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58874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名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2.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对除法含义的体会,学会了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学会用6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教学过程巧妙地转化为数学活动的过程。对于这节练习课,单纯地进行练习与反馈,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很难使

2、学生获得数学的体验。因而,把这节课以一个个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位于乌鲁木齐中心附近,配有较先进的电化教育设备,便于为学生提供图、文、声、色、像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年龄在8岁左右,大多来自本市的各个家庭,思维较活跃,喜爱各类小动物,乐于参与各类活动和游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与该课堂趣味程度有紧密的联系。课堂实录(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师:森林学校又要招收新学员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小动物们都赶着去报名呢!(二)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活动一:长颈鹿分房子。师:(

3、电脑出示第82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并小声说着自己所看到的。)生1:我看到空中飞来了42只小鸟,草地上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生2:那座小房子上有六个“洞”。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2:就是告诉我们一间房子能住6只小鸟。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图意)。师:(点击,图中出现长颈鹿)瞧!长颈鹿老师来迎接小鸟了!(板书课题,贴“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师:你认为长颈鹿老师在想什么?(学生小声地商量着,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生:它一定在想,42只小鸟,到底需要几间房子?师:你想得真好!(点击,图中出现问题)你们愿意帮助长颈鹿吗?(学生

4、个个兴趣十足,齐声说道:愿意!)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同桌间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生:它要准备7间房子。算式是:4267(间)。(师板书)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声说:同意!)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怎么想的?快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同桌兴致勃勃地交流起来。)生1:我想:六乘几等于四十二,六乘七等于四十二,所以4267。生2:我想到了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所以4267。(师板书口诀)师:(点击,出现“想一想”)如果飞来48只小鸟,需要几间房子?生:4868(间)。(板书)师:你算得真快!用了哪句口诀?生:用了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师: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先小组内交流后发表。)

5、生1:4只小鸟要几间房子?469(间),我用了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师生一起鼓掌。)生2:如果飞来81只小鸟,每个鸟屋能住9只小鸟,需要几座鸟屋?8199,我用了乘法口诀“九九八十一”。(师生再次鼓掌。)师:在大家的安排下,小鸟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正在感谢我们呢!(课件演示:小鸟拍着翅膀向同学们点头致意。)活动二:小白兔找家。师: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来报名了,长颈鹿老师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新房子(贴“房子”),你能帮助小白兔找到自己的房子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第一组学生上台前活动,其他同学边看边与同组学生交流。)师:(指算式)这两只小兔住进了3号房,对吗?这三只小兔住进了7号房,对吗?

6、(指248)这只小兔为什么住进“3”号房呢?(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师:(指648)谁帮这只小兔找的家呀?你想找几号家?(8号家)为什么?(指366)是谁帮这只小兔找的家?你想找几号家?(6号)为什么?(学生针对这两个算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生1:这两只小兔都没有自己的家,我想让他们一起住在空房子里。生2:只要两只小兔和睦相处,它们可以住在一起。(同学都纷纷表示赞同。)活动三:小猫咪找妈妈。师:咦?小猫咪为什么没来报名?原来,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我们一起去帮助它们好不好?(生齐声说:好!)(游戏规则: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活动。拿口诀的小朋友扮演猫妈妈,站在每组的前面。拿算式的小朋友扮演小猫咪。比

7、一比,哪一组的小猫咪和妈妈最先团聚。)(学生在欢乐的音乐中,开始做游戏;游戏结束后,集体订正。)师:小猫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它们多高兴呀!(课件演示:小猫咪和自己的妈妈偎依在一起。)活动四:长颈鹿老师出考题。师:小动物马上就要成为森林学校的新成员了,心里可高兴了!今天,长颈鹿老师要出题考考它们,它们能顺利过关吗?(点击,出示题目)(1)师:你会做吗?打开书第82页,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完成后,小组内订正。1. 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是多少?2.说说用了哪句口诀。)(鼓励全对的同学。)(2)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卡片,你能帮小动物完成吗?(出示第一组卡片:273 46 497请几名同学

8、回答。)(出示第二组卡片:21 32= 72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同桌请教。)(出示第三组卡片:18 36 24鼓励学生不同的填法,有困难可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三)联系生活,加强感知师:淘气和笑笑在忙什么?我们来看一看(出示“数学故事”的四幅图),平均每人吃几个草莓?仔细观察每一幅图,把它编成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学生观察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编故事;请几名学生讲故事。)师:(分别演示四幅图)他们吃到草莓了吗?能列出算式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商量一下。(学生边看图边讨论算式。)(边演示每一幅图,边请学生说算式及想法。)师:(演示第四幅图)结果怎样呢?生:草莓全被机灵狗吃光了!师:机灵狗做到互相谦让了

9、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把好东西和大家分享,这样才是好孩子。教学反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备这节练习课时,我以动物学校招生为主线,组织了“长颈鹿分房子”“小白兔找家”等四个数学活动。学生们争着帮助小动物的同时,唤起了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问同时,我提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说说你的想法”等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问题意识。通过本节课,我感受到数学教学也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使他们具有友爱、互助的良好品质。案例点评1. 以活动为主线安排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10、”在此精神指导下,熊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森林学校又要招收新学员”的情境,安排了富有情趣的“长颈鹿分房子”“小白兔找家”“小猫咪找妈妈”“长颈鹿出考题”“数学故事”这五个数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互动中,使学生学会了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还学会了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会了数学知识,得到了发展。2.习题的设计体现出层次性、思考性、开放性。熊老师的练习题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的,她在练习中用卡片出示了三组题:(1)273 546 497=(2)21 32 72 =(3)18 3624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给学生在计算中的思考留

11、下了较大的空间,体现了开放性,学生逐步掌握了所学的知识。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熊老师大胆地将教材中创设的“猫捉老鼠”的活动改为了“小猫咪找妈妈”,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绝不只是一个称谓的改变。“猫捉老鼠”的活动,老鼠是被动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小猫咪找妈妈”的活动,学生是全部参与的。正因为老师对教材有了自己的认识,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能学得更好,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真正体现。编者点评把“小动物回家”和“猫捉老鼠”改为“小白兔找家”和“小猫咪找妈妈”无可厚非,但是把让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题变成集体游戏活动的做法,值得质疑。“小白兔找家”是让“第一组学生上台前活动,其他同学边看边与同组学生交流”,其效果会比让“每个学生都安静、独立地思考,帮助每只小兔找家”好吗?“小猫咪找妈妈”的游戏,每个学生只要算一道乘法或除法题,扮演猫妈妈的连一题都算不上,能达到计算熟练的要求吗?练习的安排,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都有比较充分的独立作业的机会,并有效地组织反馈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