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86304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9-19(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涵盖通信工程(080703)、电子信息工程(080701)、电子科学与技术(08070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80704)、导航工程(081203T)五个专业。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四、专业特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

2、径、重实践”的教育理念,重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依托学科优势,关注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实施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融合的模式。前1.5年大类培养,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之后,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志趣、成才规划、特长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完成个性化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五、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六、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2学生最低毕业要求:课内教育175学分+创新创业课程8积分。包含(1)大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实践环节、大类任选课。(2)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实

3、践环节。(3)创新创业课程部分。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七、电子信息大类前1.5年教学进程计划表(共性培养) 课程类别核心课程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学 时 分 配各学期学时分配应修学分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通识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4084826.5形势与政策I、II 116168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4084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24832大学英语1、2、311.5184184646456体育1、2、369696323232通 识 必 修 课 小 计26.542440024152144128基础必修课工程制图C2323232/29C语言程序设计3484848高等数学

4、AIAII111761768888线性代数B2323232大学物理AIAII71121126448概率论23232/32复变函数B2323232/基 础 必 修 课 小 计29464464168184112大类基础必修课电路分析基础348484810模拟电子技术3.5565656信号与系统分析3.5565656大 类 基 础 必 修 课 小 计10160160481127.1必修部分7.2任选部分课程类别核心课程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学 时 分 配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应修学分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大类任选课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讲座1161616*软件技术基础23228432通识选修课

5、全校通识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在人文与社会科学、文化与艺术、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这四大类中至少各选修1学分,且在五大类通识选修课程中选修6个学分。(若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学分。建议选修大学计算机基础,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87.3实践部分课程类别核心课程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学 时 分 配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应修学分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大类实践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0.58888.5电路分析基础实验1161616物理实验232321616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161616电子认知实习11周1周1周专业认知实习11周1周1周机械工程训练22周2周2周注:

6、*/表示前半学期开,/*表示后半学期开。表示核心课程八、电子信息大类后2.5年培养说明(分专业)8.1 通信工程8.1.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8.1.2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广西首批精品专业、省级优质专业。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教育理念,重视专

7、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突出无线通信系统、通信网络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应用。8.1.3 毕业要求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通信系统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系统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系统工程

8、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通信系统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

9、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通信系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8.1.4 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一级目标二级目标知识/素质/能力实现(课程名称)1.科学基础知识1.1基础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通信系统工程问题所需的相关数学知识高等数

10、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随机过程概论1.2相关物理知识掌握解决通信系统工程问题所需的相关物理学知识大学物理AIAII、物理实验、电磁场B1.3计算机能力具备解决通信系统工程问题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A、数据结构、软件技术基础、局域网技术、网络编程技术2.工程技术基础知识2.1工程技术基础掌握解决电子信息类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制图C、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电路、数字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2工程实践基础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

11、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验、电子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3.专业技术知识3.1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通信系统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系统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针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通信系

12、统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计算机网络(外文教材)、通信原理A、微波技术与天线、锁相与频率合成、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信息论、信道编码、现代通信网络与技术、扩频通信(双语教学)、移动通信系统、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通信类)、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讲座、网络编程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微波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仿真、无线定位与GPS系统、宽带接入技术、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通信技术及标准、无线通信新技术、卫星通信、天线技术、局域网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光通信网络3.2专业实践技能 能够针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

13、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能够设计针对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通信系统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通信原理实验、基础工程设计、专业工程设计、FPGA通信设计基础、射频电路及CAD技术、通信网络仿真、专业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漓江学堂课程、各类创业相关的集中培训、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科教协同育人项目、各类学生创业的实践活动4.人文社会素养人文与社会科学、文化与艺术、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和体育能力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通信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