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08877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非金属材料课程论文陶瓷基复合材料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论文方向:任课教师:陶瓷基复合材料摘要: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陶瓷基体可为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这些先进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刚度、相对重量较轻、抗腐蚀等优异性能,而其致命的弱点是具有脆性,处于应力状态时,会产生裂纹,甚至断裂导致材料失效。而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纤维与基体复合,则是提高陶瓷韧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纤维能阻止裂纹的扩展,从而

2、得到有优良韧性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主要用作高温及耐磨制品。其最高使用温度主要取决于基体特征。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实用化或即将实用化的领域有刀具、滑动构件、发动机制件、能源构件等。法国已将长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应用于制造高速列车的制动件,显示出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得满意的使用效果。正文: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实用化或即将实用化的领域有刀具、滑动构件、发动机制件、能源构件等。法国已将长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应用于制造高速列车的制动件,显示出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得满意的使用效果。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简称CFCC)是将耐高温的纤维植入陶瓷基体中形成的一种高

3、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特别是具有与普通陶瓷不同的非失效性断裂方式,使其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开始在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初,JAveston2在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概念,为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开辟了一个方向。随着纤维制备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步开发出制备这类材料的有效方法,使得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日渐成熟。2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以及日本等对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增强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

4、多重要的成果,有的已经达到实用化水平。如法国生产的“Cerasep”可作为“Rafale”战斗机的喷气发动机和“Hermes”航天飞机的部件和内燃机的部件4;SiO2纤维增强SiO2复合材料已用作“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隔热瓦5。由于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高温性能、高韧性、高比强、高比模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能有效地克服对裂纹和热震的敏感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型陶瓷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发展异常迅速,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形成了新兴的先进无机材料领域和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日益苛刻,先进复合材料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它的发展水

5、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其研究和发展。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大,能满足某些对材料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陶瓷材料的韧性,提高其可靠性,发挥陶瓷材料的优势,扩大应用领域。近年来,人们对玻璃陶瓷增强增韧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新的探讨,目前公认的有效办法是对玻璃陶瓷进行纤维补强。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不仅有利于提高基体材料的强度,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裂纹扩展抗力,可有效降低材料发生灾害性断裂的可能性,增强材料的抗疲劳强度,使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与Si3N4等结构陶瓷媲美,甚至更优。纤维玻璃陶瓷复

6、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耐高温能力和化学稳定性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在高技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学家已经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玻璃陶瓷复合材料,该材料的抗弯强度和韧度可以与同时期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媲美,而使用温度比树脂基复合材料高得多。一些科学家采用流延法制备单向预浸片和叠层热压方法制备了短纤维增强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在不同介质中复合材料的静疲劳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疲劳指数和疲劳强度均高于陶瓷基体,分析认为纤维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在静疲劳中的裂纹扩展阻力,静疲劳应力腐蚀促进了基体裂纹尖端扩展,同时通过对纤维基体界面的作用影响材料的裂纹扩展阻力,随着应

7、力腐蚀作用的加强,含有硅氧键的较强纤维基体界面的弱化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静疲劳行为。由于晶须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及高熔点等优异性能,利用晶须增强玻璃陶瓷是强韧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生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要求,目前的各种生物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性能上的要求,并且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的试验阶段,但均有明显的不足。例如金属材料的生物惰性难以保持其长久有效性;生物陶瓷材料的脆性使其难以满足强度等性能的要求;作为牙科材料更具有特殊的性能要求,不仅需要合适的强度和硬度,还应具有再现自然牙齿色调的功能。ZrO2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相变特性,且本身呈现淡黄色,与人体牙本质颜

8、色基本一致,将其与其它陶瓷材料进行复合,可以获得保证强度同时韧性大幅提高的美容牙科修复材料。钙铝硅系玻璃陶瓷是指基体玻璃为钙铝硅系玻璃的一类玻璃陶瓷,其主晶相是2硅灰石(CaSiO3)。2硅灰石晶体属链状结构硅酸盐,在玻璃基体内以针状形式交叉排列呈网状,使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硬度高和抗冲击等特性。玻璃陶瓷作为牙科修复材料,其自然的美感和光泽使其在此领域独占鳌头。但是陶瓷类材料加工困难,而修复体的外形因个体的不同差异很大,阻碍了其在修复学领域中的应用。1972年,一些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可切削玻璃陶瓷,可用普通金属加工车床进行机械加工,从而使玻璃陶瓷在修复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加工性能主要来源

