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1)复习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9555955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1)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工程力学(1)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工程力学(1)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工程力学(1)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工程力学(1)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1)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1)复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柔性约束,方位:,指向:,沿柔索,背离物体,柔索:,绳子、胶带、链条等。,2、光滑面约束,方位:,指向:,公法线,作用点:,接触点,指向物体,一、柔性约束与约束反力,组成:,3、光滑圆柱形铰链,性质:,两孔一销,二维光滑面,方位:,不能事先确定时,可用二分力表示。,指向:,任意假定,4、链杆约束,用不计自重的刚性杆在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约束装置,称为链杆约束,6、可动铰支座,约束力:,构件受到光滑面的约束力。,5、固定铰链支座,方位:,不能事先确定时,可用二分力表示,指向:,任意假定,7固定端支座 整浇钢筋混凝土的雨篷,它的一端完全嵌固在墙中,一端悬空如图1.22(a),这样的支座叫固定端支座

2、。在嵌固端,既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动,所以固定端支座除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反力外,还有一个约束反力偶,二、汇交力系的平衡,平面汇交力系(F1 , F2 , , Fn ),平衡方程,P35 2-17,例 如图已知W1 = 100 kN, W2 = 250 kN。不计各杆自重,A,B,C,D各点均为光滑铰链。试求平衡状态下杆AB内力及与水平的夹角。,解:1、取销钉C作为研究对象。,2、取销钉B作为 研究对象。,解得:,FBC = 224.23 kN,解得:, = 58.5,FA = 303.29 kN,三、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结果,=,=,O,O,=,例:在长方形平板的 O、A、B、

3、C 点上分别作用着有四个力 F 1 = 1kN,F 2 = 2kN,F 3 = F 4 = 3kN(如图示), 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O 的简化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解:取坐标系Oxy。1、求向O点简化结果:求主矢:, 求主矩:,(2)、求合成结果:合成为一个合力FR, FR的大小、方向与FR相同。其作用线与O点的垂直距离为:,已知: P1=450kN, P2=200kN, F1=300kN, F2=70kN。,求:1、力系的合力FR,2、合力与基线OA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解:(1)先将力系向O点简化, 求得主矢FR/和 主矩Mo,P1=450kN, P2=200kN,

4、F1=300kN, F2=70kN。,主矢FR/的大小:,主矢FR/的方向余弦:,(故主矢与x轴的夹角为-70.84o。),力系对点O的主矩为:,P65 3-11,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基 本,二力矩,三力矩,只要 x 轴 不平行 y 轴,只要 AB 联线不与 x 轴垂直,只要A、B、C 三点不共线,Fx = 0 Fy = 0 MO(F) = 0,Fx = 0 MA(F) = 0 MB(F) = 0,M A (F) = 0 M B (F) = 0 M C (F) = 0,四、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例: 求图示三铰刚架支座反力。,解:,三铰刚架有四个支座反力,可利用三个整体平衡条件和中

5、间铰结点C 处弯矩等于零的局部平衡条件,共四个平衡方程就可以求出这四个支座反力。,=ql/8,取整体受力分析:,取BC部分受力分析:,取整体受力分析:,练习:求图示三铰刚架的支座反力。,解:,取整体受力分析:,取BEC部分受力分析:,15kN,取整体受力分析:,解:取BC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mB(Fi) = 0,- 220sin45o +4RC = 0,RC = 7.07 kN,取整体为研究对象,Xi = 0,XA - 20 cos45o = 0,XA = 14.14 kN,Yi = 0,YA - 30 - 20 sin45o + RC = 0,mA(Fi) = 0,mA - 230 - 6

6、20sin45o +8RC = 0,YA = 37.07 kN,mA = 31.72 kN.m,例题.组合梁ABC的支承与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 P = 30kN, Q = 20kN, = 45o.求支座A和C的约束反力.,例:静定组合梁如图,梁自重不计,已知 Q = 10 kN,F = 20 kN,p = 5 kN/m,q = 6 kN/m 。求A,B 的支座反力。,解:分析结构:AC为基本部分,CD为附属部分。,1、取CD部分受力分析:,2、取AC部分受力分析:,= 4 kN,校验: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9 kN,= 29 kN,= 25.5 kN m,P53 例3-9 P67 3-18(

