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11644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及外科相关问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知识 及外科相关问题,谢志进 成都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委员,2,年纪大了,为什么会驼背?,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骨质疏松的微结构演变,骨转换失衡,骨量减少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质疏松骨折 椎体骨折(最常见) 髋部骨折(最严重),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该型又分2型,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它是由其他疾病(如肾

2、衰竭,过量甲状腺荷尔蒙或白血病),或药物(如类固醇)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一: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约占70%-80%。也可能出现肩痛、髋痛、膝痛。,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一:疼痛 原因:1.微骨折 2.骨折后软组织维持躯 体形态的疲劳和痉挛 3.神经刺激,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特点:1.夜间或清晨痛明显 2.部位不恒定 3.负重或活动后加重,二:脊柱变形 主要表现为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 胸腰段常见(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交界部位,应力集中) 椎体前柱松质骨比例高造成,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三:骨折 最常见也是最严 重的后果 常见部

3、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2.髋部,3.桡骨远端,4.肱骨近端,1.脊柱,人种年龄绝经母系家族史骨折史激素治疗史合并基础疾病(类风关、炎症性肠病、甲亢、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可控因素: 跌倒风险(平衡能力、运动能力 下降、视听力下降、认知障碍、反映迟钝、体位性低血压) 环境因素(光线差、路面不平、交通因素)药物影响饮食偏好吸烟过量饮酒低体重,不可控因素:,一:脆性骨折 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造成的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二:骨密度测定 QUS超声骨密度检测(多用作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QCT定量计算机体层摄 影,其他:SXA单能X线吸收 测量,MRI,DXA双能X线

4、吸收测量(最常用,目前的金标准),三:实验室检查 基本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钙、磷、碱性磷酸酶 选择性检查:25OHD、P1NP(1型原胶原N-端前肽)、S-CTX(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一:基础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骨质疏松症的治疗,(4).预防跌倒、 加强保护,(1).高钙低盐、 均衡饮食,(2).户外活动、 体育锻炼,(3).戒烟限酒、 慎用药物,一:基础治疗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推荐每日1000mg元素钙,老年人饮食中平均每日可获得400mg,故应额外补充600mg。,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机钙,一:基础治疗 2.骨健

5、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推荐每日1000mg元素钙,老年人饮食中平均每日可获得400mg,故应额外补充600mg。,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无机钙,一:基础治疗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推荐每日1000mg元素钙,老年人饮食中平均每日可获得400mg,故应额外补充600mg。,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氨基酸螯合钙,乐力官网截图,氨基酸螯合钙在美国是被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所以,CFDA取消了原来的批号,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流行率 (%),0,10,30,40,60,80,90,区域,N=2589,50,70,20,81.8%,中东,71.4%,亚洲,总

6、体,拉丁美洲,澳大利亚,60.3%,欧洲,57.7%,*维生素D不足定义为血清25(OH)D 30 ng/ml (75 nmole/L) Study Design: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international study of 2589 community-dwelling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from 18 countries to evaluate serum 25(OH)D distribution. Adapted from Lips P et al. Poster presented at ASBMR, Na

7、shville, TN, USA, September 2327, 2005; Heaney RP Osteoporos Int 2000;11:553555.,一:基础治疗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2).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老年人通常缺乏日照,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推荐每日补充8001200IU。,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普通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二:药物干预 1.双膦酸盐类(一线药物) (1).阿仑膦酸钠 (2).利塞膦酸钠 (3).唑来膦酸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二:药物干预 2.降钙素类 3.甲状旁腺激素 4.雌激素类 5.选择性雌激素 受体调节剂 (SERMs

8、) 6.锶盐 7.维生素K2,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外科治疗-脊柱压缩骨折,外科治疗-脊柱压缩骨折,外科治疗-脊柱压缩骨折,外科治疗-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外科治疗-髋部骨折,隐匿性骨折需要MRI明确诊断,外科治疗-髋部骨折的预后差异大,外科治疗-股骨颈骨折(65岁以下,一般原则),外科治疗-股骨颈骨折(65岁以上,一般原则),外科治疗-股骨颈骨折,外科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科治疗-双侧髋部骨折,外科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外科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患者高龄,全身健康状况衰退,并存症多,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病变与肾功能减退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9、难点,(2)卧床后极易出现相关卧床并发症;,(3)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代偿功能较差,骨折及外科干预性 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4)骨质量差,粉碎性骨折多见,不易达到牢固的固定;,(5)骨折愈合时间迟缓,负重时间延迟,患者的体能与肢体功 能康复均缓慢;,(6)再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做完手术就结束了吗?,总体原则 - 不推荐同时联合应用同一作用机制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 注重个体化 - 平衡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经济性和依从性,脆性骨折的药物干预原则,原则1:骨折后,早期钙和维生素D剂量可酌情 增加,推荐补充元素钙1000mg/d, 普通维生素D为800120

10、0IU/d。,脆性骨折的药物干预原则,原则2:骨折发生前,已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 不建议盲目停药,应重新评估骨质疏松 情况。,原则3:骨折发生前,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 在骨折处理后,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时, 尽早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原则4:骨折后规范的双膦酸盐使用对骨折愈合 无不利影响。,脆性骨折的药物干预原则,原则5:促骨形成类药物的参考条件,-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以使用促骨形成药物,- 65岁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密度T-2.5,绝经 后女性多次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或髋部骨折,运用双膦酸 盐后仍发 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推荐使用促骨形成药物,- 已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多年而

11、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建议停用抗骨吸收类药物,选用促骨形成类药物,原则6:降钙素对缓解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痛有益, 可减 少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建议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 制动患者中短期(3个月以内)使用,脆性骨折的药物干预原则,原则8:抗骨质疏松治疗,应注重长期干预,在骨折愈合 后还需坚持定期随访,提高药物干预的依从性,原则7: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 下使用雌激素(更年期症状如血管舒缩明显)或 SERMs(无明显更年期症状),- 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可提高患者成骨活性指标,增加骨痂面积,药物干预对脆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使用双膦酸盐会出现骨痂增大、矿化增加, 未见骨折延迟愈合,-

12、 使用rhPTH134,可促进骨折区骨痂 形成,- 双膦酸盐可抑制骨量进一步丢失,提高内固定物的稳定性,降低内固定移位的发生率,药物干预对脆性骨折手术的影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双膦酸盐可提 高髋部骨量,减少假体周围骨丢失,降低 假体松动发生率,- 内固定术后,应用rhPTH134可提高 椎体骨量,降低椎弓根螺钉松动的发生率,- 双膦酸盐类疗程一般35年,而后再根据治疗后骨代谢指标改变、再骨折风险程度改变决定“继续用药”或“停药观察(药物假期)”,药物干预的疗程,- 激素类和生物制剂类药物一旦停用,其疗效即消退, 需序贯其他治疗,- 雌激素和SERMs尚无明确疗程限定,使用时间可根据 治疗效果确定,- rhPTH134使用不超过2年,- 应保持定期随访,了解并处理不良反应、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再骨折预防实施情况,药物干预后的随访和评估,- 治疗效果,早期可观察骨转换指标,如P1NP 和SCTX的改变,并帮助提高干预依从性,- 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后,可比较双能X线骨密 度是否超过最小有意义变化值,以评估疗效,预防跌倒的措施,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