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791765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材料学院选修实验结题报告题目:OLYMPUS光学显微镜分析实验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员:起止日期:成绩:教师签名:1北方民族大学材料学院填表日期:XX年4月2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学院选修实验报告2345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目的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学习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和保养措施;2.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的方法。3学会绘制生物图。【材料和用品】显微镜、微藻培养液【实验内容与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

2、保护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六部分:(1)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圆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显微镜作用。(2)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支持显微镜的其它部分。(3)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4)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5)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mm

3、。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其上装有2-4个物镜。(6)调焦器: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调焦器,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调焦器,升降镜筒较慢。光学部分由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1)接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倍。可在接目镜内两个透镜间的

4、光栏上可装一根剪短的毛发,做为指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材料。(2)接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接物镜镜头,每个镜头都是由一系列的复式透镜组成的,其上也有放大倍数记号,有4,10,40及100。4及10接物镜是低倍镜,40是高倍镜,100是油镜。低倍镜常用于搜索观察对象及观察标本全貌,高倍镜则用于观察标本某部分或较细微的结构,油镜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或动植物更细微的结构。(3)聚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接物镜和接目镜,有的聚光器可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

5、以调节光线强弱。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4)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位于显微镜镜座中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好光源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前,先要取好光源。首先把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一侧台前,镜座距桌边约两寸,镜臂朝自己,镜筒朝外。用手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接物镜和镜筒成一直线,正对通光孔。用左眼从接目镜向下注视,同时用手拨动反光镜,让镜面对着光源,当看到圆形镜界呈现光亮而均匀的时候即调好光了,如视野阴暗不明,则需再调节反光镜和集光器,直到视野明亮均匀为止。若为自带电

6、源,则在使用前打开电源开关,逐步调节光亮度旋钮,直至亮度合适为止。(2)观察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玻片标本两端用压片夹夹紧,再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调节器,把镜筒徐徐降到物镜头差不多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然后左眼观察,边观察边用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直到发现物象,观察清晰为止。如果观察部分不在视野中心,可移动玻片标本到视野中心,再上下转动粗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要观察视野内某部分更细微的结构,则需要用高倍镜观察,首先要把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心,然后移动物镜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再用粗调节器徐徐将镜筒距离调整,至视野中出现物象,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看清物象止。如光线太弱,可放大虹彩

7、光圈的口径或调节光亮度旋钮。高倍镜下观察的标本,如果放大倍数还不够,可用油镜,换用前,同样要先在高倍镜下观察,把要观察的部分放在视野的正中央。观察到清晰的物象之后,在盖玻片上表面的中央滴一小滴香柏油,再换上油镜头,使油镜头与香柏油接触,然后由目镜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稍移动细调节器以看清物象。用油镜观察完毕后,转开油镜,必须用擦镜纸点二甲苯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下降镜筒,直立反光镜,使光学部件的光线不再对在一条直线上。应当了解的是,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是倒象,因此移动玻片时,应注意移动方向。如果要使物象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玻片,同样要使物象向前移动,就要向后移动玻片。观察结束后,降下载物台,取

8、掉载玻片,光源调至最弱后关闭电源。3、显微镜的保养(1)取送显微镜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2)显微镜的使用,一定要按实验指导写的方法和步骤,认真仔细去做,不然,容易损坏标本和镜头,又达不到看清物象的目的。(3)观察标本时,一定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低倍镜能看清,就不必用高倍镜。(4)不能用硬纸擦透镜,必须用干净的擦镜纸或细软纱布,朝一个方向擦试透镜,以免损坏镜头。(5)不要随便转动粗细调节器,以免机器损伤,调节失灵。(6)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净,不要让水或其他液体流到台上,以免生锈或腐蚀。(7)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要防潮湿、防灰尘,经常保持镜体和镜体箱的干燥和清洁

9、。4、显微镜的类型(1)光学显微镜主要有普通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等,另外按目镜筒数可分单筒和双筒显微镜,按使用人数可分单人、双人和多人用显微镜等。(2)电子显微镜主要有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等。微藻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及形态、结构的观察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即将浸洗过的玻片用纱布擦干,擦盖玻片时,应十分小心。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藻细胞培养液,将盖玻片压好制成标本片,将标本片置于镜台上,先练习低倍镜的使用,然后再换高倍镜观察,绘出藻细胞形态图。生物绘图1、生物绘图的要求(1)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结构要准确

