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80443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实验性酸中毒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二、失血性休克实验名称动脉血压调节和失血性休克实验目的1.建立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心脏、肾及微循环的变化2.了解抢救失血性休克时扩容血容量的意义,在扩容基础上的应用不同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失血性休克,并进行疗效比较。3.观察肠系膜微循环,了解休克的机理。合作同学朱骞、徐灵驰、陈霁云、胡蝶实验原理1.失血性休克的原理三、四、微循环障碍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各型休克的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的

2、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1)正常情况动静脉吻合支是关闭的。只有20%毛细血管轮流开放,有血液灌流。毛细血管开放与关闭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张与收缩的调节。2)微循环缺血期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由微动脉直接流入小静脉。毛细血管血液灌流不足,组织缺氧。3)微循环淤血期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动静脉吻合支仍处于开放状态,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仍很少。由于组织缺氧,组织胺、缓激肽、氢离子等舒血管物质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容积扩大,进入毛细血管

3、内的血液流动很慢。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结果毛细血管扩张淤血。4)微循环凝血期由于组织严重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壁受损害和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内血液浓缩,血流淤滞;另外血凝固性升高,结果在微循环内产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微血栓形成,更加重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细胞内溶酶体破裂,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由于凝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又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广泛性出血。2.阿拉明和多巴胺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机理阿拉明是-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地收缩血管的作用,能够快速升高

4、血压;小剂量的多巴胺能够扩张血管。3.血管插管的方法动脉插管:首先扎死动脉远心端,之后用动脉夹夹毕动脉的近心端。靠近远心端剪口插管,插管扎固定。静脉插管:首先用动脉夹夹毕静脉近心端,之后扎死远心端。靠近远心端剪口插管,插管扎固定。基本原则:1)血管分离的尽量长一些一以便插管。2)动静脉操作顺序不同,其目的是为了使中间的血管充盈便于插管。五、实验对象家兔,公斤,雄性。六、实验器材和药品手术器械一套,计算机多导生理记录仪一台、刺激电极、微循环观察装置,带三通针头的细塑料管3个,注射器若干,生理盐水,20%乌拉坦,%肝素,乌拉名,多巴胺和普鲁卡因。七、实验方法1.失血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抢救1)家兔称

5、重后背位交叉固定于手术台,颈部备皮。2)2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沿兔颈部正中皮肤作68cm切口,分离气管,再沿气管分离一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穿线备用。3)切开腹股沟部皮肤,分离一侧股动脉,穿线备用。4)右侧腹部备皮,以便进行肠系膜微循环观察。5)自耳缘静脉注入%肝素5ml/kg抗凝。6)颈总动脉插管并与计算机多导生理记录仪连接记录血压变化。7)颈外静脉插管以备输入血液、生理盐水和药物。8)股动脉插管以备放血。9)自股动脉放血并实时观察血压变化,舒张压降至4050mmHg停止放血,维持该血压40min。10)分组实施抢救第一组:a)颈外静脉回输余血,并注射生理盐水大约15ml/kg,观察血

6、压变化。b)注射阿拉明观察血压变化。第二组:a)颈外静脉回输余血,并注射生理盐水大约15ml/kg,观察血压变化。b)注射多巴胺观察血压变化。2.肠系膜微循环观察1)向恒温灌流盒内注入3840C生理盐水,启动恒温加热装置2)选择一段有力度较大的小肠肠袢,从腹腔轻轻拉出后,放入恒温灌流盒的小浴槽内,使肠系膜均匀平铺在有机玻璃凸形观察镜上,压上固定片,调整灌流液高度使液面刚好盖过肠系膜,用透射光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3)选好视野,分清肠系膜各种血管。观察血流速度、血管口径及视野下某一固定区域内的毛细血管袢数,找出标记血管,以便固定视野做动八、态观察。实验结果及结论第一组:1.正常血压2.休克维持血压

7、3.回输血液实验报告失血性休克4.输入生理盐水实验报告失血性休克5.输入阿拉明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二、实验药品与器材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静脉导管和静脉输液装置,颈部小手术器械,婴儿秤,天平,听诊器,兔固定台,1ml、2ml注射器各2具,丝线,纱布,滤纸,烧杯等。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将实验组家兔准确称重后,麻醉、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前部手术视野被毛,切开颈部前部皮肤,然后分离气管及一侧颈外静脉和二侧颈总动脉并穿线备用。切开