7、a) P69 3-29,二、点的速度,一、运动方程、轨迹,三、加速度,五、点的运动,矢量法,一、运动方程、轨迹,二、点的速度,直角坐标法,三、加速度,注 这里的 x,y,z 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当消去参数 t 后,可得到 F(x,y,z)=0 形式的轨迹方程。,以点的轨迹作为一条曲线形式的坐标轴来确定 动点的位置的方法叫自然坐标法。,一、弧坐标,自然轴系,1.弧坐标的运动方程S=f (t),二、点的速度,切向加速度 -表示速度大小的变化,三、点的加速度,法向加速度 -表示速度方向的变化,P107 例5-3 P110 5-12,解:由点M的运动方程,得,动 点,静 系,动 系,绝对运动,相对运

8、动,绝对速度 绝对加速度,相对速度 相对加速度,牵连运动,刚体运动,六、点的合成运动,说明:va动点的绝对速度; vr动点的相对速度; ve动点的牵连速度,是动系上一点(牵连点)的速度 动系作平移时,动系上各点速度都相等; 动系作转动时,ve必须是该瞬时动系上与 动点相重合点的速度。,即在任一瞬时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其牵连速度与相对速度的矢量和,这就是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动点、动系的选择原则 动点、动系和静系必须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物体,否则绝对、相对和牵连运动中就缺少一种运动,不能成为合成运动。动点不能是动系上的点。 动点相对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易于直观判断。 (已知绝对运动和牵连运动求解相对运

9、动的问题除外),解:取OA杆上A点为动点,摆杆O1B 为动系, 基座为静系。 绝对速度 va = r ,方向 OA 相对速度 vr = ? ,方向/O1B 牵连速度 ve = ? ,方向O1B,例 曲柄摆杆机构。已知:OA= r , , OO1=l。图示瞬时OAOO1 求:摆杆O1B角速度1,由速度合成定理 va= vr+ ve 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 如图示。,P133 习题7-8,刚体的平面运动,合成,基点,七、刚体平面运动,确定瞬心的一般方法:,例5 图示机构,已知曲柄OA的角速度为w,角a = b = 60 , OAABBO1O1Cr,求滑块C的速度。,解:AB和BC作平面运动, 其瞬心分

10、别为P1和P2点,则,解:连杆AB作平面运动,瞬心在P1点,则,例6 曲柄肘杆式压床如图。已知曲柄OA长r以匀角速度w转动,AB = BC = BD = l,当曲柄与水平线成30角时,连杆AB处于水平位置,而肘杆DB与铅垂线也成30角。试求图示位置时,杆AB、BC的角速度以及冲头C 的速度。,连杆BC作平面运动,瞬心在P2点,则,P148 习题8-10 8-14 8-15,强度条件,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强度计算以危险截面为准进行计算,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强度计算, 强度校核:在已知荷载、构件尺寸和材料的情况下,构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由下式检验,工程上也能认可,八、轴向拉伸与压缩, 设计截面

11、:已知荷载情况、材料许用应力,构件所需横截面面积,用下式计算。, 确定许用荷载:已知构件几何尺寸和材料许用应力,则构件的最大轴力可用下式计算,P30 例2-9 P42 2-8 2-9 2-10,图示构架,BC杆为钢制圆杆,AB杆为木杆。若P=10kN,木杆AB的横截面积为 A1=10000mm2, 许用应力1=7MPa;钢杆的横截面积为 A2=600mm2,许用应力2=160MPa。,(1) 校核各杆的强度;,(2) 求许用荷载P;,解:(1)校核两杆强度,为校核强度必须先求内力,为此,截取节点B为脱离体,由B节点的受力图,列出静平衡方程。,两杆强度足够。,两杆内力的正应力都远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强度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悬吊的重量还可大大增加。那么B点能承受的最大荷载P为多少?这个问题由下面解决。,(2) 求许用荷载,考虑AB杆的强度,应有,考虑BC杆的强度,应有,由平衡方程,我们曾得到,由AB杆强度,可得,综合考虑两杆的强度,整个结构的许用荷载为:,由BC杆强度,可得,图示结构中杆是直径为32mm的圆杆, 杆为2No.5槽钢。材料均为Q235钢,E=210GPa。求该拖架的许用荷载 F 。,解:1、计算各杆上的轴力,2、按AB杆进行强度计算,3、按BC杆进行强度计算,4、确定许用荷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