10、,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精美而美观。(2)图面要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3)绘图大小要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4)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点要大小一致。(5)绘图要完善,字体用正楷,大小要均匀,不能潦草。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要均匀,且一般多向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6)绘图完成后在绘图纸上方要写明实验名称、班级、姓名、时间,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2、生物绘图的方法生物绘图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点点衬阴法和线条衬阴法。点点衬阴法即将图形画出后,用铅笔点出圆点,以表示明暗和深浅,给予立体感。在

11、暗处点要密,明处要疏,但要求点要均匀,点点要从明处点起,一行行交互着点,物体上的斑纹描出再点点衬阴。线条衬阴法又称涂抹阴影法,是依靠线条的疏密来表示阴暗和深浅。点点衬阴法要求不能用涂抹阴影的方法以代替点点。3、生物绘图的步骤(1)绘图前认真的观察标本,搞清实物标本的结构特点,切忌抄书或平空想象。(2)用HB铅笔轻轻将图轮廓画出,作为草图要掌握好比例和位置。(3)在草图的基础上绘详图,此时要用2H和3H铅笔,线条要流畅,点要匀称,点线不要重复描绘。(4)按注图要求绘图,写上图名及班级、姓名、放大倍数等。【实验报告】按实验目的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报告要求:1.写出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注意

12、事项。2.按生物绘图的要求准确绘出藻细胞形态并标注其基本结构。实验二细胞的形态与结构观察【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临时装片、植物生活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2.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材料和用品】洋葱鳞茎、西红柿老熟果实、蚕豆叶、菠菜、生物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吸水纸、蒸馏水、碘液(碘、碘化钾)【实验内容与方法】制作临时装片用手或镊子将洋葱鳞叶表皮或新鲜蚕豆叶下表皮撕下剪成约35毫米的小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将剪好的表皮浸入水滴内,并用解剖针挑平,再加盖玻片。加盖玻片的方法是先从一边接触水滴,另一边用针顶住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如盖玻片内的水未充满,可用滴管吸

13、水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如果水太多浸出盖玻片外,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水吸去,这样装好的片子就可以进行镜检。徒手切片法1将植物材料切成见方,1-2cm长的长方条。如果是叶片,则把叶片切成宽的窄条,夹在胡萝卜(或萝卜或通草)等长方条的切口内。2取上述一个长方条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着,使长方条上端露出1-2mm高,并以无名指顶住材料。用右手拿着刀片的一端。3把材料上端和刀刃先蘸些水,并使材料成直立方向,刀片成水平方向,自外向内把材料上端切去少许,使切口成光滑的断面,并在切口蘸水,接着按同法把材料切成极薄的薄片。切时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及指力,刀片切割方向由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切;拉切的速度宜较快,不要中途停

14、顿。把切下的切片用小镊子或解剖针拨入表面皿的清水中,切时材料的切面经常蘸水,起润滑作用。4初切时必须反复练习,并多切一些,从中选取最好的薄片进行装片观察。5如需染色,可把薄片放入盛有染色液的表面皿内,染色约1分钟,轻轻取出放入另一盛清水的表面皿内漂洗,之后,即可装片观察。也可以在载玻片上直接染色,即先把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染色液。约1分钟,倾去染色液,再滴几滴清水,稍微摇动,再把清水倾去,然后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自组显微镜显微镜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像,是放大虚像的透镜系统。当把待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焦点外侧靠近焦点处时,在物镜后所成的实像恰在目

15、镜焦点内侧靠近焦点处,经目镜再次放大成一虚像,观察到的是经两次放大后的倒立虚像。【实验目的】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掌握其调节、使用和测量放大率的一种方法。2、了解视觉放大率的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3、进一步熟悉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仪器】光学平台、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1/10mm分划板F、显微物镜L0、显微目镜Le、读数显微镜架SZ38、二维调整架SZ07、底座4个。【实验原理】由于人眼分辩能力的限制,在观察远处物体或微小物体时,分辩不清物体的细节。为此人们发明了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以增大对眼的视角。仪器增大视角的能力用视角放大率来描述。若人眼通过光学仪器观察物体时的张角为,不通过光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