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73008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选题背景城镇化建设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联合国城市报告中曾明确显示城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国家越穷,往往城镇化水平就越低,反之,城镇化水平往往就越高。联合国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极不发达国家人均GDP为1307美元,城市化水平为26.10!0,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为4474美元,城市化水平为%,而发达国家人均GDP为29000美元,城市化水平77.3

2、%。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城市化进程己经走过了200多年,1800年世界的城镇化率只有%,XX年达到了48%,XX年则首次突破50%。正是看到了城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与经济发展呈现如此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城市发展以及相关问题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实践,在收集、整理和归纳关于城镇化问题研究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理论进行系统阐发和论述,并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和挑战,探索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展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20世纪9

3、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小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解决好小城镇的建设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小城镇的规划问题。我国小城镇规划及其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面临当前的小城镇快速发展形势更有许多诸如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的规划标准、理论、方法问题期待解决。中央多次重申:“编制小城镇规划,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等相关方针政策。为加快落实上述中央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国家从“八五”到“十一五”加大小城镇科研力度,安排了数十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重

4、点研究课题,其中“九五”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和“十五”小城镇规划及相关技术研究均为不同时期,侧重不同方面、不同深度要求的重点攻关课题研究。鉴于标准研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上述相关课题成果不仅重视专家论证及其成果的坚定和验收,而且更重视全国范围意见的广泛征询和试点示范作用,遵循“理论-实践-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课题成果在原科技部、建设部主管部门指导和帮助下,征询了全国22个省市100多个规划编制及管理部门的意见,选择了全国不同地区10个有代表性的重点小城镇进行试点示范,这些都为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政策推动及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之下,XX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意味着我

5、国正由“乡土中国”走向“城市中国”当然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规划、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因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志在必行。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

6、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由此,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因此,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产力观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可以对当前关于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是否创造财富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马克思早先确实认为,人们直接性的生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二、有利于正确地指导

7、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首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恩实践的生产力观,生产力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的体现,而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精神风貌和创新能力等等,都是影响人的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其次,必须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前所述,人们的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的发挥状况,依赖于社会制度对个人力量的有效组织。通观历史,社会组织的成功和失败正是社会兴衰的根本原因。为了提高人们在物质生产、科学技术、创新发明等实践领域的积极性,国家必须提供适当的制度

8、环境和一套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人们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依据他们现实实践的需要而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只有这样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高效健康的进行下去。2、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这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其建设进程

9、面临着观念错位、体制落后、规划混乱、质量低下、资源耗费、生态污染等问题。一、观念错位。首先,在价值取向上,“以物为本”的理念主导一切。不少地方将城镇化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忽视“新增城镇人口如何安居乐业”、“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如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问题,导致城镇化的扭曲性发展。其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等的现代化。但很多人认为,城镇化就是把原来属于乡村的地域划入城镇空间,导致“伪城镇化”、“半城镇化”和“空心城市化”现象突出。农民虽然已经

10、离开乡村在城镇就业与生活,并被计算为城镇人口,但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和福利保障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剥夺农民、牺牲农村为代价而获得。二、体制落后。第一,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新型城镇化。一是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市民化进程,农业转移人口难以在城镇落户,无法顺利实现身份转变;二是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让流动频繁的农民很难异地报销“新农合”、“新农保”等各种社会保险,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衔接制度没有完善。第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指标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分配问题多,城镇化只能局限于“要地不要人”、“要人手不要人口”的模式,不利于推动

11、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三,城镇化建设发挥财政和税收的导向与扶持作用偏弱。公共服务的财政分担机制不健全,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支出,很少实行政府转移支付的额度与地方已经吸纳的流动人口数量挂钩;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分摊机制,缺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输入地政府与输出地政府对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摊的总体设计;人口增加没带来税收增加,间接税收向直接税收的转变少。第四,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镇级等五个层级的等级化城镇管理模式,使得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快速扩张,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空间结构混乱,难以获得充足的公共资源和享有充分的公共管理职能,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五,GDP变成考核政府的主要手段

12、,服务型政府变为经营性政府,政府官员盲目追求GDP,与民争利,与企业争利;干部任期太短,前后任官员执政意图缺乏连续性,与区域发展周期不匹配。三、规划混乱。一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二是群众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规划实施刚性不足。三是存在以权代规现象,一个领导一种做法,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规划,城镇规划不断更改,城建项目不断推倒重来,造成严重的资源与资金浪费。四是不注重特色设计,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分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人口、产业聚集能力较弱。四、质量低下。第一,城镇化水平滞后于非

13、农业化水平。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不仅是农民转向工业就业,也是农民转向服务业就业。城镇化过程是非农化的过程,其主力军农业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实现了非农化,但其身份还是农民,就业极不稳定,更换工作和就业地点的频率高,破坏了良性的劳资关系,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阶层,不利于社会融合和社会互动,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第二,农业现代化滞后,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高质量的城镇化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镇,农村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14、的投入不足,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加大。第三,发展空间失控,出现用地粗放、土地闲置、开发时序和用地功能混乱等问题。我国采取层层下拨的方式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在这一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成为各级政府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导致一些地区盲目圈地,甚至圈而不用,囤积土地。五、资源耗费。第一,土地城镇化产生资源错配和浪费并存的现象,耕地保护制度有待完善。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和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基本特点,城镇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制度还没有上升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高度,保护目标限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范围有待扩大,存在重城市管制、轻农村约束和重农转非管制、轻非转农激励的倾向。第二

15、,水决定城市的存亡,我国大部分城镇存在“缺水”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和用地的爆发式膨胀,水资源利用更是紧张。第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电、石油、燃气、煤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水平快速提升,亟需调整城镇的能源结构。六、生态污染。第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第二,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第三,开发建设忽视立体交通体系、污水收集管网、城市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挤压绿色空间,以致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废水排放等“城市病”问题突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薄弱,空气、水、土壤等与人民群众生

16、活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过大。曾几何时,“京城”成了“堵城”;甚至在网上出现了“到武汉去看海”、“到北京去看海”的调侃照片;多数日子看不到蓝天白云,接连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生活在大城市还有多少幸福感?”这样的讨论已成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居民的热门话题。(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马克思实践观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为分析城镇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研究,其本质是总结城镇化发展的一般特征,寻求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中国城镇化实践提供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对进一步深化其他领域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解决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难题,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提供了一种不同其他学科的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其次,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新型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