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553124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导入新课,整体把握,作者介绍,梁启超简介,课文插图,问题探究,语句赏析,文章主旨,艺术特点,目录,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过演讲吗?你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能从演讲者的演讲中看出其性格特点,他从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感受梁任公先生独特的性格特点。,作者介绍,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字秋实,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1923年留学美国。192

2、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 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梁实秋与程季淑,梁实秋与韩菁清,梁实秋与胡适在台湾,梁实秋北京内务部街故居,梁实秋青岛故居,梁实秋雅舍,梁实秋作品,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 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 盈,雍容幽默。,散文家梁实秋,雅舍,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 但我有一几一椅一榻, 酣睡写读,均已有着, 我亦不复他求。,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

3、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赏析,雅舍主要描写了作者抗战期间在四川乡间“雅舍”里生活的种种情状,抒发了作者躬身亲尝的种种酸甜苦辣的情趣,雅舍是幽默的称谓,实际上是一间简陋破败的四川土房。 在淡

4、雅简练风趣的叙述中,透射着作者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甘于淡泊、怡然自乐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襟怀。,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饮冰室主人。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1898)、 云南起义 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政治活动家,文学家和学者。 著作饮冰室合集,涉及政治、经济、 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 文字音韵学等。,梁实秋最欣赏的人之一,梁启超简介,源於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

5、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公车上书,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 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 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

6、路。,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深秀 、 康广仁、杨锐六位维新志士惨遭 杀害,时称戊戌六君子。,蔡锷多次悄悄乘火车到天津, 与梁启超等人秘密集会,商 量抵制袁世凯称帝。,云南起义,蔡锷像,少年中国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

7、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8、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雕像,梁启超纪念馆,维新派报刊时务报,饮冰室文集封面,整体把握,课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29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 第三部分(第10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

9、要特点,结束全文。,字音字义,叱咤风云 :怒喝;怒喝一声能风云兴起,形容声势或威力极大. 莅临:到达,来临. 迥乎不同:明显,显然;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同. 风和日丽:微风和煦,阳光明媚,形容天气很好. 短小精悍: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风神潇洒:不拘束,自然大方,有风度有神采,气度大方自然。 左右顾盼:回头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仔细观察等神态。,谦逊:谦虚 激亢:激扬 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弥漫:遍,满. 博闻强记:见识广博,记忆力强. 酣畅:畅快 屏息以待:抑制住气息等待. 痛哭流涕:眼泪;形容非常悲痛伤心. 不能自已:停止;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 蓟北:古州名.今天津蓟县以北

10、. 涕泗交流 :鼻涕;眼泪鼻涕同时流下.形容非常悲痛. 大汗淋漓:汗水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出汗很多.,课文插图,梁实秋的贡献,无人不知莎翁全集的 浩大译绩。他的水准始终在那里,梁 实秋的文章与他的前额并高。 余光中,翻译家梁实秋,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 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 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外 貌,尤其是他讲演时的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 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另辟蹊径的写人手法,“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启超手迹,v从外貌描述中,可以看出梁任公并不英俊,那他是否 富有魅力和风采?如果有,来自哪里?,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

11、,肥大长袍,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 洒脱自信 光芒四射,梁任公演讲,开场白: 声音: 内容:,独特(谦逊又自负),沉着有力,宏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丰富有趣(博闻强记 学识渊博),手舞足蹈 成为表演 大汗淋漓 酣畅愉快,感情丰沛,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 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 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 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 梁启超,生动传神的讲解,信手拈来的诗句典籍,激情澎湃的“表演”。,不疯魔,不成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读书、做学问,还是经营事业和人生, 都需要一份痴心,一种全情的投入。,梁任公的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过去也有

12、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 刻的印象。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 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 爱好。,汉乐府相和歌辞相和曲箜篌引,箜篌引,故事中的狂夫執意渡河,勸阻無效,終遭不幸,妻子在極度痛苦之下引發的哀慟。 这条河,也一直流到现在,象征每个人生命中无形的湍流,过不去仍要过 在文学的象征世界这条河什么呢?情感、钱财、名利、贪婪每个人都在渡河,渡不了河

13、,死了。渡过河,过关,一关又一关。诗歌的画面,就像生命的画面,符合了人生中的某些情境,不期然的和自己生命相遇,內心随着河引发几许哀愁,这正是诗令人感动的地方!,注释,桃花扇: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孔尚任(号东塘, 孔子六十四代孙 ),通过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侯方域在南京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香君识破阮大铖的圈套,坚决退还妆奁。阮大铖怀恨在心,在南明王朝建立后,诬告侯方域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之后,崇祯自缢,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他们强迫香君改嫁,香君誓

14、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将扇上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阮倒行逆施,朝败不堪。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他们终于撕破了桃花扇,分别出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宗宝应元年(),唐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平息了。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避乱的杜甫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极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离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为千古名篇。,凡诗写哀

15、痛、愤恨、忧愁、爱恋,都还容易;写欢喜 真是难。即在长短句和古体里头也不易得,这首诗是近体, 个个字受“声病”的束缚,他却做得如此淋漓尽致!那一种手 舞足蹈的情形,读了令人发怔。据我看过去的诗没有第二首 比得上了。 梁启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问题探究,1、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行为?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

16、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行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2、如何品味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对梁任公外貌的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分为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由衷赞美之情。,3、通览全文,找出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1)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2)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