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49374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抗酸染色的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兰色。实验材料:细菌:结核杆菌染液:1.石炭酸复红液、%盐酸酒精、3.碱性美兰溶

2、液其它: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等1)石炭酸复红液碱性复红乙醇染色储存液:碱性复红液:8g碱性复红溶于95%乙醇100ml中。5%石碳酸水溶液:5g石碳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2)3%盐酸酒精:3ml浓盐酸与97ml乙醇混合3)碱性美兰溶液配方:?A液:美兰95%乙醇30mlB液:KOH蒸馏水100ml分别配制A液和B液,配好后混合即可。实验方法:1、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1)初染: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2)脱色:3%盐酸酒精脱色

3、301;用水冲洗。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用水冲洗后用吸水纸吸干。3、油镜观察注意事项:1、无菌操作2、涂片厚度要适中3、固定4、冲洗5、染色时间6、初染加热的温度,勿沸腾试剂萋尔尼染色法碱性复红乙醇染色储存液:碱性复红液:8g碱性复红溶于95%乙醇100ml中。5%石碳酸水溶液:5g石碳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碱性复红乙醇染色液:10ml碱性复红储存液与90ml5%石碳酸水溶液混合。5%盐酸乙醇脱色液:5ml浓盐酸与95ml乙醇混合。%亚甲兰复染储存液:亚甲兰溶于50ml95%乙醇中,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至体温100ml。亚甲兰复染液:以蒸馏水10倍稀释%亚甲兰复染储存液即得亚甲兰复

4、染液。抗酸染色室内质量控制一、痰标本收集容器:采用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推荐的国际通用螺旋盖痰瓶,或可密封塑料盒收集痰标本,痰容器应标明病人姓名、日期、编号和容器序号1、2、3。痰标本性质:脓痰、干酪痰、血痰、粘液痰为合格标本;唾液或口水为不合格标本,除照常进行涂片检查外,应要求患者重新送检。初诊病人应收集3份痰标本,治疗中或复诊随访病人按期每次收集2份痰标本。对当日不能进行涂片检查的痰标本,须置于4冰箱保存,注意防止痰液干涸或污染二、抗酸染色液准备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结核菌染色液生产许可证号:粤食药监械生长期许XX0407号染色液试剂瓶须标明染色液名称、浓度和制备时间。染色液贮存温度

5、:530存放,避光保存。三、载玻片新载玻片应经95%乙醇脱脂,检查无划痕后方可使用。一张载玻片只能涂抹1份痰标本。载玻片只允许一次性使用,不得清洗后重复使用。载玻片正面左侧1/3处用标记笔标记实验序号。载玻片正面右侧2/3中央处均匀涂抹成面积为卵圆形痰膜。四、染色肉眼观察染色后的痰膜应呈均匀淡蓝色,无红色斑块。染色后的涂片放置在报纸上,如果文字透过痰膜不能被看清,表明该涂片涂抹的太厚。染色后的痰膜脱落部分应小于整个涂抹面积的10%。五、镜检要求为防止抗酸杆菌的交叉污染,严禁油镜头直接接触涂片上的痰膜。仔细观察300视野,不少于10分钟。每个工作日,一名镜检人员的涂片阅读量不应超过25张。连续阅

6、读1012张涂片后,应休息20分钟左右。采用自查和互查方式,至少抽查复验当日10%涂片,并进行质控登记。六、登记报告登记前应对检验单、标本盒、涂片上的标注进行反复核对。检查后的每一张涂片结果,应按规定准确记录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上。镜检结果报告应于当日内发出,以便尽早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七、痰涂片保存镜检后的涂片应及时用浸满乙酸乙酯的擦镜纸揭取数次,彻底祛除涂片上的镜油。涂片干燥后,必须再次核对实验室登记本与每张涂片实验序号。涂片上绝对不允许标记镜检的阴、阳性结果或暗记。全部涂片按实验室登记本序号排列,存放于涂片盒内。涂片保存与实验室登记本记录应保持一致。初诊病人第一张涂片存入涂片盒后需

