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4560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托班班级环境创设总结环境创设反思小二班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随着我园各项工作的专业与完善,我们在幼儿园大环境的主题背景下对班级活动室环境资源的创设和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认识到环境不再是“绿化”、“美化”、“儿童化”等外在的装饰,而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环境,让环境创设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使幼儿在积极主动与环境交互中得到身心和谐发展。本学期我

2、们小二班的整体环境以城堡元素为主体,布置的环境较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与班级特点;在颜色的选择上,我们以黄色、蓝色为主体,使活动室显得更加明亮整齐;在腰线的设计上,我们将幼儿作品按轮廓剪下错落有致的粘贴在蓝色打底的墙上,既美化了环境又体现了幼儿的参与性。但是我们的环境只体现了美化、展示幼儿作品的作用。环境的教育意义、幼儿的操作性等还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本学期,本班共创设了5个区域:快乐读吧、儿童剧场、动动手吧、巧手坊、植物角。我们在区域中按照主题和幼儿喜好投放了很多材料,但从幼儿游戏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1.在“快乐读吧”区域中,我们首先投放了很多书籍,但发现幼儿在多次阅读后对“旧”书没有

3、阅读兴趣,并且开始喜欢撕书。而且幼儿间的交流不多,很少有幼儿和同伴进行讨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请家长为幼儿准备幼儿自己在家爱看的图书带到幼儿园补充我们的阅读区。幼儿在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开始很喜欢看书,而且开始有幼儿给其他同伴讲述自己图书的内容。我们还在阅读区投放了指偶、图片、故事盒的材料,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投放材料的有效性和层次性还有待提高。并且教师在区域中的有效指导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导致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迟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2.在“儿童剧场”中,投放了森林中的各种场景和各种动物头饰。但是发现幼儿在区域中玩不起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游戏中发现本班幼儿喜欢听故事,喜欢

4、表演,但是我们投放材料的目的性不明确,没有很好的激发起幼儿的表演欲。场景比较缺乏,各种道具也不够,今后要继续分层次、按要求投放更多有益的材料。3.在“动动手吧”中,主要投放各种拼插积塑及幼儿自带的玩具。还可以投放更多材料如纸盒、纸筒、饮料罐等废旧物品。要根据主题投放材料,如主题我爱我家中,可以投放小区的场景,让幼儿利用纸盒等建构小区等。4.“巧手坊”是本学期新增的一个区域。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发现幼儿喜欢自己动手创作作品,特别喜欢玩橡皮泥。我们在美工区中投放了各种纸、双面胶、固体胶、绘画工具、剪刀、橡皮泥、纸杯、纸盘、纸筒等材料,材料较丰富,幼儿的创作兴致也很高。但是自然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投放较少

5、,今后要多投放者方面的材料。5.“植物角”投放了各种植物盆栽,但是本区利用较少,没有发挥区域的作用。可以开辟一个种植区和养殖区,让幼儿身临其境的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以上是我的反思,经过反思,我们也初步给自己接下来要布置的环境区域定了如何调整的策略:1.环境的创设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为中心,创设一个孩子喜欢、孩子热爱的环境,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情感,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孩子们充分地发挥这种表现的潜能,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增加孩子的自信。其次,我们还要

6、重视一点,就是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幼儿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哪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开展丰富了孩子的哪些经验与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墙和互动墙的环境创设,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知识、丰富经验,让孩子收获的更多。2.环境的创设要有美的表征。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孩子的作品有的时候是简单又凌乱、单一又抽象的,因此在其他人欣赏的时候很不容易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变化。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要以孩子为中心,时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创造一切的可能。幼儿园小班室内环境创设心得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显性教育和隐性表达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园

7、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丰富的环境能吸引着儿童,激发着孩子的构思、想象和创造,从而使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而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创设班级环境,从而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推进幼儿的学习、游戏及探索一直都是困扰着我这名新教师的难题,往往抓不住现象之后的本质,找到一些问题后无从入手、不知要如何改进。在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与被带教的过程中,我得到不少感悟。现将我在以往创设小班环境时遇到的困惑以及思考后的改进对策进行总结:一、以往的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1、主题环境缺少幼儿的参与让孩子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对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给予支持与鼓励。理想的班级环境创

8、设应当是师幼互动的,即:走进这个班级,不用介绍就能从环境中感受到本学期已进行过的主题活动。是的,教育要留下痕迹,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可是关键是怎么留?通常情况下,我的创设不是最后以学具的形式呈现,就是作品不够美观无法很好的融入环境当中。2、主题环境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包括区域活动的材料提供和游戏的活动设计都较为单一,在呈现的时候千篇一律没有变化。比如,在美工区投放的添画材料“爸爸的胡子”,爸爸全都长着同一张脸。孩子的创造形式也很单一,仅仅是蜡笔或水彩笔。3、室内布局不合理原来我将教室整体作三大块的整体分割:区域活动一块、集体教育活动一块、进餐活动一块,形成“三国鼎立”的三大块模式,这样的划分省

