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57959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名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三则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之一 今天我上了一堂公开课小鱼的梦。本课以集中识字教学为主,主要让孩子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揭题之后,我的基本环节是:范读自读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同桌互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再次自读课文标句子分句朗读(抽读、齐读)齐读课文写字试着背诵,各环节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首先,范读没有目的性,且范读以后没有和下一个环节衔接好。其次,在解决字词的时候没有层次性,没有突出重点,比如“波”和“被”等等。虽然布置了预习即读、勾、标,但是没有检查的过程(疏忽了)。最后是朗读没有感情,不管是词语或者是句

2、子,都没有体现出孩子个性化的情感。当然,听课的老师们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里就不一一写出了,非常感谢前辈们的指点,特别要感谢铁二院的韩霜老师,大老远的跑来对我进行指导,我必将把这些精华融会贯通,用于教学实践中去。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之二小鱼的梦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梦想”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讲的是一条小鱼,玩了一天水,累得睡在池塘妈妈怀里。大家都很关心它,星星为它盖被,风儿为它唱起催眠曲,波浪轻轻推着摇篮,小鱼非常舒服,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意境很美。我在本课教学时,首先抓住“趣”字做文章,从认识“梦”这个字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做过的好玩、

3、有趣的梦,让学生进入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贴近了生活,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是一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趣”字。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让生字一遍一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课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集中识字这一教学环节,我先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带好朋友来了,再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贴了七条卡通小鱼,小鱼遮住的是从课文中提炼的词,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我让他们猜小鱼后面躲着谁?想不想和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举手,大声读词,最后还带他们一起玩举生字卡片的游戏。这一环节,在课的后半段学生有些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再

4、次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既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又从文到词再到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低年级段课文是为识字服务的。因此,读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识字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如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比赛读。在读中巧搭台阶,如先教师范读,感受意境,再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进而精读,读喜欢的句子,读懂些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每个台阶都有一个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拓展思维这一部分,我的启发不够到位,孩子们说得不太好,还没有完全理解“甜甜的”的含义,我应该立足于“甜甜的”让学

5、生想象小鱼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另外,在板书方面,应该加上“池塘 睡”,这样,就和“星星 盖,风儿 唱,波浪 推,”形成整体,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小鱼的梦教学反思之三小鱼的梦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一共四句。这首儿歌要求学生认读的字比较多,所以在识字环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并将要认的字制做成词卡,每次识字后都要回到课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小鱼的梦这首儿歌把小鱼、星星、风、波浪拟人化,文词优美,贴近儿童生活,为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敞开了大门。所以,我抓住课题和“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这两处进行个性朗读的指导,引导孩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6、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方面,我设计了“小鱼会梦见什呢?请用画笔描绘出了小鱼的美梦”这一教学环节,给孩子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对所学内容也掌握的比较好。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些教学环节我设计得较好,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例如,一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而这节课要认要写的字比较多。我没有体现出“认写分开”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处理四个提手旁的字,孩子们认起来有些困难,我没有及时引导。2、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虽然注意了指导孩子的个性朗读,却没有体现出朗读的层次和感情。3、在指导写字方面不够到位。例如在指导写“把”这个字时,我只讲到了小处应该注意什么,没有突出怎样把它写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