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025315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 修 论 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学生姓名: 王世旗学 号: 2013141223022所在系部: 吴玉章学院专业班级: 3 班指导教师: 黄丽珊日 期: 二一三年十一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大学生法制观新中国成立的 60 年来,是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 60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地进行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在探索中前进、创新中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社会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学生,整个社会最为年轻,最有活力的的一群人,在法制建设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的法制观将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

2、建设,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法制观。(1)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1.1 初创阶段(1949-1958)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 1949 年 2 月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宣布“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应当废除,人民的司法工作不能再以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为依据,而应当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为依据”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报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这两个文件十分重要,彻底废除了国民党政府的旧法

3、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合法性,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清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随后短短的几年颁布了 1000 多余件法律、法令和规范性文件,特别是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草案。这部经过全民讨论制定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此同时,还有几部组织法颁布,他们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的全面开始。1.2 遭受挫折(1959-文革结束)1959 年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法律虚无主义开始流行,中国民主法治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1.3 恢复发展(1978-1996)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教

4、训。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明确了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确定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执法立法都不断加强。在这一时期,我国司法机构也逐步健全,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制度,检查制度和律师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1.4 全面推进(1997-今)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被写入宪法,使我国的法制建设揭开崭新的一页,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

5、01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04 年 12 月,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各地方、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二)60 多年法制建设的成就2.1 提出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跨越。2.2 确立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3 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4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5 坚持改革创新、司法为民,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2.

6、6 实施普法规划、建立学法制度,显著增强了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3)和谐社会和法治理念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目标之后,它受到了国内和国外的高度关注。这个执政理念的提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应该说是党执政理念成熟的标志。在这个和谐社会的理念下,我们党明确了和谐社会几个重要特征。其中首要特征就是民主法治,也就是说民主法治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这一特征既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见社会这一法制建设对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力。(4)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中国民主法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

7、就。在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依法行政等各方面,法律的进步十分显著。但是,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加以克服,以逐步接近法治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法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法治的核心是制约公信力。法治对政府有很多要求。第一是依法治国。从国家的角度,法律配置了权利与责任,掌有多大的权力,也就负有多大的责任。公权必须依法行使权力;第二合理行政。合理行政除了机构设置要合理,管理职责要清晰之外,还要求管理方法得当;第三程序正当,程序是保证行政合法的基础,所以各级国家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程序;第四高效利民,行政效率与很多市场

8、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有关;第五诚实守信,从依法行政角度来讲,政府诚实守信非常重要;第六权责统一,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5)大学生法制观法制观就是人们对法制的观点和态度。其核心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法制观的实质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理念、意识与精神。在法律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意识或称为法制观念。然而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简单的来说是社会一个文化群体一部分,是指接受过各类形式高等教育的人,是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知识潮流。最为时代最前沿的群体,时代和国家也对大学生有着相应的要求,除了具备强硬的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也应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当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增强法制观念,这是最基本的,大学生可以更多地参加法制建设,大学生的法制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着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十分重要,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极大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前进方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60 多年的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大学生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下长大,也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建设,为全面建成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