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1395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XX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2、一、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二、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

3、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2.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3.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4.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

4、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5.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三、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1.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2.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建

5、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强化招生就业环节1.推进多元化招生选拔改革。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加强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根据本校特点自行组织测试选拔。设立面试

6、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2.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建立完善师范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1.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采取将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等方式,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

7、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2.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3.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

8、方面的重要作用。4.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建设教育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探索教育实践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新模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5.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卓越教师培养标准,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

9、分析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情况,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六、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1.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高校整合优化教师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配足配齐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卓越教师培养工作。2.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深入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累计不少

10、于1年。通过开展国内专项培训、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岗位职数、评聘条件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职务晋升创造条件。七、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保障1.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教育部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联合地方政府、中小学就卓越计划相应改革项目提交申报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教育部研究确定计划实施高校。计划实施周期为10年。专家委员会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2.加强政策保障。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在招生

11、选拔、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对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安排推免名额时统筹给予支持;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在专业学位授予审核工作中,优先支持计划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高校。鼓励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本校推免名额内重点支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的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实习、交换学生等;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相关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对计划实施高校承担的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优先纳入国培计划。各地应对计划实施高校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小学在

12、办学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各地各有关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教育部XX年8月18日“铁东区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研修方案根据铁东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认真贯彻落实铁东区“十二五”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铁东区教育局与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协作实施“铁东区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厚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优秀学科教师团队建设为目标,“十二五”期间,历经三年研修活动,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教育教学领军人

13、才,确保我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研修目标总体目标:经历三年研修活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学科精品团队。具体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逐步理解各种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2.通过独立组织、主持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3.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学科教育教学示范能力。4.通过结对子,带团队,逐步提高团队建设意识,提升教学指导能力。三、研修对象及选拔要求参与该项目的研修人员为铁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优秀教师,占其学科总

14、人数的10%。具体遴选条件如下:学历:本科以上教龄:五年以上获得过区级以上优秀课荣誉,文笔能力较好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四、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为三个系列: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每个系列课程都延续三年,以模块形式设计实施,各模块之间呈现螺旋递进,总计256学时。五、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对每一模块的培训过程和研修成果进行考核,考评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凡是不合格者,取消后续研修活动资格。过程要求:1.确保每次集中研修的质量和实效。2.每个人至少完成1项研究课题,经历完整科研过程。3.每人每年在校内上示范课不少于4学时。4.每人每年在本区上示范课不少于2学时。5.指

15、导2名本校青年教师。成果要求:1.论文:三年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至少2篇。2.报告:课题研究材料及结题报告不少于15000字以上的结业报告。3.案例:撰写课堂教学案例4个。4.视频:录制1-2节课堂教学视频,展示三年来的研修成果。5.笔记:上交指导2名学科教师听评课笔记。考核及管理办法建立由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培训者与铁东区教师之间建立导师制,负责对卓越教师培训内容和相关成果进行评价,占50%。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建立档案,加强对教师的过程性考核,占40%。3.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师在校情况进行评价占10%。六、保障措施责任分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项目形式分学科进行管理。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研修课程设计、安排实施与评价。根据铁东区教师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修课程。根据研修课程选派有影响力的专家与学科教师建立导师制。每个学科的导师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和现状,围绕整体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