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24176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联系地址: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古榕小学小学一班 其乐飞翔组 学员:教 师:何小勤 联系电话:13977718562 2016年6月10日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摘 要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家里只剩下一些年迈的老人在家看管孩子或寄养他人,这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无疑是一片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

2、我个人一些看法。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特点 教育策略 目录一、 基本情况 1 (一)厌学、学习成绩差 1 (二)性格的变异 1 (三)心理、情感因素脆弱 2 (四)不能正视自己的价值观 2(五)学校教育不足 3二、改进措施 3 (一)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3 (二)坚持家访制度 4 (三)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 4(四)矫正人生价值观5(五)关爱自我 6(六)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7三、总结语7一、 基本情况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300人左右,但在这300人中,就有70%以上学生是属于留守儿童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流动,其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

3、得不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之中。留守儿童的存在主要有哪些问题呢?(一) 厌学、学习成绩差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而很多的老人都属于文盲,知识跟不上现代的教育,而这些监护人还要照顾好一个家庭的生活等,他们也无暇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帮助和辅导的作用。这样学生长期生活在缺乏知识教育的家庭环境里,对他们的学习没有帮助、没有促进,学习成绩跟不上,做事情不积极,由于知识链的断层,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一般的家庭连学生的学业都顾不上,就更指望不上对学生能进行思想教育,乃至心理教育了。久而久之,学生就

4、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学校不听老师的教诲,不听同学的劝说,不理会家长的说教。(二)性格的变异通过了解发现,留守的学生大多在性格上比较孤僻,不喜欢跟别人交往、交谈、吐露心中的想法,别人无法窥探他们心中的想法,遇到问题不善于利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做事情 “一根筋”,不会换位思考,不会体恤别人的难处,无视学校、班级的制度,经常出入游戏厅、1上不健康的网站,跟社会上的无业人员过度亲密接触,受不良人员的唆教。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不会管,管不了,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不会尊敬长辈、尊重别人等极端性格。例如有一个四年级

5、的男学生,潘某某,由于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务工,平时极少跟孩子联系和教育,对孩子生活、做人、做事不闻不问、对孩子学习不理不睬,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会学习,也不会做人,长辈教育他,还很不礼貌的声称要打自己的爷爷奶奶,这就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性格的变异。(三)心理、情感因素脆弱由于长期脱离了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完善,很多心理、生理方面的知识欠缺,特别是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学生不理会,加上不善于跟别人交流,所以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恐惧感,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至于如何教育孩子,监护人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

6、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四)不能正视自己的价值观现在,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部分外出打工者的父母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学生还不擅于操持自己的生活,对生活的开支不能进行合理支配,造成乱花零钱的现象,2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随意浪费,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五)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

7、响,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由于办学条件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发展的正确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这种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二、改进措施综述以上情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发展:(一)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和学校联系的运作机制,定期召开学校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会议、法制教育会议,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监护人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家人的爱。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让孩子感觉家长就在身边。俗话说:父母是孩

8、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即使家长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天天联系,经常交流!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想法,让他们时时3刻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恰当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二)坚持家访制度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作息、交友情况,在班上组织“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教师善于表扬学生细微的进步,不讽刺、不挖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课内课外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主动跟老师、同学、家长交往,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界。例如我校根据学校制定的制

9、度,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走访一次,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如果有学生出现缺课现象,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清楚学生不到校的原因,及时跟学生家长沟通,在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关心、重视,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同时让学生组成“一帮一”的帮扶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同学的帮扶下体会学习的乐趣。(三)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问题。缺乏家长的爱,缺乏家庭的温暖,在这些留守儿童中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充当学生的父母,给予学生更多的爱,让他们体会到学校、班级这样一个大家

10、庭的温暖,体会到自己也 是幸福的。只有对他们关爱,他们才有兴趣学习,才能把成绩提高上去。交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然而儿童之间发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4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冲动的儿童尤其是如此。留守儿童由于常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疏导,常常比较冲动,经常一点小事而把矛盾激化、放大,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出于比较紧张、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能力尤显重要。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所以会经常犯错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爱他的,就像

11、自己的母亲一样,虽然母亲不在身边,但自己并不缺乏爱。老师就是自己的妈妈,有什么事情要及时跟老师汇报,老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在心理上有了依靠,自然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行动。 例如我校四年级一个班的男学生黄某某,爸爸妈妈离异,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经常教育他要遵守学校纪律、不跟别人打架、放学按时回家、不叫别人绰号等等,但他就是我行我素,出了家门这些话语早不知飞哪去了,为此爷爷奶奶很是懊恼。老师只好在他身上下大功夫,时刻关注他的行为,布置学生天天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老师在平时也经常教育他,跟他讲道理,给与他母亲般的爱。后来,经过老师的谆谆善诱和爱的感染,现在变成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学生,有事情及时

12、跟老师汇报,学习勤奋了、工作努力了、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了,所以爱能使一个母爱缺失的学生变成一个好学生。(四)矫正人生价值观 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一些学生模糊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觉得自己的存在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只是负责他们的生养,不负责他们的教养,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5所以关爱留守儿童,不但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教师的责任。既是这样教师就应该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多数留守儿童内向,不善

13、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所以,让留守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们在学校里经常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对学生进行与人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要生活就要跟人有接触,教给学生正确为人处世的方法。所以我们学校的校风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五)关爱自我 外因根据内因起作用,只有教师的关爱、社会的关爱还不能促成良好的结果,作为留守儿童,学生是受教育者,成为成人教育的执行者,他们是成长的主体,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应该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之基本要

14、义,也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学生要从关爱自我做起。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例如有一个六年级的男学生,由于爸爸妈妈都不在家,都外出务工,而作为家长以为给学6生金钱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就可以补偿孩子的孤独,殊不知,学生缺乏价值观的理解,有钱没用到有效的、正当的途径中来,并且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自己染上了网络游戏,沉迷于网络,居于这样,我们学校领导、老师多次找他沟通,跟家长沟通,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学会自我关爱,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放弃自我,珍惜自己,学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六)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里状况,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