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11723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零失分训练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品析语言之修辞比喻【比喻】用一事物来形容另一事物,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连接词)构成。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1)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看出是比喻,说甲像乙,也就是说本体像喻体。比喻词:像、仿佛、像似的、像一般、好比。(2)暗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密切。比喻词:是、变成、成了、变为。(3)借喻:本体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把本体说成喻体,没有比喻词。【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表面意思),表

2、现了作者情感(或主题)。 01 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酝酿(ning) 窠巢(k) 黄晕(yn)嘹亮(lio) 抖擞(su) 卖弄(nng)应h(和) lng(朗)润 hng(烘)托jin(健)壮 hu(喉)咙 静m(默)2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趟儿: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卖弄:有意显示、炫耀。(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

3、的,笑着,走着。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句中比喻姿态优美。3文化积累填空。春是一篇散文(体裁),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其散文多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和意境美。 知识解析4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5语言运用修改病句。(1)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删去“和消防隐患都”。(2)高铁的开通,

4、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将“一倍”改为“一半”。6综合性学习。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仿照示例,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的描写角度。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两个黄鹂鸣翠柳(听觉角度)踏花归来马蹄香(嗅觉角度)(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左右)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

5、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3)【广告护春】由于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02 课内精读7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忙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2)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上到下的顺序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色彩绚丽、香气浓郁的特征。8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

6、绿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可爱情态,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情,使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用蜜蜂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与温暖。9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不能。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是一个逐渐强大的过程,表现了不同阶段的春

7、天给人的不同感觉,纵情地赞美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欢快与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万象更新、生机无限以及给人带来的希望和鼓舞。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作者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了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B作者在描写春花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C本文语言朴实、隽永,善用多种修辞手法,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意味。D本文先总写春天,接着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春天以收束全文。起于比喻,结于比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解析:D项文章开头是一个拟人句,所以是“起于拟人”。)03 拓展阅读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迟子建立春那天,我在电视

8、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以及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

9、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了这里。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为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每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

10、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上。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

11、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11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写出了春天来临的过程。请把第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颜色的变化过程写出来。嫣红橘黄鹅黄雪白12下面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粉红的、雪白的梅花”比喻为“一颗颗爆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杭州地区立春时节梅花盛开

12、的早春景象。13文章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梅花有何作用?用杭州西湖的春天来得迅猛而热烈与北国立春时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描写北国的春天来得十分艰难做铺垫。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题“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的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国春天到来的过程比作化雪,突出其过程的漫长、曲折和艰难,也突出了北国春天沉着果敢、心无旁骛、顽强拼争的精神品质。04 写作创新15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文章语言无比精彩,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仿照文中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课文片段在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看,像

13、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法分析】比喻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比喻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常见的比喻一般有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的比喻词一般有:像(参见“课文片段在线”的例句)、仿佛、像似的、像一般、好比。暗喻的比喻词一般为:是、变成、成了、变为。例句: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句: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时,要注意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使用的喻体要通俗易懂,切忌采用生僻的喻体。【例文】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三角梅的红色花瓣就像红色的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