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5793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李见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好多词不懂(共6篇)四、沉淀硬化不可变形颗粒的强化作用可变形颗粒的强化作用强化机制:位错切过粒子后产生新的界面,颗粒表面上产生的台阶增加了颗粒与基体之间的新界面,提高了界面能。若共格的粒子是一种有序结构,位错切过之后,沿滑移面产生反相畴,使位错切过粒子时需要附加应力。由于粒子的点阵常数与基体不一样,粒子周围产生共格畸变,存在弹性应变场,阻碍位错运动。在实际合金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是12种。增大粒子尺寸或增加体积分数有利于提高强度晶体缺陷的作用晶体缺陷对晶体的性

2、能,特别是对那些结构敏感的性能,如强度、塑性、电阻率、磁导率等有很大的影响。晶体缺陷还与扩散、相变、塑性变形、再结晶、氧化、烧结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晶体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点缺陷可以导致:点阵畸变使晶体的内能升高,降低了晶体的热力学稳定性,增大了原于排列的混乱程度,并改变了其周围原子的振动频率,引起组态熵和振动熵的改变,使晶体熵值增大,增加了晶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使得晶体中的点缺陷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的平衡浓度。它可根据热力学理论求得。7.点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使金属的电阻增加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使离子晶体的导电性改善过饱和点缺陷,如淬火空位、辐照缺陷等还可以

3、提高金属的屈服强度。提高材料的高温蠕变速率所谓高温蠕变是金属在一定温度和恒定的应力下发生缓慢而又连续的一种形变。影响聚合物固溶度的因素:如果第二类型链节的特性(尺寸、形状和键结构)和大块聚合物中的相似,它就可以直接合并人聚合物的晶态区域中。如果两者不相似,则杂质会阻碍聚合物的结晶,杂质则位于非晶态区域周围。Fick第一定律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质量浓度梯度成正比,即:J=D(C1-C2)/?x=-D(?C/?x)三、共价和金属晶体中的扩散机制多晶体金属中,扩散物质可以沿金属表面、晶界、位错线发生迁移,分别被称为“表面扩散”、“晶界扩散”和“位错扩散”,扩散物质也可以在晶粒点阵内部发生迁移,被称为体

4、扩散。主要扩散机制:间隙机制、空位机制一般来说,空位扩散激活能Qv高于间隙扩散激活能Qi。因为前一种机制要求的能量包括空位形成及原子移人空位的能量,而后一种情况的能量仅是使间隙原子移入间隙位置的能量。五、离子晶体中的扩散机制为了维持电的中性,在离子晶体中扩散必须牵涉至少两种带电物(离子和带电的空位)。附加空位对扩散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这些空位与杂质离子间联结的程度。若空位可以自由地从它取代的杂质原子位置移开,这些空位可以显著地增加在离子晶体中的扩散速率。1.基本概念相: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且均匀的部分在宏观尺寸范围内相是均匀的,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焓、熵等);相间有界面;系统的热力

5、学条件改变时,相的自由能会发生变化,相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材料特征,包括晶粒和相的尺寸及形貌、晶界和相界等。结构:在XRD、TEM等仪器中观察到的原子排列特征。相变:随自由能变化而发生的相结构变化。一、相变的本质相变涉及到原子排列方式的变化相变时体系有体积变化,有时同一种相态(固相)内也会有体积变化(如Sn),这会在固相内产生应变和内应力;新相与旧相之间存在界面。相变时存在阻力为了促进相变的进行,需要足够的驱动力七、固态相变的特点晶体结构的变化:如纯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固溶体的多型性转变、马氏体相变;化学成分变化:如单相固溶体的调幅分解,其特点是只有成分转变而无相结

6、构的变化;有序程度的变化:如合金的有序化转变,即点阵中原子的配位发生变化,以及与电子结构变化相关的转变(磁性转变、超导转变等)。相变驱动力:为新相与母相间的自由能差值相变规律与液态和气态中的相变不同固态相变阻力大原子迁移率低非均匀形核新相往往都有特定的形状按新相一母相界面原子的排列情况不同,存在共格、半共格、非共格等多种结构形式的界面新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为了维持共格,新相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4.再结晶(1)再结晶的特点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继回复之后发生再结晶,连续加热时,低温下发生回复,超过一定温度发生再结晶。在一定温度下等温加热时,短时发生回复,长时间加热,也发生再结晶。

7、再结晶过程有以下特点:组织变化:由冷变形的伸长晶粒变为新的等轴晶粒。力学性能发生急剧变化:强度、硬度急剧降低,塑性提高,恢复至变形前状态。变形储能在再结晶过程中全部释放。三类应力(点阵畸变)消除,位错密度降低,形成无畸变晶粒。材料是由相组成的,相之间有界面存在。多相材料的整体性能取决:相的数目它们的相对量各相的成分与结构相的尺寸和空间分布材料的显微组织取决于成分、温度、压力等变量。描述材料的组织与温度、压力、成分之间关系的工具:相图相图是在接近平衡状态下测定得到的。(一)二元相图的一些基本规律相区接触法则在二元相图中,相邻相区的相数差为1,点接触除外。例如:两个单相区之间必有一个双相区,三相平

8、衡水平线只能与两相区相邻,而不能与单相区有线接触。在二元相图中,三相平衡一定是一条水平线,该线上一定与3个单相区有点接触,其中两点在水平线的两端,另一点在水平线中间处。该水平线一定与3个两相区相邻。两相区与单相区的分界线与水平线相交处,前者的延长线应进入另一个两相区,而不可能进入单相区。均匀形核的条件:结构起伏能量起伏过冷一、热固性弹性体对热塑性聚合物进行一定程度(轻度)的交联,可以得到弹性体。弹性性能取决于交联程度。交联是链之间的共价键,交联允许结构在去掉应力后恢复到原来的缠绕构型。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复试资料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2、

9、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臵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6、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

10、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和。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析出,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

11、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14、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15、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

12、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臵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臵,形成原子的移动。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相等,自由能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无序转变,常导-超导转变等。23、共格相界如果两相界面上的所有原子均成一一对应的完全匹配关系,即界面上的原子同时处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为相邻两晶体所共有,这种相界就称为共格相

13、界。24、调幅分解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结构相同、成分不同的两个相的过程。25、回火脆性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其塑性、韧性提高,但在特定的回火温度范围内,反而形成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对于钢铁材料存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回火脆性。他们的温度范围、影响因素和特征不同。26、再结晶退火所谓再结晶退火工艺,一般是指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过程。27、回火索氏体淬火刚在加热到400-600温度回火后形成的回火组织,其由等轴状的铁素体和细小的颗粒状渗碳体构成。28、有序固溶体当一种组元溶解在另一组元中时,各组元原子分别占据各

14、自的布拉维点阵的一种固溶体,形成一种各组元原子有序排列的固溶体,溶质在晶格完全有序排列。29、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30、马氏体相变钢中加热至奥氏体后快速淬火所形成的高硬度的针片状组织的相变过程。31、贝氏体相变钢在珠光体转变温度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上范围内的转变称为贝氏体转变。32、铝合金的时效经淬火后的铝合金强度、硬度随时间延长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之为时效,也称铝合金的时效。33、热弹性马氏体马氏体相变造成弹性应变,而当外加弹性变性后可以使马氏体相变产生逆转变,这种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或马氏体相变由弹性变性来协调。这种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34、柯肯达尔效应反映了臵换原子的扩散机制,两个纯组元构成扩散偶,在扩散的过程中,界面将向扩散速率快的组元一侧移动。35、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当马氏体相变的形状变化是通过弹性变形来协调时,称为热弹性马氏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