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71620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班级:267辅导教师:张翠红小组成员:冯璐、王思敏、李子薇报告人:冯璐 2011、6、9一、摘要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与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形式。它起源于网络,传播于网络,有拼音或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组成,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并迅速流传起来。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除了“杯具”,还有“GG”、“MM”、“BT”等。通观学生作文中使用的网络语言,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数字或字母的简称,比如“7456”代表“气死我了”,“886”代表“拜拜咯”,“+U”意为“加油”;比喻,如“腹黑”是指表里不一的人;

2、谐音,“喜欢”叫做“稀饭”;还有一些流行新语,“打酱油”的意思是“不关我的事,不予评价”。在前不久的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某省赛区的 150 万篇参赛作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使用了诸如“努力 ing”等网络语。对于网络语言是否应该被广泛使用,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二、研究目的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和中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使中学生对网络语言有正确的认识,在以后的生活中或学习中正确、合理的使用。三、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四、研究结果我们对我校 100 名同学发放 100 份问卷,收回 88 份,调查网络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情况。调查问卷及结果如下:调查问卷及结果1、您经常使用网络媒体吗

3、?A 几乎是每天(40%) B 经常但不是每天(45%) C 只是偶尔(11%) D 几乎不上网(4%)2、您知道:吃放 ing、给力(gelivable)、亲、哦了、顶、赞、沙发、BT、潜水、886 等网络新词的含义吗?A 都知道(36%) B 大部分知道(50%) C 少数的知道(14%)D 完全不了解(0)3、您使用过网络新词吗?A 经常使用(14%) B 偶尔使用(64%) C 很少使用(12%) D 从来不用(0)4、您了解的网络新词大多属于什么类型的?A 科技类的(6%) B 表达个人情感的(54%) C 政治、经济类的(23%) D 其它(22%)5、您对于中学生在日常交际(包括

4、线上线下)中使用网络新词有什么看法?A 很赞成(9%) B 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68%) C 无所谓(13%) D 反感(0)6、当您周围的朋友使用您听不懂的网络新词的时候,您会不会觉得自己落伍?A 一定会(8%) B 可能会(35%) C 很少会(35%) D 绝对不会(22%)7、您和长辈交谈时是否使用过网络新词?A 经常用(10%) B 偶尔用(10%) C 很少用(34%) D 从不用(46%)8、您周围的非同龄人对于您使用网络新词的看法是?A 赞成(6%) B 有的赞成,有的反对(37%) C 没意见(51%) D 反感(6%)9、您在使用网络新词的过程中有没有被别人误解过?A 有

5、(32%) B 无(68%)10、您觉得中学生使用网络新词对传统文化会不会有很大的侵蚀作用?A 非常大(14%) B 一般(27%) C 不是很大(50%) D 没有侵蚀作用(9%)11、您认为有关部门应对网络新词采取规范措施吗?A 做出使用规定,积极进行干预(18%) B 有所为有所不为(73%) C 顺其自然,任其发展(9%)12、您使用网络新词的场合是?(多选)A 网络交际(聊天、发帖、写博客等)73% B 日常寒暄谈话中(32%)C 谈论社会新闻热点时(14%) D 发泄情绪情感时(23%)E 写作时(9%) F 无论什么场合想用就用(14%)G 其它(5%)13、您使用网络新词的目的

6、是?(多选)A 省时省力(32%) B 追求时尚新鲜(27%) C 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59%) D 幽默风趣 (36%) E 表达情感、宣泄情绪(23%) F 反映社会现象新闻焦点(0) G 其它(0)从 1、2、3、8、9 题都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都知道网络语言,并且使用过网络语言;从第 12 题看出在各种场合中同学们都有使用网络语言,有的甚至用于写作中;对整份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反对使用网络语言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是比较赞成的。为什么基于汉语运作的网络世界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第一:网络对话匆促。远程的对话交流需要在瞬间完成,有的同学 QQ 中有一百多个好友,如果同时对话的话,几

