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1779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优点园林新材料新技术课程论文题目:木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号:专业班级:学院名称:XX年12月15日摘要:随着室外环境景观的进一步发展和更深一层次的开发利用,人们更多的将环境景观融入生活。而木材良好的加工性能与造型性能更加适宜形成朴实自然、亲切细腻、优雅舒适的环境氛围。园林木材的优良特性和人们对自然、淳朴设计的向往使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园林木材因特有的结构特性、环境效益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备受瞩目。木质

2、材料在户外景观中大量使用,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的整体效果。关键词:木质材料;园林景观;应用摘要?1绪论?2木材的分类?按树种分?按材种分?按处理方式为?按用途分为?3木材的特性?4木材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势?木材的具体优点?木材的视觉?木材的触觉?木材的调湿特性?木材作为景观建材的优势:?木材的外观?木材的可再生性?木材的象征意义?5木材的缺点?6木材在园林景观中的使用?木质构筑物?亭、木屋?廊架?园桥?木质设施?木质铺装?其他形式?7案例分析?8结语?木材作为中国传统园林常用材料有着悠远的历史。它和土、石一样,是人类最早用来建造房舍、修路砌桥的材料。直到现在,由于它的易得、灵活轻盈和朴质天然等特质

3、,仍然是倍受青睐的景观材料之一。我们在沿袭和继承它的同时,对这样一个能够营造温馨亲切感受的景观材质进行工艺和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处理,使其可以经受长久的风吹日晒和雨淋侵蚀,更具备景观设计实施中所需的素质,发挥景观效用。1图2炭化木图1紫檀木2木材的分类图3防腐木按树种分树种是根据树木的生理特征进行分类,它是树木学上的分类。随着树种的不同,木材的构造、纹理、花纹、光泽、颜色、气味各不相同。按照树种木材可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两大类。按材种分材种是指根据不同机械工程度、加工方法,不同形状和尺寸以及不同用途而进行的分类。按材种可分为原木、锯材和人造板三种。按处理方式为未处理材、物理处理材(炭化木等)、

4、化学处理材(防腐木、浸渍木、乙酞化木材等)、复合处理(木塑复合材等)。按用途分为承重能力结构材、非结构材。表面装饰未装饰材、涂饰材(表面涂饰可户外用涂料)、覆面材(表面粘附可户外用覆面材料)。3木材的特性木材具有高强重比,较低的导热性能,某些木材还含有挥发性油类及芳香族化合物仁,给人以芬芳柔和的感觉。2木材美观、柔韧、灵活、质轻、环保,是可回收的天然材料;利用太阳能生长,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可循环和生物降解;生产的木制品易加工,有着适中的强度、较好的弹性和韧性、良好的耐抗冲击、耐震动性和保温性能,还具有悠久的历史认同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木材易于加工,便于现场施工,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灵活性。4木

5、材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势木材的低导热性与钢结构和天然石材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木质园林小品给人冬暖夏凉和健康舒适的感觉正是园林“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木材的天然性与环保性,也是其他硬质材料所不及的。木材的具体优点可以从其视觉、触觉、听觉、调湿等特性考虑。木材的视觉木材在视觉上能产生和谐感,是因为木材能够吸收与反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使木材产生了温馨与舒适的感觉。木材的触觉人对材料表面的冷暖感觉主要由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决定。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如混凝土构件、金属等材料触摸时会有凉的触觉。而木材这种材料它的导热系数适中,人触摸的感觉是很温和的。木材的调湿特性舒适、适宜的湿度是影响人类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木

6、材就具备这种独特的调湿功能。当周围环境湿度发生变化时,其自身就有平衡含水的能力,人类居住环境的相对湿度保持45%-60%为适宜,木材能够根据湿度吸收或排放水份,来调整局部小环境的湿度。3木材作为景观建材的优势:木材的外观木材具有多样的颜色和光泽。在城市景观中,直接运用木材多样化的颜色和光泽达到良好的感光和视觉效果,体现木材的美学价值。在木质构成的景观中,人们会产生十分和谐,舒适的视觉感受。从颜色上看,木材属暖色系,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使得木材给人一种温馨的视觉感受。木材的可再生性矿物资源按现阶段使用水平能够开采的年限是有限的,而木材只要自然条件维持正常水平,建筑材料表现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

