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参观总结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3429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碑林参观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碑林参观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碑林参观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碑林参观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碑林参观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碑林参观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碑林参观总结报告(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碑林参观总结报告篇一:西安艺术考察报告西安艺术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大雁塔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城墙二、考察时间:XX年11月4日XX年11月10日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1、概述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

2、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

3、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中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数量尤为宏巨。虽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的剖析与评价。2、考察基本情况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

4、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5、。”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至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呈曲尺形方阵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混合

6、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第二站: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共发

7、掘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处、洞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走进半坡遗址那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上面还有“寓鱼于人”的图案,仿佛进入了历史,鱼池中央的假山上一位抱着尖底瓶的半坡姑娘正在汲水的石雕。两边是小展厅,里面多陈列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以及一些史前生物化石等等,去的时候,只开放两个,里面相对简陋。遗址大厅正面是郭沫若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渲染了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进入半坡博物馆会让人有种回归本原的感受。半坡博物馆分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3个部分。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

8、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用来展现墓葬与祭祀的遗址,里面的遗骨大约6000多年了。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展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打磨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种植。篇二:西安考察报告西安进行专业考察XX年10月15日-19日,由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组织的以XX级学生为主的约四十八考察团队乘坐包车前往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先后参观了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八

9、路军办事处、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历史景点,其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古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一、观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

10、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

11、历史见证。二、法门寺里说舍利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1987年5月5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灵仗之内竟又找到

12、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87年5月15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这两日之后,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灵骨与影骨,在世俗观点上是真假之分,但以佛家观点,却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佛家认为灵骨与影骨同埋千载,同受金棺银椁礼葬,故四枚舍利是一灵三影,影骨亦是属灵物。由于佛指舍利已是世上仅存,法门寺博物真而藏之,平日罕有向外展示。三、庞大的石质书库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著名的西安市三学街,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代碑石、墓志及石雕作品为

13、主的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是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文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珍藏文物11000多件,由碑林,石刻艺术及其他文物三部分组成,重点藏品为中国古代书法、名碑及汉唐时期的雕塑精品等。进入碑林博物馆,导游首先向我们介绍西安孔庙。西安孔庙在唐时在尚书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虞策将文庙迁于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子、府学同在一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我们在泮池周围驻足了片刻,里面的喷泉源源不断的喷着水,成全结对的金鱼畅游期间。传说泮池曾是诸儒子弟清洗墨笔的地方。穿过孔庙正门,右拐,一座古

14、钟映入眼帘,听说每年春晚都要录制这座钟的钟音,作为整点报时声;接着我们来到名碑荟萃的展室,在这里展示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文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其完整形制包括碑阳,碑阴,碑侧,碑额以及唐代以后出现的碑趺。碑刻按形制与文字分几部分,主要有碑,墓志,石经刻帖等品类。碑在碑刻中居于主流,其中有以墓碑和寺观祠庙碑为大端。石刻属于雕塑艺术,室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

15、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米,宽3米的石板上。这六匹战马分别是特勒骠、清骓、什伐赤、飒露柴、拳马騧和白蹄乌。它们都是从西域引进的波斯种的良马。它们的形象被刻在了石板上,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是我国唐代时刻中的精品,可惜飒露柴、拳马騧早已被盗往美国,现陈列在费城博物馆,我们看到的只是仿真品。四、感受中国古代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

16、,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博物馆,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件,属于国宝级18件,一级品近800件;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幕壁画400多幅。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览馆对外展览,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览馆,按时代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等四部分,由此布局即可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的文物为最。带着好奇和未知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建筑宏伟的殿堂。博物馆个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建筑群体,连郭庭院,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此外也是堪称是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象征,也以此引导我们去领略由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