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攻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01450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巴罗萨计划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巴巴罗萨计划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巴巴罗萨计划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巴巴罗萨计划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巴巴罗萨计划攻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巴罗萨计划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巴罗萨计划攻略(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巴巴罗萨计划攻略“巴巴罗萨计划”失败原因分析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30分,总兵力达550万人的德军及仆从国军,在苏联与纳粹德国、芬兰、罗马尼亚边境北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横贯欧洲大陆,纵横3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全线突击。担任主攻的北方、中央、南方三路集团军群,在德国空军第1、2、4航空队的空中支援下,以第4、3、2、1装甲集群为先导,7个德国步兵集团军为中坚,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开始了震惊世界的闪击进攻。“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

2、最为宏大、场面最为激烈残酷、战争损失最为惨重的苏德战争的序幕。但今人回顾这段历史,常常如此评价:“纳粹德国要进攻无论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在其上的苏联,必然是失败的结局。”这种言论实质上是一种成王败寇论:把已知的确定的历史事件结果作为最有力的依据,轻率的判定胜利者理应胜利、失败者必然失败。可是它彻底忽略掉了历史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多种复杂因素和进程,其各自所起的作用综合起来的效应,才导致了事件的最终结果。成王败寇论的持有者,就是把已知结果作为支持其结论的唯一强有力后盾的事后诸葛亮。他们会一味强调并夸大胜利者的有利因素及作用,有意无意的忽略或不提不利因素及后果;不是把胜利者最后的胜利看作是正负

3、双方面因素综合产成的结局,而是片面且极端的无限夸大或贬低某一方面。成王败寇论者对于失败者的评论也是如此处理,仅仅是换了一个方向。但是,如果把他们自信满满举出的作为“某某必胜某某必败”的观点稍稍分析,因为其证据及论证的单薄和片面,很容易就会发现其中的荒谬可笑和不堪一击。成王败寇论,是侮辱自身思考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为何说“苏必胜德必败”是成王败寇论?且看这种论点最主要的论据,就是苏德之间巨大的实力差异。乍一看似乎有理,再看历史上确实是苏胜德败,所以似乎它的正确性是无可置疑的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姑且先提取出这种论点的核心思想,就是认为: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资源匮乏、文化技术落后的国家,无法战

4、胜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文化技术先进的国家。现在看来,这种言论的可笑就一目了然了。世界历史早已无可置疑的作出了证明:这是谬论!纵观史海,小国战胜大国、穷国战胜富国的例子俯拾皆是、数不胜数。例如: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的蒙古帝国,凭借骠悍精锐的蒙古骑兵和来去如风的机动战术,打下了横跨欧亚大陆、空前绝后的辽阔疆土。东起白令海峡、西至英伦海峡、南到印度洋红海之滨、北抵北冰洋岸;凡蒙古骑兵铁蹄所踏之处,便是金帐汗国的疆域所在。当日蒙军之威,即使今天的西方人也心有余悸,斥之为“黄祸”。而铁木真统一蒙古本部时,却在疆域、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南宋,但他依然征服了西夏、金、花剌子模、

5、波斯、俄罗斯、欧亚诸国及南宋。蒙古帝国之发源起点与其最盛时期相较,简直不成比例!再说英国,往昔的“日不落帝国”也有她辉煌的过去:曾经统治区域的面积高达3350万平方公里、辖下人口亿,分别是英国本土的137倍和8倍有余!如今的许多英联邦成员国便是“日不落帝国”夕阳西下之后的余晖。这只是两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其他如中国的吴国占领楚国郢都、齐鲁长勺之战、外国的西班牙人征服印加王国、美国13州独立战争、以色列战胜阿拉伯联盟?诸如此类,古今中外不胜枚举。看到这些历史事实,有谁还能说小国不可能战胜大国、穷国不可能战胜富国?枉论苏德两国之间差距远远没有前面所举的蒙古和英国两例那么巨大!反过来讲,如果判定战争胜