7、083班沈进强摘要: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材料层出不穷,材料在建筑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从木材,玻璃两大材料考虑简单论述材料在建筑构造中的作用及其在建筑饰面装修中的作用及其一些做法。关键词:木材玻璃构造材料性能装饰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材料,并因其优良的特性,使木材在建筑方面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国,木材是应用得最早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直到至今,木材在建筑建设中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木材特性而言,有如下优点:1.具有天然的色泽和美丽的花纹,容易着色和油漆;2.同一重量之材料相比较时,木材较为强韧而坚硬:木材最大的特点是纵向引张和压缩强度非常大。就同一重量之全部

8、材料来说,木材是最强且最硬的材料。3.抗弯强度与弹性佳,对冲击、震动、音响之吸收性强:木材并非为紧密而均一的材料,因存在有许多同心圆状之年轮,因此在力学上它具有优良之抗弯强度与弹性。而且其挠力强,对于冲击、震动、音响等之吸收性亦大,所以木材也可当作各种运动器具及手把等使用。4.机械性与手工性的加工容易:一般市贩之木材其体积一半以上是为细胞腔所占有,硬度并不高,只要利用简单之机械、工具及花少许劳力便可锯成我们所希望之形状,亦可加以刨削或穿孔等。5.涂料之附着性佳,胶合性亦佳:因属多孔性构造,所以对于涂料之附着较佳,不像金属或石材等无孔质表面之涂装那样容易脱落。又胶合剂亦会浸渍其纤维,故胶合比无孔

9、物质良好。6.不易加热或冷却:木材的热传导系数较其它构造材料小,其比热又高,因此不太容易被加热或冷却。7.优良的绝缘体:干燥木材对于电是一种不良导体,对于低压之电流亦可将它当作是一种不良导体。生材只有103?Cm之电阻,而气干材则具有108?Cm之电阻,绝干木材则具有1018?Cm之电阻。由此可知,木材可当作一种优良之绝缘体。8.能调节湿气:当空气中的湿度较高时,木材会吸收湿气,而干燥时则会放出湿气,使与外界能保持平衡状态。9.不会产生结露:木材不会发生结露之问题,可使温度不致急激变化,并具有吸湿性,因此不容易与露相连结;但如邻接其它材料发生结露现象时,则会将该露吸收,不断的保持安定之作用。1

10、0.钉著作用佳:因木材是一种细胞构造,对于各种钉着器具之钉著作用较为容易。11.外表美观、调和生活环境:木材之纹理、色调、光泽等特有之外观特性,均可调和国民之生活,并可给予良好的视觉及触觉。木材在建筑构造中也有着明显的优势:1.自重轻自重轻这是木材在建筑构造中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在现代许多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往往考虑沉降,防震等许多的因素,在建筑材料上选择自轻的材料,木材在许多时候满足了这以要求。许多房屋建设中应用木材做构造柱,或是用木材制作的板材作为隔墙这样大大减轻了材料的自重。2.施工简易、工期短这是木材的又一个显著优点。随着木材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木构建筑已经基本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装

11、配的工业化流程,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造房屋所用的结构构件和连接件都是在工厂按标准加工生产,再运到工地,经过拼装就可以建成一座漂亮的木房子。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在施工现场,除了基本的土地配套设施外,不会出现成堆的砖头、钢筋、水泥和尘土飞扬的壮烈场景,建房简单得就像积木一样。而且装配式流程也使木构建筑施工安装的速度远远快于混凝土和砖石结构建筑,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省了人工成本,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也易于改造和维修。以北美最广泛应用的轻质木框架房屋的施工安装为例,一般一栋300平方米的房子主体结构的安装需15一0天的时间,如果工厂预制程度高时间将更短。要想完成所有的精装修,整个施工周期一

12、般也不会超过四个月的时间。而这种建筑施工及安装有着较高科技含量,原因之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量地使用成品或半成品的建筑材料及设备,部分大的部件已提前在工厂预制好运到工地安装,另外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序管理先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装配式的施工特点,所占用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建筑噪音等都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也可以称为环保型建筑的典范。而如果采用传统的砖混结构湿式施工方式,那么从基础开始到竣工(不含精装修)就需要5个月。从精装修开始达到入住条件需3个月,共计需要8个月之久。3.冬暖夏凉由于木材为绝热体,在同样厚度的条件下,由于木材为绝热体,其隔热值比标准的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即使采取通常的隔热方法,木结构房屋的隔热效果也比空心砖墙房高3倍。木结构房屋在冬天正常的密封条件下,如果第一天开空调,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度的话,那么空调关闭后,到了第三天室温还能保持在16度。所以,木结构房屋好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