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76455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及其季节移动规律;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3.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学习过程】一、大气环流1.概念: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期的平均状态。2.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_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_,从而引起大气运动。3.意义:促进了_间、_间的_和_ _ 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和_的重要因素。二、气压带和风带1.南北半球各形成_个环流圈,分别是_ 、_、 。2.近地面表现:_个气压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_个风带(南北对称)。画图:标出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南

2、北纬90。相应位置写出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名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三、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1. A、B、C的节气分别为 、 、 2. 由于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_,冬季偏_。【思维导学】1是不是受信风(带)影响的地方降水一定稀少?为什么?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何意义?【课内探究】探究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探讨下列问题。(1)为图中的线条添加箭头,使之构成三圈环流。(2)指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气流运动方向、成因及性质。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气流运动

3、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或风向气压带的成因(动力/热力)性质(降水:干/湿,气温:冷/温/热)A上升B干热C动力DE(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FG2.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1)-(2)题。(1)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AM赤道低气压带 BM副热带高气压带CP副极地低气压带 DN极地高气压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BMN之间为东南风CMN之间为西北风 DNP之间为东北风探究点二:冬夏季气压中心1.阅读课本P36活动1和P37“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在下图的圆圈内填写气压中心的名称。 7月探究点三:季风1

4、. 读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填写气压分中心的名称,用箭头标出A、B、C、D处的风向。A 风 B 风 C 风 D 风(2)甲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乙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它将 (气压带)切断。(3)完成下表: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1月)夏季风(7月)冬季风(1月)夏季风(7月)风向源地亚洲高压印度洋性质暖湿暖干强弱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成因(4)试说明亚洲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大气环流1.全球性的有规律2.太阳辐射 热量差3.高低纬 海陆 水汽 热量 天气变化 气候形成二、气压带和风带1.三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2.7 6三、气压带和风带

5、的移动规律1. 夏至日 春秋分日 冬至日 2. 太阳直射点 北 南【思维导学】1不一定。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带来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湿润,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探究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1)为图中的线条添加箭头,使之构成三圈环流。(2)指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气流运动方向、成因及性质。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气流运动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或风向气压带的成因(动力/热力)性质(降水:干/湿,气温:冷/温/热)A赤

6、道低气压带上升热力湿热B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动力干热C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动力温湿D极地高气压带下沉热力干冷E信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干热F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温湿G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干冷2.B C探究点二:冬夏季气压中心1.探究点三:季风1.(1)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2)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3)完成下表: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1月)夏季风(7月)冬季风(1月)夏季风(7月)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高压太平洋亚洲高压印度洋性质冷干暖湿暖干暖湿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容易发生旱涝灾害。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