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73834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为主观题,请考生使用黑色签字笔认真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并规范格式与序号!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个,1.5分/个,共计60分)12017、2018年分别是农历的鸡年、狗年,传统历法由每年都对应一个 “生肖”,下列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 A 古代中国畜牧业发达 B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C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D西方海洋文明的传入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

2、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3.右图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A开始使用牛耕B注重精耕细作C曲辕犁的推广D小农自给自足4安徽的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 明末学者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记载:“煤则各处有之,臭

3、着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日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开始于( )A. 汉代 B. 唐代 C. 南宋 D. 明朝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 ( )研究方法结论甲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乙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丙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丁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4、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出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选项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 B苏州丝织“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C沿海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 D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8.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 、“大型商业公司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荷兰、美国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意大利、法国、荷兰9. 右图反映了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

5、三角贸易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B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0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强调了( )A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C蒸汽机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D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11.右图为16001913年(自殖民地时代起)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A.B.C.D.12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之后,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都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上述历史现象

6、( )使中国完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使中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增强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 B C D13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在下列企业中,最符合这类性质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织布局14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这一时期“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C第一次世界

7、大战 D“实业救国”思潮15.下图中所示18401956年五种经济形式按照A、B、C、D、E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洋务经济B自然经济、外国资本、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C. 外国资本、洋务经济、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D. 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16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洋装成为主流17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

8、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 (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18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主要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

9、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19.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积极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前去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20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21结合下图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下

10、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B.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但是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C.日本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低于欧洲国家D.福利制度成为西方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式2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价格变化 B“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积极效果23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

11、的是,勃列日涅夫()A不打算废除斯大林模式 B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D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4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的价格C积极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25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

12、要原因是( )A经济模式的弊端 B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26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大范围的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由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适应国家经济战略需要(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4月出版)C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D推动天津对外贸易发展27.右图是一本连环画“老孙归社”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D.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2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

13、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中共八大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2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实行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被突破30.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们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当时的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主要是( )A. 获得了集体土地的所有权 B. 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 获得了劳动产品的分配权 D获得了农业生产资料所有权3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客观条件是靠近港澳,华侨多 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煤铁资源比较丰富 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