8、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呼吸描记装置与之相连,以描记呼吸。结扎颈外静脉远心端,在近心端靠近结扎处剪一小口,插入静脉导管,结扎固定后将输液装置与之相接并试行滴注,通畅后暂停输液。2、由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以描记血压,由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并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人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管道通畅3、描记一段正常呼吸,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4、用lml肝素化注射器从耳朵动脉抽血05m1,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防空气进入。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的pH、PaC02、Pa02、K+、Na+、Cl-等,作为实验前对照。5、然后输入37(摄氏度)生理盐水,输入量按100ml/计算,输液速度180-20

9、0滴/min。6、输药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机体的变化:呼吸曲线有否变化,有否呼吸急促,困难。肺部是否出现罗音。气管插管口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如果上述情况变化不明显可重复使用肾上腺素,用法及剂量同上,直至出现明显的肺水肿表现。并迅速从耳朵动脉抽血05m1,方法同上,测定血气指标的变化。7、对照组除不使用肾上腺素外,其余实验步骤和条件与实验组相同。8、上述各组实验完成以后,分别夹住气管,剪开胸前壁,在气管分叉处用线结扎,防止水肿液溢出。在结扎处上方剪断气管,然后分离心脏及其血管,将肺取出。用滤纸吸干肺表面的水份后,准确称取肺重量,以计算肺系数肺系数=肺重量体重(kg)正常肺系数约为45g。此后观

10、察肺大体改变,切开肺,注意切面的变化,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还可在显微镜下对比观察肺水肿和正常肺的组织切片。四、实验结果1.家兔呼吸的变化曲线图像2.本组肺的重量为,兔子重量为,本组所测得的肺系数为。3.呼吸变浅变慢,心率加快,皮肤黏膜发绀,听诊肺部出现轻度湿罗音。4.家兔肺水肿前后血气指标指标肺水肿前肺水肿后PHPCO2mmHgPO2mmHgHCO31028411060mmol/L+mmol/Lmmol/Lmmol/LNaCl+-比较两次血气分析结果,PH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略下降,但氧分压升高。解剖家兔的肺显示没有明显的病变。四、实验讨论本组虽然为对照组,从测得的肺系数来看,可能出现轻

11、微的肺水肿。其机制为:快速注射液体,机体体循环加速,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增大,出现轻微的肺水肿。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单纯注射大量液体使测得的肺系数增大。与本组相对的实验组注射肾上腺素,经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气管处有淡粉色的泡沫痰,其肺系数大于10,即出现明显的肺水肿。其机制为:首先快速注射液体,使得机体体循环加速。肾上腺素具有缩血管的作用,使大量血量转移至肺循环,致肺毛细血管压明显增加,出现了明显肺水肿。实验前肺部听诊正常。肺水肿时,由于呼吸道内有体液渗出,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便可产生湿罗音。本组为对照组,两次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指标变化不大。家兔因肺水肿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机制为:肺水

12、肿时,严重缺氧使无氧代谢加强,乳酸等酸性产物增多。肺水肿严重至呼吸衰竭,还可能出现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排酸保碱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机体还可能出现高血钾,其机制为:酸中毒可使细胞内K外移及肾小管排K减少。但实验结果为低钾血症,可能是因为肺水肿不明显导致。肺水肿时也可出现乏氧性缺氧,其机制为:肺水肿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PaO2和血氧含量不足,即导致呼吸性缺氧。但实验中小兔PaO2和血氧含量反而升高,可能是因为早期是呼吸加深导致。五、实验结论:机体肺水肿时会出现呼吸变得浅快,肺部听诊可听到湿罗音,解剖可看到气管处有粉红色泡沫痰,严重

13、时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乏氧性缺氧等症状。注意事项1、忌用实验前已有明显肺部异常征象的动物,否则影响结果的可+靠性。2、剖取肺脏时,操作要小心,防止肺表面损伤引起水肿液外流,影响肺系数的准确性。3、在第1次使用肾上腺素后肺水肿征象不明显者,可重复使用,两次输药间隔1015min,不宜过频。4、应控制输液速度,不要太快,以180200滴/min为宜。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

14、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操作步骤:1、取红细胞稀释液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式中5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1个大方格容积为,换算成ul。201血液的稀释倍数106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rbc:l0/l12参考值男:(4)10/l12女:10/l12新生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