9、于主晶相为可切削的云母晶体以及与其它晶体的相互交错的结构。云母玻璃陶瓷除了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和外观色泽外,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最近,一些科研工作者以玻璃陶瓷为基础,与不同量的四方氧化锆多晶体粉体进行复合,制备出了用于牙科修复的新型材料。借助于DTA、XRD、SEM等手段研究了该材料的主晶相种类和显微结构,并测试了材料的抗折强度、体积密度、维氏硬度、热膨胀系数和耐酸、碱性等理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晶相为氟金云母、t2ZrO2和少量的m2ZrO2,具有优于天然牙齿和牙釉质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稳定,审美效果良好,适用于制作前牙冠、贴面、嵌体等口腔修复体。玻璃陶瓷金

10、属复合材料既具有装饰材料的优势,又具有金属易加工成型、韧性好等优良性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将对装饰材料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对这种材料的研究也势在必行。玻璃陶瓷与金属复合的工艺参数包括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金属表面氧化程度、保护气氛的控制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玻璃陶瓷与金属的结合强度、耐冲击等性能,玻璃陶瓷的组成对其晶相的种类和含量、热处理制度、热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玻璃陶瓷的性能、玻璃陶瓷与基体金属复合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玻璃陶瓷的组成进行深入研究。一些科研工作者在玻璃陶瓷与金属基体复合过程中发现基体玻璃组分的选择对两者结合后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借助XRD、DTA及

11、其它性能测试手段对基础玻璃及玻璃陶瓷和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O与Al2O3的质量比大于1时,组成的玻璃陶瓷与金属匹配良好,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在玻璃陶瓷与金属基体复合过程中,金属基体的表面处理及预氧化处理对两者结合后的性能有较大影响。科研工作者借助SEM及电子探针等手段从微观角度对金属基体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金属基体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一、金属表面处理及预热氧化处理对玻璃陶瓷属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有较大影响,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预氧化处理有利于其界面结合;二、较合适的基体表面处理及预热处理工艺为有机溶剂清洗烘干砂磨预氧化处理;三、金属基体适宜的预处理温度范围为400600,

12、经500保温20min预氧化处理,800烧成保温10min,可使玻璃陶瓷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最新研究表明,通过传统的熔融工艺制得的玻璃,再经过加热处理,使其一部分或大部分晶化可得到一种烧结温度低的微晶化玻璃材料。目前,国内外对此类陶瓷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微晶玻璃系、复相陶瓷系和非晶玻璃系。近年来,其研究重点主要都集中于前两者,发展了很多低温烧结材料。玻璃陶瓷是玻璃经控制晶化制得的多晶固体。由于玻璃陶瓷中的晶相全部是从一个均匀玻璃相中通过晶体生长而产生的,所以玻璃陶瓷的性质主要由析出的晶体种类、晶粒大小、结晶相的多少及参与玻璃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而这些因素又取决于玻璃的组成和热处理工艺。虽然

13、目前在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上还存在诸如成本过高、性能有待提高和制备工艺有待改进等问题,但随着对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其优良的性能将使其在光、电、生、化、磁等微电子技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结论:陶瓷材料是一种本质脆性材料,在制备、机械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内在和外在缺陷,从而导致陶瓷材料灾难性破坏,严重限制了陶瓷材料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提高陶瓷材料的韧性成为影响陶瓷材料在高技术领域中应用的关键。近年来,受自然界高性能生物材料的启发,材料界提出了模仿生物材料结构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一、简介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matrixc

14、omposite,CMC)是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材料,使之增强、增韧的多相材料,又称为多相复合陶瓷(Multiphasecompositeceramic)或复相陶瓷(Diphaseceram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陶瓷材料,包括纤维(或晶须)增韧(或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异相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原位生长陶瓷复合材料、梯度功能复合陶瓷及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其因具有耐高温、耐磨、抗高温蠕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低、耐化学腐蚀、强度高、硬度大及介电、透波等特点,在有机材料基和金属材料基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的工况下可以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报道,陶瓷基复

15、合材料正是人们预计在21世纪中可替代金属及其合金的发动机热端结构的首选材料。鉴于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并相继研究出各种制备新技术。其中,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碳纤维/碳化硅(Cf/SiC)和碳颗粒/碳化硅(Cp/SiC)陶瓷基复合材料。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利用Cf来增强增韧SiC陶瓷,从而改善陶瓷的脆性,实现高温结构材料所必需的性能,如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等;Cp/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利用Cp来降低SiC陶瓷的硬度,实现结构陶瓷的可加工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

16、腐蚀、自润滑等。本文主要综述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并且从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了采用软机械力化学法制备Cp与SiC复合粉体,通过无压烧结得到强度、抗氧化性、耐腐蚀等性能以满足普通民用工业用的Cp/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构紧密相关,原材料、结构和工艺不同,材料的性能也不同。构成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包括纤维、基体和界面,对于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而言,界面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物化性能主要有密度、孔隙率、线膨胀系数、热扩散系数、热导率、比热容、抗氧化等,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模量、断裂韧性、疲劳、高温蠕变、抗热震性、耐烧蚀等性能。韩秀峰等4通过对C/SiC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