6、负果真如此简单的话,交战两国只要把双方的国力简单作个对比就行了。既然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者必胜,那还打什么?如果成王败寇论者还抱着苏胜德败不放手,那么以上史实如何解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从成王败寇的视角出发,以上史实同样能证明两国交战“弱”“小”者胜,岂不是自相矛盾?为何小国能战胜大国?因为面积、人口、资源、技术等因素,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战争实力“潜力”不等于现实的“实力”。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实力,即使她的潜力再庞大,也有失败的可能。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及资源丰富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它决定了战略空间

7、的大小和战场上双方的旋回余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行方式:阵地战还是运动战?速决战还是持久战?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战时急需的人力资源:适龄兵役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军队后备兵力的大小,男女壮年人口是战时扩大军需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来源。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国家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战争物资、武器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石油、铁、铝、煤、橡胶、粮食、布料、各种金属都是战时需求量极大的战略物资,缺少了它们,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如果处在战时被封锁的状态,战略物资无法通过贸易交换等方式获得的话,资源问题就决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续作战的能力。文化技术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在战时能够发明出多少武器装备、生产设备

8、、军事理论、运筹科学等成果,他们是国家战争实力的放大器:先进的武器可以以一当百,优秀的战术可以以寡胜众,卓越的理论可以使战争机器的运转效率最大化。但是,战争潜力的转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当程度的时间、空间和物资保障。一旦被敌方使用以快打慢的方式得逞:国土被大片占领、人民被大批奴役、物资被大量掠夺、技术被疯狂窃取,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就会被强行压制,国家甚至就可能一败不能翻身,永远抬不起头。小国如何才能战胜大国?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主要为四个方面:1.使用编制精悍的精锐军队,大量消灭敌方庞大但臃肿的军队。即以精锐胜平庸,消灭敌方直接抵抗力量。2.占领敌方战略要点、政经中心、重要城市、

9、资源矿区、生产基地、交通枢纽,阻止敌方进行战争动员、物资生产、军队集结、部队调动。3.对于已征服地区:征用敌方人员作为劳工甚至士兵;开发敌方的矿产资源、使用敌方的生产设备作为自己的战争补充;利用占领的战略要地或军事基地,作为己方的前进基地和补给后方。4.建立傀儡政府、恢复社会运转;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使敌方人民在符合己方意志的政权领导下,尽快回复到战前的正常生产生活状态,以此最大限度的削弱敌方人民的抵抗意志。如果一国做到以上4点的部分甚至全部,就能够有效的压制敌方,防止其战争潜力转化成现实的战争实力,小国战胜大国便不会是天方夜谭。而用于维持已征服地区所需要的力量,则是远远小于战争所需,更加不是

10、问题。总而言之,“以战养战、以人治人”,是小国战胜大国的不二法门。核心就是一个字,“快”!再举二战的轴心国之一日本以佐证:日本的国土、人口和资源都无法和它的两个交战国:中国和美国相比。日本要做的,就是压制中美的战争潜力,甚至转化成自身的战争实力,籍此来战胜两个大国。在二战中日本贯穿始终的战略思想就是:速胜!虽然二战结果是日本未能如愿被拖进了持久战从而最后战败,但无法否认日本的快攻在战争初期的确曾夺得相当程度的优势。中日之战,日本妄图在短期内击溃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迅速占领东北全境;1937年日军入关,声称“三个月中国”,短期内占领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片国土。在淞沪、徐州、武汉等

11、会战中,日军的企图就是包围并消灭华军主力,未逞;在日占区,日寇疯狂掠夺资源、征用中国劳力,以战养战;在政治舞台上,建立“满洲国”操纵傀儡皇帝溥仪、鼓动华北五省自治、扶植汪伪政权?以上种种措施,就是日本企图压制中国战争潜力、从而战胜中国的具体运用。虽然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中日战争进入了持久战,日寇的速胜战略破产,但必须看到的是,日本的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如果中日战争没有外力的加入,单纯中国想要凭一己之力取胜,相当困难。日美之战,偷袭珍珠港的策划者、日本海军大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实际上是极力反对美日开战,理由就是他相当了解美国庞大无匹的战争潜力一旦发挥出来,绝不是小小日本

