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区建设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12759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区建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态区建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态区建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态区建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态区建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区建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区建设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生态区建设总结兴安县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工作报告兴安县人民政府二六年五月第一章生态环境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南麓和湘桂走廊要冲,古为“粤楚咽喉”之地,距桂林市57公里,隶属桂林市管辖,地理坐标在东经1101411056,北纬25172555之间,东南接本市灌阳县,西南濒本市灵川县,西北濒本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北与本市资源县为邻,东北与本市全州县接壤,东西横距70公里,南北纵距68公里,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县内地形较为复杂,中

2、山、低山、丘陵、台地及喀斯特地形兼而有之,山峦重叠,沟谷溪流纵横,是漓江和湘江的发源地。兴安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生态保护良好,为生态特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兴安县的地形多样而复杂,西北和东南为山地,山峦重叠,沟谷溪流纵横。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逐渐向西南倾斜。东南部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并逐渐向东北倾斜。形成两大山系之间的狭长谷地,称“湘桂走廊”,其间有土岭、石山、河谷平原。走廊中部的临源岭是制高点,湘江和灵渠由县城东郊分水塘的东北和西北低处方向分流。湘江流向东北,属长江水系;灵渠穿越县城后向西南流汇入大溶江,合流称漓江,属珠江水系,人称“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

3、整个地形恰似一只展翅的蝴蝶,东北角形似蝴蝶的头,西南角形似蝴蝶的尾,东南和西北恰似蝴蝶展开的翅膀。二、气候条件兴安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积温多,霜期短。境内东南和西北地势高,东北和西南地势低,中部的湘桂走廊以县城附近的分水岭为中心,地势分别向东北随湘江下落和西南随漓江降低,形成了县内错综复杂的地区性气候和水热条件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的特征。三、水资源县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802毫米,但受地形、地质、植被等条件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拥有总量为亿立方米。干流湘江和漓江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长江水系干流湘江,其主要支

4、流有海洋河、西波江、漠川河,发源于海洋山。珠江水系干流漓江,其主要支流有黄柏江、川江河、灵河、小溶江,发源于越城岭。全县河流总长公里,总流域面积2348平方公里,河网密度公里每平方公里,已建设水电站102座,装机容量万千瓦,建成小二型以上水库41座,有效库容14922万立方米。四、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23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水田面积亩,境内土壤类型较多,土壤以砂岩、页岩、砂页岩、花岗岩、第四纪土和部分灰岩等发育而形成的红壤、黄壤、黄红壤、石山土和冲积土及草甸土为主,红壤和黄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300700米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钾偏低、磷缺;黄壤分布在7001500米之间,土层深浅不一

5、,较疏松;石山土多分布在严关、白石、漠川乡的石山弄地;冲积土分布在湘江、漓江沿岸;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五、森林植被和生物资源兴安县是亚热带生物生长的理想场所,境内森林植被繁茂,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158科,395属,813种和130个变种。境内现有有林地面积为公顷,占林地面积的%,其中:森林面积公顷,灌木林面积公顷,无立木林地公顷。森林覆盖率%,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位居广西前茅。其中天然林面积92100公顷,占全县森林面积的%,天然林总蓄积量万立方米,占全县森林总蓄积量的%。地处猫儿山天然林区的华江、金石乡是我县的重要林区乡,两乡森林覆盖率分别为92%、%,两乡天然林面积3

6、0600公顷,占全县天然林面积的%,占猫儿山天然林面积的%。兴安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南方铁杉、长苞铁杉、福建柏、闽木南、马尾树、香果树等10多种,兴安境内有动物311种,隶属5纲,29目,89科,206尾,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二级以上保护动物34种,如大鲵、大、小灵猫、矮尾猴、毛冠鹿、锦鸡等。六、矿产资源主要有赤铁矿、锰矿、铅锌矿、锑矿、钨矿、金矿、重晶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煤矿等十二种,石灰石是兴安一大优势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氧化钙含量一般在52%左右,是生产高标号硅酸盐水泥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材料,现正在开发利用,亚洲第二、全国第

