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88886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6年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 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 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 歌曲我爱中华、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

2、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3、听中读。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4、听中唱。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5、巩固知识。从头反复记号“:|”6、听中评。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7、听赏相关歌曲。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

3、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唱歌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 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 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4、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 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师生活动1 教师敲击节奏2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3 教师把节奏写到黑板上,解决难点。4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解决乐谱中的难点。5 节奏训练6 发声练习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四、授 新1

5、 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快乐的情绪和热烈的场面2 视唱,先模唱主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3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4 采用听想法学会歌曲,教师弹琴,学生跟唱。5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6 通过听,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7 让学生哼唱主旋律五、创编活动学做一两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表演,体会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六、归纳总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组成一个爱的大家庭。说一说自己的收获7、 拓展延伸第二课多彩的乡音第五、六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江苏民歌茉莉

6、花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3 用打击乐准确地给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节奏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 播放电影,把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意境中。三 师生活动1 教师解决难点。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4 节奏训练5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四、新授1 初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为更好演唱歌曲做

7、好准备。2 再次聆听,教师都要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没多都写了什么内容,情绪是什么样的?3 先唱歌曲的旋律,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4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教师纠正错误。5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文字语言更深刻的体会歌曲意境。6 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演唱时要声情并茂。7 用简笔画描绘出水,桥,船等景,使学生便于记住歌词。8 教师弹琴,学生分声部唱,教师纠正错误。9 师生齐唱,共同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要把握准确。五、创编活动1 学生分角色表演,编上动作,进行表演2 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3 用打击乐进行伴奏。六、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第七、八课时教学内容:欣

8、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茉莉花、歌剧 图兰朵教学目标:1 聆听作品,了解民歌,感受民歌的感染力。 2 在创编活动中认识变音记号,唱准音高。 3 在欣赏中体会歌曲的内含。教学重点:聆听感受教学难点: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播放催动催的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4 节奏训练5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四、新 授1

9、完整聆听作品,初步欣赏作品的旋律感受和作品的基本情绪。2 再听提出问题,听到这首歌你最想做什么。3 再听,谈谈停后的感想,写出力度记号,或表情术语。4 再听,让学生跟着衬词拍手或唱一唱,体验欢乐地情绪。随歌声转动手腕,跟上音乐。5 视唱作品片段,自己听一听乐曲中分几个声部。6 复听 加强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风格。7 学生随音乐走步,感受节奏。8 听一听其他插曲片断,对这部影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9 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歌曲,更好的感受歌曲。五、创编活动1 让学生用打击乐器给乐曲伴奏2 给歌曲编上动作,随音乐跳一跳。3 做五角星,感受那个年代的背景。六、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2 学生谈一

10、谈收获。第九、十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3 用打击乐准确地给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节奏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 播放电影,把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意境中。三 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2 把难点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着重进行练习。3 发声练习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四、新 授1 初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为更好演唱歌曲做好准备。2

11、看插图教师讲解,这首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3 先唱歌曲的旋律,要求气息要连贯,音色统一。4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教师纠正错误。5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文字语言更深刻的体会歌曲意境。6 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演唱时要声情并茂。7 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感受旋律的优美,还可以由全体学生拌成一排排的高楼,边唱边表演。8 教师弹琴,学生分声部唱,教师纠正错误。9 师生齐唱,共同感受歌曲的旋律。五、创编活动1 学生给歌曲编上动作,随音乐跳动。2 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积极性。3 师生共舞。六 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第三课:音乐中的动与静

12、教学内容:(一)、音乐中的动与静。(二)、音乐欣赏。1、春江花月夜。2、百鸟朝凤。3、地狱中的奥非欧4、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四段乌龟。(三)、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四)、活动与练习。教学目标:(一)、通过对话面积音乐的欣赏与比较,了解和听辨音乐中的动与静。(二)、通过音乐欣赏与对比,懂得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对改变音乐形象的作用。(三)、指导学生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感受和演唱哦,十分钟。(四)、通过练习巩固音乐知识。教学重点:音乐中的动与静。教学难点:速度、力度可以改变音乐形象。课时:4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一)、音乐中的动与静。(二)、欣赏: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教学重点:音乐中的动与静。教学过程

13、:(一)、导入:说一说生活中的“动”与“静”:(师生交流)。(二)、看画面:比较那一幅画是静的,哪幅画是动的?(三)、音乐中的动与静1、欣赏: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片段,感受音乐中的动与静。2、把感受到的结果填到方格内。(见课本表格)3、复听一次,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两首乐曲的不同。、讨论 。、师生交流。、比较两首乐曲的不同。4、复习、哪首以前学过的两首不同风格额的歌曲,通过分析,体会哪首有动感,哪首有静感?(小白船、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一)、欣赏第二组乐曲地狱中的奥非欧、乌龟。(二)、活动与练习。(三)、节奏练习。(略)教学难点:速度、力度可以改变音乐形象。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欣赏不同风格的乐曲,巩固“动静感的乐曲是由力度、速度造成的。(二)、音乐指示:力度、速度是改变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1、欣赏:地狱中的奥非欧、乌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