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石墨烯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5382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石墨烯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类石墨烯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类石墨烯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类石墨烯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类石墨烯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石墨烯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石墨烯材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类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材料简介在构成纳米材料的众多元素中,碳元素值得我们格外重视。作为自然界中性质最为奇特的元素,碳在原子周期表中的序号为六,属于第族。碳原子一般是四价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四个原子成键。但是其基态只有两个单电子,所以成键时总是要进行杂化。由于较低的原子序数,碳原子对外层电子的结合力强,表现出较高的键能,容易形成共价键,故自然界中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形式丰富多彩。关于碳与碳原子之间或碳与其它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有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的理论。在形成共价键过程中,由于原子间

2、的相互影响,同一个原子中参与成键的几个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重新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成键能力更强的新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有三种:sp3、sp2和sp杂化轨道。以甲烷分子为例,碳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x12Py12Pz0按理只有2px和2py可以形成共价键,键角为90。但实际在甲烷分子中,是四个完全等同的键,键角均为10928。这是因为在成键过程中,碳的2s轨道有一个电子激发到2Pz轨道,3个p轨道与一个s轨道重新组合杂化,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sp3杂化轨道。每个轨道是由s/4与3P/4轨道杂化组成。这四个sp3轨道

3、的方向都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轨道间的夹角是10928。得益于碳原子丰富多样的键合方式和强大的键合能力,氧、氢、氮等各种元素被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碳的化合物,最终构成了令人惊叹的生命体。碳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独特的物性和多样的形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被发现。由于碳原子之间不同的杂化方式,能形成结构和性质迥异的多种同素异型体,其中最为人知的存在形式是金刚石和石墨。当每个碳原子与四个近邻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形成各向同性的金刚石。此时,四个价电子平均分布在四个轨道中,形成稳定的键,而且没有孤电子对的排斥,非常稳定。因此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坚硬的材料。而当碳原子表现为sp2杂化时,碳原子在同

4、一平面内与三个近邻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第四个价电子成为共有化电子:未经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与邻原子的p轨道成键。当出现多个双键时,垂直于分子平面的所有p轨道就有可能互相重叠形成共轭体系,柔软的石墨和某些烷烃中的碳原子即以此形式存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学位论文: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性质的拉曼研究正是由于石墨与金刚石分别具有二维和三维的杂化轨道,有人推测碳应该具有其它的形态存在,以后相继发现的以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以及sp杂化轨道构成的卡宾碳正是上述设想的最好注释。石墨烯的发现及基本结构1985年,英国Sussex大学的H.W.Kroto教授与美国Rice大学R.F.Curl和

5、R.E.Smalley两位教授合作4,在用质谱分析激光蒸发的石墨电极时发现了C60,并将其命名为富勒烯,三位教授也因为这一杰出工作而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1990年,W.Kratschmer和D.R.Huffman从石墨棒电弧放电产生的烟灰中分离出了毫克级的C60,并得到了C60单晶5。1991年,日本NEC公司饭岛教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文章6。S.Iijima教授是一名杰出的电镜专家,在对碳材料的研究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他第一个对石墨棒放电所形成的阴极沉积物仔细地进行了电镜研究,发现一种针状产物,直径处于430nm的范围,长度约为1?m。高分辨电子

6、显微镜研究表明,这些针状物是由多个碳原子六方点阵的同轴圆柱面套构而形成的空心小管,即所谓的碳纳米管。尤其重要的是Iijima教授首次发现碳纳米管中的石墨层可以因卷曲方式不同而具有手性。自1985年富勒烯和1991年碳纳米管被科学家发现以后,三维的金刚石、一维的碳纳米管、零维的富勒烯球组成了碳系家族。至此,碳的零维、一维、三维结构材料已经被实验证实可以稳定存在的,那么二维的碳薄膜形式是否存在呢?关于准二维晶体的存在性,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论。1930年代,Laudau7和Peirels8等物理学家认为,任何准二维晶体中的原子由于其本身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将偏离晶格位置,导致在有限温度下都不可能稳定存在

7、9。Mermin-Wagner理论证实了二维磁性长程有序无法存在10,之后又进一步证实了二维晶体长程有序无法稳定存在11。当时,无数关于二维薄膜材料的实验都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事实的确如此: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其熔化温度迅速减小,薄膜会变得很不稳定。一般能保持稳定的薄膜厚度需要大约12个原子层厚,低于这个厚度的薄片,要么分割成小块,要么完全破碎12-14。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长程有序结构在无限的二维体系中无法维持,那么原子层石墨在实空间也就不可能稳定存在了。不过,单层石墨作为研究碳纳米管的理论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5。直到XX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Geim的研究小组,用机械剥离

8、的简单方法第一次得到并观测到自由且稳定存在的单原子层的石墨16,证明了二维单原子层薄膜材料不但存在,而且可以制备出来。之后他们又用这种方法制备了其他材料的二维结构17。单原子层的石墨,国际上英文命名为“Graphene”,以与多层的层状石墨体材料相区别。中文命名还没有很统一的完全恰当的对应词汇,目前科学界暂且将之称为“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在内的这些单原子层厚度二维材料的制备,让理论界不得不找寻新的解释。与之前的理论可以相符的解释是,这些二维晶体在从三维体材料上剥离出来时,退灭到亚稳态上,而它们较小的尺寸和原子间强烈的作用力使得热扰动不足以产生晶格位错和缺陷。另外,剥离出的二维晶体在第三维度上通

