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

上传人:k*** 文档编号:59624922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处长论坛会上的发言材料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给大家汇报与交流。 先给大家讲讲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四个之最:一是连续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强农业的。二是最近一段时期老百姓用的最多的关键词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从2009年下半年出现“蒜你狠”以来,相继出现“豆你玩”、“姜你军”,去年以来,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一路上涨,棉花价格疯狂飞舞,创历史新高。这些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突现农业资源的紧缺性、弱质性和紧迫性。三是2011年春晚最火的节目是农民工的节目。四是2010年度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是农民刘大成。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农民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有的已经

2、产生质的飞跃,这也是我用统计方法观察三农的一个体现。 可以说,当前最突出的社会经济矛盾就是农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未来20年世界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我今天汇报与探讨的的内容主要有7个方面:一、农村统计调查的主要任务。二、农村统计的主要特点。三、农村统计面临的新形势。四、农村统计调查的几个主要指标。五、统计分析研究用的两个技术指标。六、目前农村经济形势的特征。七、就如何抓好农调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统计调查的主要任务 农村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各种调查统计方法,全面、准确、及时的搜集整理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农村社会发展情况,为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工作,

3、制定计划和检查执行情况提供准确的依据。为社会公众,特别是为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各种信息,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农村统计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既研究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积累情况,还研究一、二、三产业和其它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情况。 农村经济统计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A制度)、农业产值综合统计(M制度)、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G制度)、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U制度包括乡卡与村卡)、农业产业化统计(冀A制度)和农村居民收支调查(T制度)7种制度。 从专业分类上可分为农产量、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产值、农村住户、农业产业化、县市经济情

4、况、乡镇经济情况、村卡、农业能源、农村信息10个专业。 从统计调查方式上可分为: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从报表种类分为:有62种调查表、7957个指标。 概括讲,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正常的统计调查;二是为党委政府服务的阶段性工作。当前阶段性的工作主要有:小康监测、粮食直补监测、新农村建设监测、吨粮市建设、蔬菜示范县监测、用地联查、畜牧强市监测、县域和乡镇经济排位等等。 二、农村统计的主要特点 经过几年来的工作体会和最近的思考,我认为农村统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属性: (一)自然性:农村统计的对象是农业、农村、农民,其中农业统计报表就有40多种,农业生产具

5、有很强的自然属性和特征,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亩产、总产之间有着客观的必然联系和规律。农业生产受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水利条件的影响是自然规律。农村统计必须遵循该自然规律,因此说农村统计也具有自然属性的特征。 (二)综合性:农村经济是一个多部门经济紧密联系的综合体。我队的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分10个专业,有62种调查表、7957个指标。有社会基础性指标、生产指标、农业核算指标、农业效益指标,还有农民的居住、生产、收入、消费等指标;不仅有一产,而且还有二产、三产指标,以及财政收入、GDP等综合性指标。农村统计的门类多、头绪多、指标多、涉及面广,相互之间的关系多,综合性特征较明显。 (三)基础性:农

6、业是其他产业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农村统计是最早成立的统计专业之一,对其他专业有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农村统计来源于农户、田间、基地和农场,这就要求我们农村统计工作者必须经常深入农村基层,而且统计的对象繁多,基层统计员也都是农民,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因此,要做好农村统计工作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四)下乡性:农村统计的对象在农村,重心在农村基层,因此搞农村统计就必须经常下到农村,必须经常到田间、到养殖场,必须经常到农村观察、感受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和灾害情况,向农民座谈了解生产经营状况,需要有不怕苦、能扑下身子和农民打交道的朴实工作作风,干农调工作就必须能下得去。 (五)社会性:农村统计的许多

7、指标不仅政府重视,而且社会的关注度很高。如: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等指标受农民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度很高,因为他们了解这些指标的一些情况,而且也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农业统计的社会敏感性极强,统计数据不仅要让政府认可,让省局认可,还要让农民认可。 (六)多样性。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定期报表和年报制度种类多,批次多,工作量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调查的范围很广泛,部门多,层次多。调查的内容不仅是农业,还包括农村工业、贸易餐饮等非农行业。调查方法不仅有全面调查,还有抽样调查等,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 三、农村统计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的农村统计调查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一些新的矛盾不断产生。主要有以下几

8、个方面: (一)农业战略重要性的提升对农村统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当前,农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重视它的战略地位,这是由于农业是人类生存和进行一切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它给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活条件、原料、资金、市场、劳动力,才使各个部门得以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近十亿人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加快发展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国家建设顺利进行,不能因为工业化程度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特别是最近连续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部是关于加强农业方面的,把“三农”

