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09119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概论,翻译(共7篇)翻译概论为什么只有将翻译活动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时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定位翻译?(P67)答:翻译活动不是一种置身于失控之外的静态的活动,他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翻译活动在意愿,现实和道德三个层面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意愿层面看,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活动都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而翻译的目的影响了对翻译作品的选择,译者的翻译立场以及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从现实层面看,不

2、同的国家,民族在语言,文学,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从道德层面看,一方面,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而译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然要受到某种道德上的约束。另一方面,对翻译的评价活动无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一的道德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将翻译活动视作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应该认识到只有将翻译活动至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通过考察影响制约它的种种内外部因素,才能更好地界定,理解这一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活动。结合实例谈谈对翻译可行性的认识答:哲学家贺麟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翻译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其中包含理解、解读、领会、移意等诸多环节

3、。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而译文与原文的关系,亦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翻译的可行性是深信不疑的,认为人类的经验、思维具有一致性,人类的认识形式具有普遍性,因此,人类的交流是可行的。但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例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认为,哪怕最具体、最明确的的话,都远远不能激起话语发出者认定能激起的思想、情感和记忆。新洪堡学派的加西尔认为,世界并非仅仅由人们通过语言去理解和想象;人们对世界的观念以及在这一观念中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语言所界定。虽然,他们承认了人类交流的困难性,但并没有否认最低限度的交流的可行性。与此相比,尼古拉?

4、鲁巴金认为任何借助于语言进行的直接交流都是不可能的,从而也就否认了翻译的可行性。结合实例说明翻译的功能和作用答:翻译不仅起着交流、借鉴的作用,更有着创造的功能。例如,歌德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歌德,他的文学生命之花之所以开遍异域,正是靠了翻译。译者将诗之花插入异语的花瓶中,使其英姿焕发,仿佛生长在故土里,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实际上,这是各民族文化之精华相互移植之成功的象征。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雅各布森认为翻译活动有三种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语内翻译,指的是“同一种语言的一些符号对另一些符号所作出的阐释”。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断积累的结果,而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在不断促进文化的积累与创

5、新。我们可以认为语内翻译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丰富,是民族文化得以在时间上不断延续的一种保证。例:不同时代对四书、五经这些古籍的不断翻译、不断阐释。语际翻译:语际翻译或者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指的是一种语言的符号对另一种语言的符号所作出的阐释。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时一种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例: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对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符际翻译:“非语言符号系统对语言符号作出的阐释”,也就是不同符号之间的转换。例:罗丹的泥塑丑与美,这座泥塑,可以说是法国15世纪著名诗人维庸美丽的老宫女一诗的理想传译。翻译中的比喻种种答:从狭义上讲,“

6、临画”(傅雷);把译者比作“先知”“启明星”;把译文比作“美而不忠之女人”。分类:1、绘画、雕刻类:译文学书的工作就不同了:他所用的不是与原作同样的颜料,但却要他的画图有与原作同样的力量与效果。2、音乐、表演类:在演技上,理想的译者应该是“千面人”,不是“性格演员”等。P41-1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西方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

7、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中国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

8、:“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

9、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中西方翻译理论表述的含蓄性与明确性。西方翻译理论以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用来指导西方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明确性。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倡导者注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给予人们较大的联想和领悟空间,但无法给翻译实践作出精确的规定,具有含蓄性。同: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文本层面,更多的是从翻译的得失与困难以及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翻译。如何译?译得如何?这些可以说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各国翻译家苦苦思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P412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找出变异的个案,并指出变异的原因。

10、答:所谓“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要,采用增、僐、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译”的价值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要简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必然呼唤和看重“变译”。翻译的困难在于文化的抗译性。译者要突破文化的阻隔,不得不采取变通手段,以便使一国文化在另一国易于传播和接受。例如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惊艳里的一句话:“蓦然见五百年风流业冤。许渊冲先生的英文译文是:WhoisthereifnotthebeautyWhohassownloveseedinmyheartforfivehundredlongyears?我们把英译文和

11、原作仔细对比,就不难发现译文的变异程度。译者把“蓦然见”译作修饰性疑问句,“除了她这个美人儿还能是谁呢?”以突出张生的惊喜。而“五百年风流业冤”则译为:“正是她早在五百年前就在自己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这种“添加意象”的变通译法是文学翻译中常见的“变译”手法。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答:翻译中不能达到完全等值。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替换”与“等值”之间具有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就只是一种替换行为。苏联的费道罗夫明确提出“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然而翻译不仅

12、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语际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因素多、范围广的复杂实践活动。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翻译者的主观因素、语言转换中的文化移植、影响翻译的社会、政治因素等问题,在语言学层面难以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翻译历史上的众多现象也无法做出辩证的解释。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暴露出的这些局限,使其他学科理论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谈谈理解阐释活动中“自由”和“限制”的关系。答:“自由”和“限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阐释的自由并不是阐释者单方面的自由。当我们强调作者信任读者,赋予读者阐释的自由时,也就隐含了另一面,即阐释者在参与文本创造的同时,也就与作者形成了一

13、种关系,缔结了一份协定,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在尊重对方的自由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自由:“每一方都信任另一方,每一方都把自己托付给另一方,在同等程度上要求对方和要求自己。”只有以文本为依据,在文本所提供的整体中去凸现其语境所明示或暗喻的意义,才有可能避免使自由失控,在失度的阐释中失去作者的信任,从而也就丧失了“自由”的权利。在翻译活动中,我们强调“从心所欲”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也要“不逾矩”把作者赋予译者的信任还给作者。71-4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原因答: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无

14、论是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语内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从理解层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现象。P71-5什么是“翻译定本”?试分析为什么翻译不可能存在“定本”。答:所谓的“定本”,就我们的理解,至少含有以下三种意思。首先,一个定本,尤其翻译的定本,无论就理解而言,还是就表达

15、而言,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不存在理解的错误,不存在阐释的空白,表达上不仅在内容上与原作等值,在形式上也可与原作媲美,就是译界通常所说的“形神俱似之境”,而且这种形神俱似已经到了不可超越的地步,止于此,不再有复译的可能,也无复译的必要,此为“定”的第一含义。其次,“定本”还有不朽的意思,可以超越时间,无论哪一个时代,只以此译为定译,不必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的变化,读者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对译本有所修改,定而“不变”,一劳永逸,此为“定”的第二层含义。再次,所谓“定本”,还可能包含有“理想的范本”的意思。翻译家方平从理论上阐述了“理想的范本”不可能存在的多方面原因。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只能接近原作,不可能完全复制原作,且文学艺术作品只有着潜在的审美价值,不同读者在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理解的过程中”赋予其实际的审美价值,任何译本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还原作者的原始意图,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的全部价值。因此,所谓的“范本”,只能是一种理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03-1试简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答: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