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9564197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细胞收缩与舒张原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肌肉的细微结构 二、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 三、肌肉的收缩形式 四、肌肉的力学特征,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一)神经肌接头的结构,钙通道开放,Ach量子释放,结合终板膜N型受体,终板电位,爆发AP引起肌细胞兴奋,神经 肌接 头处 兴奋 传递 过程,2、,(二),电,化学,电,兴奋,接头前膜,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 囊泡中的ACh释放(量子释放),ACh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 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二、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肌丝滑行理论 (myof

2、ilament sliding theory),骨骼肌的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构成。肌肉的缩短和伸长均是通过粗、细肌丝在肌小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变。,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三联管信息传递,终池钙离子释放,肌钙蛋白结合钙离子,原肌凝蛋白构象改变,,横桥与肌动,拉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动,肌小节缩短,肌动蛋白活性位点暴露,蛋白结合,兴奋,兴奋-收缩耦联 三个主要步骤: 肌膜电兴奋的传导 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物,神经细胞电活动(电),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传递(化学),骨骼肌细胞电活动(电),终末池Ca+释放(化学),骨骼

3、肌细胞收缩(机械),小结,(四)骨骼肌舒张机制,兴奋-收缩耦联后,肌膜电位复极化,终池膜对Ca2+通透性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肌浆网膜Ca2+,Ca2+与肌钙蛋白解离,原肌凝蛋白复盖的 横桥结合位点,骨骼肌舒张,(五)、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注:当负荷小于肌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 当负荷等于或大于肌张力时,出现等长收缩; 正常人体骨骼肌的收缩大多是混合式的,而且总是等长收缩在前,当肌张力增加到超过后负荷时,才出现等张收缩。,(二)影响收缩因素 1.前负

4、荷: 前负荷肌节初长度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肌张力。 肌节最适初长(2.0-2.2m)时,粗细肌丝重叠佳,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最大;,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愈大,初长度愈长,收缩力愈大; 2、最适初长度时,肌肉收缩能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 3、前负荷过大,初长度过长,收缩力降低。,2.后负荷: 在等张收缩条件下观察 后负荷为0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最小; 后负荷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 后负荷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曲线1:张力-速度曲线 曲线2:速度张力=功率,3.肌缩能力: 肌缩能力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 肌缩能力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 决定肌缩效应的内在特性主要是: .兴

5、奋-收缩耦联期间胞浆内Ca2+的水平; .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 调节和影响肌缩效应内在特性的因素: 许多神经递质、体液物质、病理因素和药物。,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单收缩(single twitch):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 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单收缩:肌肉受低频刺激而出现的独立收缩。,复合收缩:肌肉受高频刺激而出现的叠加收缩。 强直收缩(tetanus):连续刺激下,肌肉产生单收缩的复合。 1、不完全强直收缩 2、完全强直收缩,神经肌 接头,神经轴突,#,肌原纤维,终池,横管,终池,三联管,纵管,暗带,明带,复习,肌束,骨骼肌纤维,肌原纤维,细肌丝,细肌丝,粗肌丝,肌小节,粗肌丝:由肌凝蛋白组成,(myosin),细肌丝(thin filament),TnI:,TnC:,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Z,Z,肌小节,明带,明带,M线,粗肌丝,Z线,Z线,肌肉收缩的滑动机制,细肌丝,细肌丝,骨 骼 肌 收 缩 原 理,滑行 过程,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