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9084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特训(四)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方法点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3)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比较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量的多少。12018盐城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Z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Z1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溶液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Dt1 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如图4

2、Z2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图4Z3所示的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Z2图4Z3A.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可析出53.9 g KNO3晶体3如图4Z4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Z4A.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仍是饱和溶液C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 降至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方法点拨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

3、的大小的方法:(1)同一温度下,溶解度越大的,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2)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需要先分析溶液是否饱和,处于饱和状态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2018聊城 如图4Z5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Z5A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 降温到t1 ,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 gDt2 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

4、比乙多5.2018玉林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Z6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Z6At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 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均有晶体析出62017遂宁 图4Z7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4Z7(1)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填“”“”或“”)乙。(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结晶。(3)t1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

5、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_(填“甲”或“乙”)。方法点拨(1)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部分水,使其恰好饱和,则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2)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部分水,再降温到原来的温度,则溶质、溶剂会按照等比例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72018呼和浩特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固体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4Z8中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4Z8请回答:(1)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填“”或“”)乙。(2)m的取值范围为_。(3)40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

6、的水后,恢复到40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C若再降温到20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D若再降温到20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82018重庆将80 g M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4Z9所示,按要求填空。图4Z9(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字母)。(3)在40 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答 案 速 查1C2.

7、C3.C4.A5.C6(1)(2)2乙;因为4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等量的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乙大于甲,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8解析 (1)A点时,溶液质量为100 g,可知50 g水中溶解了50 g M物质,该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0%。(2)A点时,50 g水中溶解了50 g溶质,还剩余30 g未溶解,溶液是饱和溶液,B点时,80 g溶质恰好完全溶解在5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由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从40 升高到60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所以,C点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40 时,50 g水中溶解80 g M物质达到饱和,可知,该温度下,100 g水中溶解160 g M物质达到饱和,所以,40 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 g;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保持溶剂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中获得M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降温时,C点溶液逐渐变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再降温就会析出晶体。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