12、所能够抗衡的。最后虽然他服从国家的命令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但他整套对美战略也是速胜思想:珍珠港事变力图摧毁美太平洋舰队主力、珊瑚海和中途岛战役企图全歼美残余太平洋舰队。目的就是消灭美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是美国看不到战争胜利的希望从而求和。山本五十六自己就曾预测:“在战争开始一两年日本会占优势,甚至有打胜的可能,但再发展下去的话,希望不要出现这种场面?”假设没有中途岛这一过于偶然的战争转折点,使日本在太平洋上速胜希望化为泡影的话,日本是否能战胜美国呢?回答还是不,只是时间会拉长。因为日美之间和中日之间有一个决定性的不同,就是日美分处地球东西端,中间隔了一个辽阔的太平洋,美国本土基本上不会受到日本的

13、攻击,自然美国的战争潜力能够从容转化成战争实力。日本纵然能够在太平洋上称雄一时,致命弱点是它缺少维持太平洋上漫长交通补给线的足够兵力、舰艇和物资,更没有能力把大批部队投送到美国本土并支持其进行长期作战。因此,日本的失败,是必然的。言归正传,德国是否有可能战胜苏联?且看“巴巴罗萨计划”是否符合以上4点:“巴巴罗萨计划”总的战略目的就体现了这个“以小胜大”的核心,“快”:“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具体实施计划为:“以大量坦克、摩托化部队和航空兵为核心的闪电式袭击,分割围歼苏联西部苏军主力,而后向东战略纵深发展进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前出至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

14、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建立一条防止苏联亚洲部分反击的战线,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可见,在歼灭军队、占领土地、开发资源三项都相符合,而在治理人民这项,纳粹德国在战争初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波罗的海三国是被苏联强迫加入苏维埃联盟的、波兰人因为德波战争时苏联的背后一刀也对其恨之入骨、乌克兰人也十分反感苏联政权,把德军看成是解放者,用盐和面包来欢迎他们。在苏德战争拖向旷日持久之前,苏联人民的抵抗尚不至于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以下德国具备的优势也对德国战胜苏联添加了若干筹码:1.战略突然性:德国和苏联在1939年9月波兰战役前夕,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后,苏德瓜分了波兰。直到1941

15、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夜,苏德之间的经贸技术交流始终较为密切,德国甚至出售部分新式装备给苏联,以示友好。为了隐蔽战略意图,德军在向苏德边境秘密集结期间,故意把一些二线部队从东向西调动,试图造成苏联的错觉。德国在英吉利海峡东岸大张旗鼓、大肆宣传,制造海狮计划的实行迫在眉睫的假象:给部队配发英国地图,配备英语翻译,准备登陆器材,举行登陆演习。还宣称要实行攻击直布罗陀、占领法国南部、进军北非、以挪威为跳板进攻英国等作战计划,力图把世界的注意力引向上述方向。德国还以“训练”、“换防”、“借道”等名目,在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境内调集德军。苏联领导人以斯大林为首,虽然认识到苏德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日渐增大,并采

16、取了打造东方战线、加强军队及边境筑垒等措施,但仍然存有麻痹大意的心态和侥幸心理、以及对战略形势的误判,以为德国不会如此之快的进攻苏联,客观上造成军队对于苏德战争在心理和物质上的战争准备不足。以至于在大战爆发前一刻,尽管从各方面都得到德军即将入侵的警告,还是未训令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6月22日凌晨德军的突袭,使前线苏军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损失极其惨重。2.军力优势:到苏德战争爆发时,纳粹德国武装力量总人数为720多万,装备有坦克及装甲车辆5600余辆、各种火炮6万余门、飞机1万余架、舰艇210多艘。陆军总兵力约500万人,编成200多个师,其中33个为装甲或摩托化师。“巴巴罗萨计划”投入的兵力为何“巴巴罗萨行动”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