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2182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材料二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材料三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影

2、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请回答: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并据材料一、三,指出孔子和唐太宗提出或实行其治国理念的根本目的。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考点】秦始皇唐太宗;孔子秦始皇;唐太宗【解析】据材料二中?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得出赋役沉重,?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得出焚书、刑法严酷。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三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据材料一?道千乘之国?、据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若安天下,必须?

3、概括回答即可。据材料二中?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据材料三中?贞观政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措施:赋役沉重;焚书;刑法严酷。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目的: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结果:秦:很快灭亡;唐:出现“贞观之治”局面。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徒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

4、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贞观政要材料三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康熙帝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

5、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李治亭康熙帝缘何废长城?请回答: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有何具体举措?试举两例。据材料三,分析康熙帝“废弃长城”的重大意义。【考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迁徒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可得出移民,根据材料一?筑四十四个县城?可以归纳出筑城,根据材料一?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可得出设县。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可以从

6、传播先进技术和促进民族融合角度回答。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可以归纳为民族平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的角度回答。根据材料三?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可以归纳为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根据材料三?康熙帝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可以归纳为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三

7、?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可以归纳为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答案】措施:移民、筑城、设县。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民族平等。举措: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意义: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3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

8、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材料三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

9、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考点】康熙帝【解析】第一小问原因,材料一认为?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导致?苍生涂炭?,因此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第二小问精神品质,康熙帝勇于反思自己的

10、过错,勇于承担责任。第一小问方式,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敕孝悌以重人伦?,?黜异端以崇正学?,?重农桑以足衣食?,?联保甲以弭盗贼?,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特点,从上一问方式可知特点是德法并重。从材料二可见,康熙帝对内强化封建统治,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这些表明?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答案】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特点:德法并重。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4【选做题】本题包括

11、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臵内附的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材料二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

12、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请回答: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厥的措施。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考点】唐太宗【解析】第一小问建议,据材料一?全其部落、风俗?得出全其部落、保其风俗;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允许突厥人内迁,实行羁縻府州制度。第一小问策略,据材料二中?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得出战而后和;第二小问实践,结合所学,从贞观之治

13、、民族团结、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治国之道,据材料一?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得出决策慎重,据材料二?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得出吸取前朝教训,据材料二?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得出和好民族。【答案】建议:全其部落、保其风俗。措施:允许部分突厥人内迁;在厥原居处实行羁縻府州制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科目:历史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1、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A、唐高祖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

14、中兴时期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5、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6、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开元盛世贞观遗风贞观之治A、B、C、D、7、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A、吐蕃B、突厥C、南诏D、靺鞨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9、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10、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1、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12、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13、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B、商业区C、娱乐场所D、居住区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