9、过轻微的褶皱保持自身的稳定:褶皱提高了弹性能量抑制了热扰动,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将总自由能最小化18。现在普遍认为,石墨烯能够在室温实空间稳定存在是因为原子层石墨并不是平铺在基片上,而是会形成水纹状和类似千湖岛状的坑的结构19-24,如图所示。虽然Graphene膜的厚度小,只含有单层碳原子,但是它们特别稳定。图原子层石墨附在基片上起伏如水纹状Fig.graphenesheetsarenotentirelyflatTheybecomeintrinsicallystablebygentlecrumplingint(转载于:写论文网:类石墨烯材料)hethirddimensiononalaterals

10、caleof10nm.理想的石墨烯片层是严格意义上的二维单晶材料,结构简单,但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学位论文: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性质的拉曼研究认为是一种新奇的碳元素同素异形体。理论上,石墨烯可以看成许多石墨类材料之母,如图所示,从石墨烯出发,可以包裹成零维碳纳米材料C60,也可以卷曲为一维碳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管,亦可层层堆积形成我们耳熟能详的石墨25。图石墨形态之母25二维的石墨烯是所有其它维数的石墨材料的基本构建单元,它可以包裹成零维的巴基球(C60),也可以卷曲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堆积成三维的石墨Fig.Motherofallgraphiticforms.Grapheneisa2Dbuild

11、ingmaterialforcarbonmaterialsofallotherdimensionalities.Itcanbewrappedupinto0Dbuckyballs,rolledinto1Dnanotubesorstackedinto3Dgraphite.石墨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层状结构材料,石墨烯既然是单层的石墨,碳原子之间也就是通过sp2杂化形成六角蜂窝状结构。如图所示,是石墨烯晶体结构简单示意图。我们选取石墨烯晶格中的最小周期性单元,即图中最邻近的四个同颜色碳原子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为石墨烯晶格的单胞。可见,石墨烯晶格单胞中有两个不等价的碳原子A和B,它们跟周边碳原子成键方向不一样。

12、所以石墨烯是复式晶格,有两套不同的子晶格。图石墨烯晶体结构简单示意图26不同子晶格中的碳原子,用不同的颜色标示。Fig.Crystallographicstructureofgraphene.Atomsfromdifferentsublattices(AandB)aremarkedbydifferentcolors(blueandorange).图中,a1和a2为石墨烯晶格基矢量,平行四边形单胞即以它们为边矢量。图石墨烯的格矢与倒格矢27-28Fig.(a)Thelatticevectorofgraphene;(b)Thereciprocalspaceunitcellshowingthefir

13、stBrillouinzone(BZ)在直角坐标系中,a1和a2表示为:vva11a?(?a2?x?(a1?xyy222,2()石墨烯的十大用途石墨烯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物质。美国一位工程师杰弗雷用形象地比喻了石墨烯的强度:将一张和食品保鲜膜一样薄的石墨烯薄片覆盖在一只杯子上,如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需要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这么薄而又坚硬的石墨烯有什么用途呢?1、制造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这种特性尤其适合于高频电路,石墨烯将是硅的替代品,可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能耗降低。2、制造“太空电梯”的缆线。科学家幻想将来太空卫星要用缆线

14、与地面联接起来,那时卫星就成了有线的风筝,科学家现在终于找到了可以制造这种太空缆线的特殊材料,这就是石墨烯。3、可作为液晶显示材料。石墨烯是一种“透明”的导体,可以用来替代现在的液晶显示材料,用于生产下一代电脑、电视、手机的显示屏。4、制造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对于包括中远红外线在内的所有红外线的高透明性,是转换效率非常高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最理想材料。5、制造光子传感器。去年10月,IBM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展示了他们研制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6、制造医用消毒品和食品包装。中国科研人员发现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而人类细胞却不会受损。利用石墨烯的这一特性可以制作绷带,食品包装,也

15、可生产抗菌服装、床上用品等。7、创制“新型超强材料”。石墨烯与塑料复合,可以凭借韧性,兼具超薄、超柔和超轻特性,是下一代新型塑料。8、石墨烯适合制作透明触摸屏、透光板。9、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石墨烯可取代硅成为下一代超高频率晶体管的基础材料,而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和新型纳米电子器件中。10、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制造出超坚韧的防弹衣,具有军事用途。量子点是准零维的纳米材料,由少量的原子所构成。粗略地说,量子点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在100纳米以下,外观恰似一极小的点状物,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局限,所以量子局限效应特别显著。由于量子局限效应会导致类似原子的不连续电子能阶结构,因此量子点又被称为“人造原子”。量子点,电子运动在三维空间都受到了限制,因此有时被称为“人造原子”、“超晶格”、“超原子”或“量子点原子”,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量子点是在把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这种约束可以归结于静电势,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的界面,半导体的表面,或者以上三者的结合。量子点具有分离的量子化的能谱。所对应的波函数在空间上位于量子点中,但延伸于数个晶格周期中。一个量子点具有少量的整数个的电子、空穴或空穴电子对,即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