7、预留出两个空位置,以备第二张、第三张涂片检查后放入;随访病人第一张涂片存入涂片盒后需预留出1个空位置,以备第二张涂片检查后放入。按规定数量保存的用于室间质量保证痰片,未经上级质控单位准许不能自行销毁。装满涂片的痰盒,需用标签注明涂片实验序号区间和日期区间,以便日后盲法复检或现场评价时抽样。第十八章分枝杆菌属与放线菌一、名词解释1抗酸杆菌2索状因子3旧结核菌素4传染性免疫5卡介苗(BCG)6硫磺样颗粒二、填空题l、分枝杆菌种类较多,将其分为三类、。2、结核分枝杆菌常用染色,呈色。3、对人有致病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和。4、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常用培养基,形成菌落需时间。5、结核分枝杆菌对干燥、和

8、抵抗力较强。6、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较敏感,在液体中加热min即可被杀死。7、卡介苗是用制备而成的疫苗。8、卡介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和。9、结核杆菌可发生、和等变异。10、结核杆菌感染分和。11、结核杆菌生长,一般需周形成肉眼可见菌落。12、结核病的治疗原则和;、。13、麻风杆菌主要侵犯和,少数病例可累及和。14、麻风分和两个型及和两大类,其传染性最强的是型。15、结核菌素试验常规取OT个单位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小时观察结果,如局部出现红肿结大于mm者为阳性。16、调查人群对结核有无免疫力,可用试验,其原理是,阴性结果一般说明机体,无免疫力者应接种。17、放线菌属中的主要致病菌是。18、放线菌为革兰染

9、色、抗酸染色的细长分枝状菌。19、放线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属于型微生物,后者属于型微生物。20、衣氏放线菌存在于正常人的,属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属感染。2l、诊断放线菌病的简便方法是在病变部位取脓汁查找,其压片在显微镜下呈状。22、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被称(转载于:写论文网: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为。三、最佳选择题1、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A群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结核分枝杆菌E脑膜炎奈氏球菌2、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葡萄球菌C肉毒梭菌D结核杆菌E产气荚膜杆菌3、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磷脂B蜡脂DC分枝菌酸D索状因子E硫酸脑

10、苷脂4、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绿脓杆菌B炭疽杆菌C布氏杆菌D白喉棒状杆菌E结核分枝杆菌5、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B发生了抗原变异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人型结核分枝杆菌6、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年老体弱者B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7、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脑膜炎奈氏菌B表皮葡萄球菌C结核分枝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是()A

11、结核杆菌B麻风杆菌C破伤风杆菌D产气荚膜杆菌E白喉杆菌9、关于OT试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阳性者,正患结核B阴性者,无结核杆菌感染C阴性者均应接种卡介苗D阳性者,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细胞免疫功能正常E阴性者,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10、下述结核杆菌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A专性需氧B营养要求高C生长缓慢D抗酸染色阳性E有毒菌株的菌落为光滑型11、关于麻风菌素试验,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对麻风有诊断意义B对麻风无诊断意义C可用于麻风分型D与结核杆菌有交叉反应E可判断机体对麻风的免疫力12、对放线菌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阳性,非抗酸阳性菌B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C临床特点为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瘘

12、管形成D诊断可取分泌物查找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E病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再感染13、放线菌和结核杆菌的区别是()A革兰染色阳性B抗酸染色阴性C菌体细长有分枝D菌落为R型E对抗生素敏感14、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脓液特征是()A粘稠,呈金黄色B稀薄,呈血水样C稀薄,呈蓝绿色D稀薄,呈暗黑色E可见到硫磺样颗粒15、衣氏放线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A急性感染B隐性感染C外源性感染D内源性感染E接触感染四、问答题1、简述抗酸染色方法。2、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类脂的成份致病中的作用。3、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4、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实际应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抗酸杆菌;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

13、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易着色,但经过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得名。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2、索状因子:是分枝菌酸与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因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相连成索状而得名。有毒菌株产生索状因子,它具有破坏线粒体膜及酶类,抑制粒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等作用。3、旧结核菌素OT:是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肉汤中的培养物经加热浓缩的滤液,其主要成分是结核杆菌蛋白。作为结核菌素试验的试剂。4、传染性免疫:或称有菌免疫。常见于某些胞内寄生菌的感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于病原菌在体内的存在,一旦体内病原菌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故这种免疫称传染性免疫或有菌免疫。5、卡介苗;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所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6、硫磺样颗粒:放线菌感染的组织和脓性物质中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为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显微镜下呈菊花状。二、填空题l、结核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2、抗酸,红3、牛型结核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