7、乎没法表述完整,所以常选用缩略型符号类的语言表达,会简易快捷一点。第二:输入软件问题。大部分同学常用全拼输入软件,自己的普通话有方言缺陷,再加软件词库不完善,所以会以误为正。如:你看 VCD 用什么软件?超级结巴(超级解霸)。你饭量大吗?我嘴多(最多)时吃 8 个馒头。我先下去了,886!挖难(晚安 wanan)你怎么这么多愁善感?一点也不像滑稽(花季)少女。第三:标榜自我之路。高中生常有叛逆、特立独行的冲动,会积极使用新鲜的网络语言,甚至主动创作,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不去理会母语规范的问题,一味追求一种新奇、陌生化的效果。第四:虚拟掩饰本质。中学生不喜欢在网络中展示自己真实身份,网上又没有

8、身份、年龄、性别门槛,所以他们尽情变幻自己的假想个性,尽量表现很成熟,使用潮流语言来“神侃”。第五:网络时代使然。语言是活的、变化的。特别在网络上,外语词汇和术语的大量介入,汉语也必然有一定的发展,像伊妹儿、网虫等词语多年后也进入常用语言范畴,中学生的认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网络语言,看上去很美。大凡语言就可分为口语与书面语,口语一发即逝,有诸多不足;书面语更精确、严密,对口语有规范作用。没有书面语的语言流传不远。书面语经过加工和规范化,就形成文学语言,可以说文学语言是各民族的旗帜!网络语言很特殊,同时可兼用口语、书面语、文学语。它作为网络世界交流的唯一手段(中学生少有视频音像手段),姿势、表情

9、、声音等缺失,使它的语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中学生所热衷的更多为网络语言中口语方面的内容,经常把那个虚拟世界的口语搬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书面语、文学语里,这当然是语言的倒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 言 还是 文 化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甚 至 可 以 说 没 有 语 言 也 就 不 可 能 有 文 化 , 只 有通 过 语 言 才 能 把 文 化 一 代 代 传 下 去 。 语 言 是 保 持 生 活 方 式 的 一 个 重 要 手 段 ,几 乎 每 个 文 化 集 团

10、都 有 自 己 独 特 的 语 言 。 如果让中学生把网络语言(Q 言 Q语)直接带进现实文学语中,肯定对中华民族文明有巨大的损伤!许多学生爱说“晕”,但作为文学语,它肯定不如“天旋地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词语丰富。在作文中把“这样子”写成“酱紫”则是任何老师都难以接受的。或者全篇作文反复使用“郁闷”“呵呵”“倒”等词汇。不少学生认为此类网络语言可在现代汉语中替用,而这是不合理的。历史存在于记忆与遗忘之间,而语言恰是唯一桥梁。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世界观的体现。学生网络语言中有许多谐音、讹变、缩略的情况,无不反映他们的意识形态。像“将男踩死”(江南才子)“四裤全输”(四库全书)“大痔若

11、鱼”(大智若愚),“不醉乌龟”(不醉无归),其实代表着学生的审美疲劳,代表学生积极情操的瓦解!至于“大虾”(大侠)、“监介”(尴尬)、TAXI(太可惜)等一类故意以误为正的表达,其实也显示了中学生较低的语文素养了。许多学生甚至喜欢在作文中用“TMD”“TNND”等脏话缩写来显示自己的性格,或者故意在文后多加几个:-、【:(】表情符号以显高超,这些都是受网络语言的影响的。五、研究结论及建议处于高中阶段的我们,在未能充分积累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未有汉语的规范评判思辨,轻易地走到背离传统的一面,那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我们适当接受潮流是合理的,但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谨慎地去使用网络语言,一些不符合

12、汉语的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应该自觉抵制。六、收获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我们知道了怎样合作,知道了在学习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样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还在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调查,一起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虽然,我们的研究还很不成熟,但这样的研究能够促使我们更主动地学习和思考。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应该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并对它有正确的认识,适当、合理的使用,我相信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也会使同学们对网络语言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能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并对它有正确的认识,适当、合理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