9、去了更换活动时的来回挪动桌椅的麻烦,也便于教师的集中指导,但是很容易造成活动空间的浪费,比如游戏活动时进餐区和集体教育活动区几乎空着,而区域活动的地方却很容易发生“人员拥挤”的状况。在各区域分配时,我也比较混乱。比如,原先我将图书角和小舞台放在一起。这样一来,兴致勃勃的小演员们一表演势必会打扰到看书的孩子们。当然,原来我只是觉得图书角去的人少,也没想到改进方法,就那样放着了,也因此图书角变得形同虚设了。4、没有整体预设致使环境缺乏统一感在创设原有教室的环境时,我并没有做过多的预设,致使后期不断丰富的环境、添置的游戏材料不论从色彩还是外形上都显得凌乱,缺乏统一感和美感。二、改进后班级环境体现的创

10、设策略:1、由教师把握好主基调,幼儿细化内容。要让孩子的作品都能呈现在班级中,又使环境不失高雅、美观,关键在于教师的点缀与再加工。比如,在制作作品“我的妈妈”时,让孩子在妈妈的画像上剪贴上头发,即童趣又美丽无比。呈现的主体都是幼儿制作的,而其中的配色、构思无不显现出教师的审美感。2、丰富区域材料,投放时要有层次性。区域活动材料是支持幼儿学习的支柱,如果活动区域的材料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就无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无法引发幼儿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例如,同样是小班,装饰妈妈的头发方式也不同,有剪弧线的,有贴圆环的,有涂色的。让幼儿可以自主的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形状、颜色

11、、搭配、拼图、造型及印画等等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随意地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作。不但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更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在自主的操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能力。同时制作出的作品也更多元化,这些幼儿作品一旦融入到环境中,也会带来强烈的色彩感觉。1)在投放和使用材料时,可以根据材料的功能和性质将它们分为长期性材料和短期性材料。长期性材料按照幼儿年龄的增长、新旧交替的需要而更换,如角色区的必备品。短期性材料主要指随季节、节日、主题的变换、幼儿的感兴趣程度及时更换的材料。在选择这些材料时遵循趣味性、多样性和递进性的原则进行更替。2)在建构

12、区多投放一些环保的、低结构性的材料作为新教师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巧做,以前的我总觉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成效却不显著。其实有了好的方法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比如,在建构区投放一些如餐巾纸盒、奶粉罐等色彩鲜艳、体积较大的低结构性材料,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拼搭需要又因为材料本身的体积较大降低了搭建难度而很容易使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这些搭好后的“成品”又成了班级环境的一部分。三、总结主题背景下环境创设的启示1、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取决于教师环境创设中的目标意识、内容的预设、生成、调整、指引。2、教育的痕迹可以通过显性的环境呈现并再次影响着幼儿,成为一种持续性的教育。随着活动内容的开展

13、,幼儿的作品可以不断丰富主题环境。3、主题环境是动态的。透过环境,看到的教学应当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既要有过程性,又要有结果性。就拿主题墙来说,它是主题活动在预设与生成下的产物,墙面上既要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又要显示出主题的发展脉络、相关信息资料、以及幼儿表征的作品等。4、打破思维定势,重新诠释材料的用途。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环境是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创意的,在这方面,带教方指导教师给了我很多启示,他们在创设环境时总是能用一些不起眼的材料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如果要把某样较薄的东西竖着固定在桌上我通常会用硅胶来固定,但这样其实破坏了桌子。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用两个塑料的晾衣夹作为底下的支架,既

14、美观又方便还不会破坏桌面,这是多么好的创意啊!环境本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教育的一种显现,教育的一种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不仅是幼儿学习的一种背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活动课程。总而言之,班级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精心去营造,幼儿的生成活动需要教师有心去捕捉。小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小班班级环境创设提出拙见。班级环境创

15、设,我分为主题环境的墙面创设和区域环境创设。班级环境在引导和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对班级环境进行创设时,作为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以下我将从班级环境创设的理念,班级环境创设内容两方面阐述。一、班级环境创设理念班级环境创设要配合幼儿园的整体特色和环创理念,同时要突出本班的特色。本园的办园理念是“科技+艺术”,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我将环创特色定位于“重艺术兼科技”。班级环境创设要和教育目标相一致。幼儿园教育总目标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因此班级环境创设要涉及到这几个方面。同时要与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相一致,所以在班级环境创

16、设时也要根据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的不同,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班级环境创设要师幼共同参与。陈鹤琴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时应让孩子参与其中。对于小班的孩子,参与的方式主要是征询孩子的意见,利用孩子的作品布置环境。班级环境创设材料的选取应多方面考虑。一方面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多采用废旧材料,不仅节约资源,同时对孩子的节俭品德产生隐性教育。另一方面寻找“会说话”的材料,比如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叶,不断成长的豆子等。让孩子主动的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最后考虑材料的安全卫生,孩子的身体是非常容易受伤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