7、一的建材企业安徽海螺集团已落户兴安,为桂北的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七、旅游资源兴安是桂林大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洞、林俱全。有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在此修建的,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构筑南北通道,统一了中国的千古灵渠;有集“华江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泰山之雄”于一体的猫儿山;有台商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大型游乐休闲中心“乐满地”;有1934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的主战场遗址;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园、界首红军堂;有灵渠景区、五里峡景区、古严关、乳洞岩、石马坪古墓群、秦城遗址、点灯山、穿岩、高尚银杏林等风景名胜区,高平镇XX年生态建设工作总结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

8、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注重环境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乡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一、基本概况高平镇位于泾川县东南部,地处312国道沿线,距县城公里,镇域东接飞云乡,南邻灵台县,西接太平乡,北于罗汉洞乡相邻。高梁公路和高太公路横穿全境,全镇南北长22

9、公里,东西宽公里,总面积228平方公里,全镇辖28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8550个农户、万人,现有耕地万亩,人均耕地亩,是泾川县南塬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镇政府充分认识到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也急剧增加,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社会、经济能协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积极担负起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责任,把创建工作列为党委、政府班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环保局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务实求精,从XX年开始通过细致的实地调查、分析、编制创建规划工作,全面着手生态环境优美镇建设。确定“工贸强镇、苹果之乡”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

10、筹发展,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念好山水经,唱响绿色戏,走出致富路的新思路。把资源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全力推进高平镇四个文明建设上新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有新发展。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我镇依照创建规划,全面实施、重抓落实,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建设新型生态和谐林业,积极改善村镇生态环境。通过努力,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二、主要做法及成效镇政府根据中央提出的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高平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联系镇情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统筹城乡

11、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契机和平台,作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通过创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乡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良好的村镇人居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自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以来,我镇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在县环保局的认真组织下,通过艰苦努力,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就创建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组建机构,形成网络,争先创优,努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镇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来抓,加强领导,组建机构。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环

12、境优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与协调指挥及资料汇编工作。一年来,我镇在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了农村饮用水源不足、村镇环境脏乱差、污水集中处理率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工作中,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方案、有检查、有总结,而且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三到位,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把创建工作纳入了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和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研究部署了本年度的创建工作、监督和检查。三是把创建工作纳入了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和绩效考核范围。完善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四是加强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把创建意义和任务渗透到社

13、会各领域,提高创建热情,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抓培训,除组织有关单位参加镇举办的培训班外,还分级组织培训班,培训环境规划、创建标准程序等有关内容。抓指导,各部门为推动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耐心指导、认真把关;形成了政府、群众齐心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搞好规划,统筹发展,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和生态村镇建设标准要求,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指导,因地制宜,通过认真调查、研究,镇政府编制了高平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在规划的制定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以解决制约镇域经济

14、、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立足于本地实际,确保所制定的环境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编制环境规划工作中,做好规划间的结合和协调工作。目前我镇集镇发展速度很快,为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贯穿到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编制环境规划时,主动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相结合,优化调整集镇区域和经济布局,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突出生态特色。突出重点,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过程不仅是攻取荣誉称号的过程,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发展、提高我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过程。我镇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

15、的原则,依据环境规划,对照各项创建标准,在创建工作中把严重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影响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为重点来抓。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综合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程。在环境优美创建工作中我镇首先抓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了垃圾问题、污水和大气污染问题,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杜绝了脏乱差现象。并把经营集镇的理念运用到小城镇建设当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使镇容镇貌保持优美宜人。二是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因地制宜地狠抓村镇绿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和荒山绿化。镇区基本实现了绿化成带、庭院绿化点缀的绿化格局。镇区绿化覆盖率、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

16、创建指标的要求。三是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在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电网改选、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文化活动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完善集镇功能,提升了集镇的吸纳力和承载力。四是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的传统社会模式,进一步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五是是生态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三、下步打算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将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