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021501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生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年浙江各地科学中考试卷探究题集锦生物1、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 A、B 、C 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 1 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步骤二:把 A 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 6。步骤三:把 B 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 25。步骤四:把 C 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 25。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 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

2、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填选项字母)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2)通过 A、B 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2、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400 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物发育所坜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材料二:17 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 2.5 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 90 千克泥土的木桶中,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 80 千克,而泥土

3、减少却不到 100 克,如图所示;材料三:18 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 A 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 钟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材料四:1864 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 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是为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地颜色分别是 。锥形瓶 观察结果A +B + + +C -23、做“观察鱼的

4、血液微循环实验时,(1)当鱼初接触湿棉花时马上跳动,这一反应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2)在显微镜下观察尾鳍时,找到了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此血管的名称是 ;(3)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棉花的温度有关?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 20水浸泡后的棉花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 5min 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 15和 10水浸泡后的棉花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本实验的结论是 。 4、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1)下列四个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哪些? A.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 用

5、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 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D.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为验证新鲜猪肝提取液的催化作用,小明做了以下实验:在试管中加入 7.5%的 H2O2 溶液 10 毫升,再加入 2 毫升新鲜猪肝提取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缺少对照组,补充了如下实验:甲:在另一试管中加入 7.5%的 H2O2 溶液 10 毫升,再加入 2 毫升蒸馏水。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乙:在另一试管中加入 7.5%的 H2O2 溶液 10 毫升,不再加任何物质。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则以上哪项可以作为小明所做实验的对照组 。A甲 B乙 C甲和乙均可5、为了探究植物体内

6、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 6 张和 3 张叶片。(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1 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温 度 20 15 10平均跳动次数 15

7、12 7表示含染液表示含不染液36、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和步骤】采集重金属污染液 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 10、10 2、10 3、10 4 倍,获得 4 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取 4 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 200 粒。随机均分成 4 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 4 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将 4 只培养皿置于 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

8、,进行比较。【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反思与评价】(1)在步骤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 50 粒水稻种子,而不是 1 粒的原因是_。(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_。7、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六组插人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组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210-1gL 210-2gL 2

9、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5 月 26 日 0 0 0 1 6 05 月 31 日 0 0 0 2 11 06 月 5 日 0 1 2 5 13 16 月 10 日 0 2 5 6 16 1(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培养,枝条生根最多;(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枝条的生根;(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 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生长素浓度根数量实 验日 期48、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10、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

11、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1)乙学者所提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 与甲学者所提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的理由是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9、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 4 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 2 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

12、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 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10、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取 5 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 15 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将培养皿置于 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 1 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酌碘液

13、。 实验结果发现:1 号、2 号和 3 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 3 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 号和 5 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1)为什么 1 号、2 号和 3 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_。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1 淀粉酶溶液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4 稀盐酸5 稀碳酸钠溶液5(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 2 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_(填写滤纸编号)(3)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 弱酸性”、“中性” 或“弱碱性” )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11、过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体富

14、营养化污染。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课题研究。课题名称:比较金鱼藻和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水葫芦、富营养化河水、蒸馏水、检测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研究过程:取三个水箱,编号 A、B、C,分别注人相同体积的富营养化河水,并在 A、B 中分别放人相同质量的金鱼藻和水葫芦。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测量各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1)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 。(填“蒸馏水或“富营养化河水 )(2)在收集事实证据时,该小组获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实验数据(单位为 mgL)。处理数据:在答题卷的坐标系中画出 A、B 两个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折线图。(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该学习小组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