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演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554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政道演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李政道演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李政道演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李政道演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李政道演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政道演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政道演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李政道演讲李政道()19261957年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Tsung-Dao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日战争,中学未毕业。1943年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

2、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学。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合作者一起从事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是在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三年后,在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这一最高级职称。至今他仍活跃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自从1970年代初,他和夫人秦惠莙开始回中国访问,他为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

3、做了很多贡献。他向有关方面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于1980年代设立CUSPEA考试,对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1996年11月29日李政道的夫人秦惠莙因患肺癌离开人世。为纪念夫人,1997年李政道及其亲友捐赠30万美元“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莙政基金。莙政基金现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台湾)等五所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基础领域的科学

4、研究工作,入选的学生则被命名为莙政学者。杨振宁()19221957年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英文名:Chen-NingFranklinYang,1922年10月1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杨振宁生于中国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少年时代就读厦门市演武小学,北京教会学校崇德中学等。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

5、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多年富有成果的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的草地上。1966年以后,他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3)、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他在1971重回中国大陆访问,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最早回大陆访问的美籍华人学者之一。杨振宁的结发妻子是国民党将军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XX年10月因病过世。

6、XX年底至XX年初,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他们目前居于北京清华大学。丁肇中()19361976年因发现新的J/基本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著名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两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父亲丁观海是工程学教授,母亲王隽英是心理学教授。由于中国那时兵荒马乱,丁肇中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功中学。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1955

7、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由于兴趣使然,他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伯顿里克特几乎同时各自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基本粒子。1976年,两位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及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他用中文在颁奖典礼发表自己的演讲。虽然以前有华人获奖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没有用中文作演讲。在他的演讲中,他强调了实验工作和理论工作同样重要。李远哲()19361986年因在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英文名:YuanTsehL

8、ee,1936年11月19日),台湾新竹市人,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以及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理学博士。是知名的化学家,1986年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获奖国籍为美国籍;李远哲的特别贡献在于将交叉分子束方法应用于研究一般化学反应。1936年11月19日生于台湾新竹。1949年入新竹中学,是校网球队队员,并在学校乐团吹长号。1955年保送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次年转入化学系。1959年国立台湾大学学士毕业。1959年入国立清华大学(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1961年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1962年赴美国加

9、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1965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毕业。1967年2月前往哈佛大学,在赫施巴赫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1968年10月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及佛兰克研究所助理教授。1971年10月升为芝加哥大学副教授。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1973年1月升为芝加哥大学教授。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莱分校,任化学系教授、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同年,成为美国公民。1975年任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197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1986年获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6年与哈佛

10、大学赫施巴赫教授及多伦多大学波兰奕教授同获诺贝尔化学奖。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接替他的老师吴大猷教授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97年6月14日,获颁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理学博士。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

11、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12、,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

13、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

14、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

15、、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位是清华校友,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