先生称,这几天一直在持续关注兄弟俩的报道,作为90后,兄弟俩的事迹令他跟恋人都很感动,现在社会太需要中国好兄弟的精神了。平时上班比较忙,昨天特意来医院看望兄弟俩,并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够帮助这个家庭。刘培所在单位海天教育集团武汉分校的30多位同事纷纷慷慨解囊,连日来,共捐款14800元。昨天

4、中午1点30分,市场部副经理带着员工嘱托,将钱交给刘培。中国好兄弟刘培、刘洋争孝接力割皮救父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家乡黄陂的100多家单位自发捐款86万余元,为这个遭受不幸但充满大爱的家庭解燃眉之急。截至目前,社会捐助的爱心款已达元。罗长姐罗长姐,女,土家族,1928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35年来,罗长姐精心照料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严重智残、按政策应由政府抚养的儿子。虽然充满艰辛,甚至被儿子打瞎一只眼晴,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儿子是立了军功的军人,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儿子脸上抹黑。1978年,家住鄂西深山中的

5、罗长姐,果断接回执行特殊任务时突发意外精神失常的儿子,悉心照料至今。35年来,为照顾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天都要发病的儿子,罗长姐脸无数次被儿子抓破,胳膊和手被咬伤,全身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她帮儿子洗澡,儿子突然一拳挥来,把她的右眼珠打了出来,她失去了右眼。每年,她都将家里的口粮卖掉一半,领着其他孩子拔野菜、挖葛根填肚子,攒钱买儿子喜欢吃的大米。她买来绞剪和剃刀,每月给儿子理发,儿子不听话,她为之理一次发短则三四天,最长的一次用了七天。为了顺应儿子在部队养成的习惯,罗长姐在吊脚楼住房周围建起一米多高的木栅栏,修了一条环形走道,带着儿子跑步训练。由于儿子对军队生活记忆深刻,吃饭喝水一定要用部

6、队的搪瓷碗。罗长姐翻山越岭,到处寻找、购买类似部队发的搪瓷碗。至今,儿子摔坏了100多个搪瓷碗、折断了一万多双竹筷。罗长姐不让医生给儿子注射镇静剂,也不让家人用铁链锁住儿子,儿子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全天候照料儿子吃喝拉撒睡。曾有医生预言,罗长姐的儿子活不过40岁,但是她用母爱创造了奇迹,今年罗长姐85岁,她62岁的儿子身子骨依然硬朗。罗长姐先是送弟弟入伍,接着送儿子入伍。73岁那年,她又送孙子参军。每天不管多忙,她都把家门楣上方的光荣军属牌和儿子的军帽、军功章认真擦拭、整理一遍。她说:当兵是保卫祖国,是最光荣的事!以罗长姐为原型的电影剧本天下娘心已获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将于近期进行拍摄。罗长

7、姐荣获全国双拥模范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许张氏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

8、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每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女儿许

9、长荣说。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也曾经有人提议出资帮助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应该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政府添负担了

10、,共产党好啊!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皇甫辉勇皇甫辉勇,男,汉族,1983年8月生,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6部队51分队班长。皇甫辉勇,一个用大义大爱传递正能量的雷锋式士兵。当妻子身患重病时,他用铁骨柔情呵护至亲至爱,情真意切,用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一名当代中国军人的赤诚、无私和坚韧。XX年,皇甫辉勇与江苏姑娘蒋晓芳相识。第二年夏天,皇甫辉勇表白时,蒋晓芳想到自己奶奶年迈多病、养父身患残疾终身未娶的家庭条件,不愿将自家重担压到皇甫辉勇身上,婉言拒绝了他。但皇甫辉勇看重晓芳善良贤淑、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坚持与她交往。XX年6月,蒋晓芳的奶奶突然发高烧,皇甫辉勇