9、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对农村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统计的制度和指标体系也不断改革,任务和工作量也不断地增加,同时也对农村统计工作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各级政府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同时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和上级统计部门认可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尽管我们以前,特别是去年通过狠抓全市农村统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得到了省统计局和调查总队的好评,但是我们的统计基础规范化水平还较低,特别是乡镇以下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乡镇统计站力量较薄弱、素质有待提高。我市目前多数

10、乡镇统计站只有1-2名统计员,且兼职较多,个别乡镇只有1名专职统计员。统计员更换频繁,且接受专门业务培训少,业务素质偏低。二是乡镇统计站工作条件较差。多数乡镇只有1-2间办公室,大都比较简陋,有的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多数乡镇统计站没有专用电话,有些乡镇的电脑还比较落后。三是乡镇统计员待遇偏低。目前,我市乡镇统计员享受县财政的很少,多数都是吃事业费,工资待遇较低。东部县乡镇统计员月工资大都只有400元左右,影响了统计工作质量。四是乡镇统计规范化标准还较低。个别乡镇有村级数据但缺少村级报表,村级报表还欠规范。 较低的工资待遇很难让统计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较弱的统计力量很难适应当前统计工作

11、形势的需要。 我们农调队根据岗位职能设置编制11人,以前一般配备9-10人,现在实有在编人员4人(后来又络续借调了三名临时帮忙人员),但是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去年我们除了完成正常的各种统计调查上报表任务外,还完成了新增加的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历史数据调整、吨粮市监测、农普资料编印、住户样本轮换等项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么多工作与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但是没有一支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精、战斗力强的队伍也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看,目前我市各级农村统计队伍的力量还较薄弱,同日益增加的工作量的要求差距还较大。 (三)农村统计的方法制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农业统计方法制度自

12、80年代以来,先后经过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的农业统计(即农林牧渔业统计)方法制度在指标设置、调查方法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出现了种种新的不适应:一是报表制度不衔接,指标设计落后,不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现行农业统计指标设置反映老情况的指标多,反映新情况的指标少;反映生产的指标多,反映效益及市场变化情况的少;当前农业统计指标设计的更新慢是一个突出问题。二是调查方法单一、制度改革落后,不适应社会日益对统计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着千家万户单打独奏的农村住户、以及各种新的农业经济主体的出现,现行的农业统计基本上延用计划经济时

13、代的层层上报汇总方法,这种方法表面上是一级负责一级,但事实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太适应,为农业统计数据质量埋下了隐患,比如乡卡报表中的财政收入指标,这是过去延续下来的指标,现在随着财税体制的改革,乡镇已经没有财税机构,县统一管理,然后给乡镇划拨,所以从乡镇取数已经没有意义。 四、农村统计调查的几个主要指标 前面我讲过,农村统计的范围广,指标多,今天我在此给大家讲几个主要的指标,来帮助大家了解农村统计,以便于了解分析农村社会经济。 (一)农产品生产统计的重点指标 1、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还是非耕地上,也不论其面积大小,均应如实统计,种

14、什么就统计什么,种多少就统计多少,不能遗漏。 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指应该在本日历年度内收获农产品的作物的播种面积之和。其计算公式是:本年度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上年秋冬播面积本年春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本年秋收作物播种面积。 3、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总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本年度内生产的各种农作物总产量,不论是耕地上或非耕地上的农作物产量,都应该统计在内,统计口径是指全社会的总产量,各种经济形式和卖出、自产自用的农作物产量都统计在内,不能遗漏。 4、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就是平均每一单位面积上收获农产品的数量,简称单产。 粮食预产:要求从村级做起,组

15、织由乡(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农参加的估产小组,对各村所有夏秋农作物的长势进行大面积观察估产,用科学方法对预产数据进行验证。 实产:在收割之前抽选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达到10%左右的调查户,由专人协助对户内所有地块进行实割实测或抽中户实产登记,依此推算全村产量并逐级上报。 (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统计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概念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服务活动的价值。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范围 它的范围就是本辖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品的价值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服务活动的价值的总和。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核算方法 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凡是有产品产量的都按产品产量乘以产品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值;然后将各农产品的产值相加,得出各业的产值,最后各业相加求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当年生产的各种农产品都要计算产值,并且每种产品都按全部产量计算,不扣除用于当年农产品生产消耗的那部分产品的产值。用公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