11、立即寄去大半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500元义务兵津贴。XX年,由于蒋晓芳婚后住在公婆家,养父家失去主要生活依靠,奶奶治病又要花钱,生活变得困难起来。细心的皇甫辉勇主动为岳父办了一张储蓄卡,隔一段时间就往里面存上一两千元钱。XX年11月,蒋晓芳的奶奶摔倒病危,皇甫辉勇无法请假,就马上给奶奶打去5000元治病。奶奶去世后,皇甫辉勇主动把身患残疾的岳父接到自己家住。XX年3月,蒋晓芳检查出恶性脾肿大,手术要3万元,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是很大一笔钱。为不影响皇甫辉勇工作,蒋晓芳一直隐瞒病情。皇甫辉勇知情后,四处寻医借钱,为妻子成功做了手术。但无情的病魔第二年再次降临到蒋晓芳身上,她被查出患有畸胎瘤,手术费高

12、达十几万元,即使手术存活希望也十分渺茫。善良的晓芳怕拖累丈夫,提出离婚。皇甫辉勇却坚定地说:晓芳,天塌下来,我顶着!在部队和战友的帮助下,蒋晓芳接受了手术。术后蒋晓芳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皇甫辉勇就悉心照顾她饮食起居。XX年12月,蒋晓芳病情突然恶化。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渺茫的治愈希望,皇甫辉勇没有选择放弃,他说:没钱可以借,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妻子去世,皇甫辉勇安顿好妻子后事,把岳父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迁到自己父母的户头上由自己代缴,并托付家人照看好岳父。妻子住院期间,他帮同病房低保户老人垫付XX元医疗费。他还与镇江福利院一名与妻子身世相似的9岁女孩,建立了长期资助关系。

13、今年,他在部队倡导建立爱心基金,带头捐出工资,筹集资金20多万元,成立30余人的爱心团队,经常到社会上为群众服务。皇甫辉勇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学雷锋标兵,入选中国好人榜。丁水彬丁水彬,女,汉族,1971年1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员工。丁水彬多年来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护理双腿瘫痪的公公、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双目失明的丈夫,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1999年,丁水彬与丈夫王健宏结婚。公公1971年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婚后,丁水彬毅然从婆婆手里接过护理公公的重担,白天,她要经常为公公擦洗身体,按时给公公伤口烤电、换药

14、,每2至3个小时要帮助上一次厕所,翻一次身;晚上,她要清洗尿布、褥子,还要打扫室内、清洁卫生。到过她家的人都说,家里不像是有病人,这样清洁整齐,真不容易。在她的护理下,公公从未发生过身体感染,更未生过褥疮。但好景不长,XX年6月,丈夫王健宏患全身重症多型性红斑,经全力抢救虽保住了生命,但双目失明。丁水彬又承担起了照顾丈夫康复的重任。然而祸不单行,XX年,婆婆梁秉兰在身患胰腺炎、胆结石、萎缩性胃炎和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情况下,积劳成疾,不幸再次病倒在家中。这一下,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丁水彬的肩上。在那一段时间里,她同时服侍3个病人,还要挤出时间外出挣钱补贴家用,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她就瘦了15斤

15、。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和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基本恢复了健康。为降低费用,方便照顾家人,她自学了医学护理知识,学会了打针、换药、治疗烤电、按摩等技术,家人遇到一些小伤小病,尽量不请大夫,能不去就不去医院。就这样,丁水彬不离不弃,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空。丁水彬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吴林香吴林香,女,汉族,1999年5月生,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面对继父外出打工、母亲身患癌症、外公外婆双双残疾和弟弟年幼,14岁的吴林香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大家。9岁时,吴林香的父母离异,她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后来,妈妈再婚,又给她添了一个可爱的弟弟。XX年,外婆突发脑溢血,从此瘫痪在床,不久,妈妈查出患了肺癌,加之外公早年摔倒右手一直残疾,这个家庭顿时陷入困顿,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妈妈病后,继父想外出打工挣点医药费,可他又放不下家里的病人和孩子。年幼的吴林香看出了继父的顾虑,她主动对继父说:你就安心出去打工,家里全交给我,你放心。就这样,继父走了,一个月只能回来看一两次。从此,吴林香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帮助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给他们端饭喂饭。忙完这一切,她才草草吃完早饭,带着弟弟急忙往学校赶。学校离家有十多公里山路,来回要走近4个小时,每逢下雨天,弟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