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9430876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沈安匠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2015(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 建 北 京 至 沈 阳 铁 路客 运 专 线 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 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 施工监控方案(精简版) 编制: 审核: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九月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目 录 1 工程概况1 1.1 设计标准 1 1.2 桥梁概况 1 1.2.1 结构形式.1 1.2.2 设计荷载.3 1.3 主要材料 4 1.4 桥梁施工方法及有关事项 4 1.4.1 桥梁施工方法.4 1.4.2 施工有关事项.6 2 编制依据7 3 施工监控方法 8 3.1 施工监控流程 8 3.

2、2 参数识别与调整 9 4 施工监控工作内容.10 4.1 理论分析预测 .10 4.1.1 建模计算 .10 4.1.2 设计方案力学复核10 4.1.3 参数敏感性分析10 4.1.4 施工预告 .12 4.2 施工监测 .12 4.2.1 材料参数测定 .12 4.2.2 应力监测 .12 4.2.3 线形、沉降监测 .16 4.2.4 斜拉索索力监测 .17 4.2.5 温度监测 .18 4.3 施工控制 .19 4.3.1 误差分析19 4.3.2 预告下节段主梁立模标高20 4.3.3 预告施工过程及竣工桥面标高20 4.4 参与技术方案调整的论证 .21 4.5 收集与监控有关的

3、资料 .21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2 5 施工阶段划分及相应监控内容.21 6 施工监控允许偏差及预警值.23 6.1 线形偏差23 6.2 混凝土应力偏差23 6.3 索力偏差23 6.4 预警值23 7 主要仪器设备.24 8 工作分工及相关要求.25 8.1 施工单位 .25 8.2 监控单位 .26 9 安全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26 9.1 安全注意事项 .26 9.2 其它说明 .26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1 1 工程概况 1.1 设

4、计标准 (1)设计速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 350km/h。 (2)线路情况:客运专线,双线,平面为曲线半径 9000m 的圆曲线,纵 坡为 5.9和-5.0,线间距 5.0m,CRTS 型板式无咋轨道。 (3)环境: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锈蚀 环境 T1、T2 级。 (4)地震参数:地震基本烈度 6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场地类别 类,特征周期分区 3 区。 1.2 桥梁概况 本桥位于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上,为跨越承唐高速而设。设 计范围为 DK163+071.02DK163+282.85。 1.2.1 结构形式 主桥为(115+95)m 的预

5、应力混凝土独塔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为墩塔梁 固结,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索距 8m。主桥立面及横断面见图 1-1 所示。 (1)主梁 截面采用单箱双室、变高度、变截面直腹板形式。中支点截面梁高 7.6m, 边跨等高段梁高 5.0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宽 14.8m,底宽 12.3m。顶板厚度除支点附近外均为 400mm;腹板厚 500900mm,按折线变化; 底板厚由 600mm 变化至根部的 1100mm。斜拉索锚固于腹板外侧,锚固区设锚 固横梁,全桥在端支点、塔墩梁固结处、斜拉索锚固横梁下方共设置 21 个横隔 板。隔板厚度:边支座处 2.0m,中支点处 5.0m,斜拉索锚

6、固横梁下方隔板厚 0.35m。横隔板上均设有过人孔,供检查人员通过。箱梁两侧腹板与顶底板相交 处外侧均采用圆弧倒角过渡。箱梁悬臂前端下缘设滴水槽。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主梁顶、底板及腹板内布置纵向预应力钢束。 主梁顶板、横隔板内、斜拉索锚固横梁上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主梁腹板内设 置竖向预应力筋。 主梁全长 211.5m,计算跨度为(115+95)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 0.75m。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2 图图 1-1 斜拉桥立面及横断斜拉桥立面及横断面面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

7、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3 本桥位于曲线上,曲线上梁按曲梁曲做布置,相应的梁体轮廓尺寸均为沿 线路左线中心线的展开尺寸,位于曲线段时,梁体轮廓、锚固点位置和锚块尺 寸、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束及管道等均以线路左线中心线为基准线沿径向依据 曲率进行相应的调整。 (2)索塔 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顶面以上全高 25.8m。采用实心矩形截面, 外轮廓作倒角处理。塔柱横向宽度均 2.0m,竖向从塔顶 3.5m 变宽为梁顶面 4.902m,塔柱横向设置钢筋混凝土横梁,截面形式为 2.02.0m 实心方形。 (3)索鞍 塔身上部设有索鞍,供拉索通过。索鞍采用分丝管形式。每根斜拉索对应 一个分

8、丝管索鞍,分丝管为多根的钢管组焊而成,每根分丝管仅穿一根钢绞线, 以便于拉索单根张拉及更换,索鞍的斜拉索出口处设置抗滑锚板,以防止成桥 后钢绞线滑动。 (4)斜拉索 斜拉索横向为双索面布置,立面为半扇形布置。每个索塔设 9 对斜拉索, 塔上索距 1.1m,梁上索距 8m。斜拉索通过索鞍构造在索塔内通过,两侧对称 锚固于梁体。 (5)桥墩 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索塔、主墩、梁采用固结方式,边墩墩顶设置支 座。主墩采用实心矩形变截面,外轮廓做倒角、凹槽处理。 (6)基础 基础采用桩径 2.0 的钻孔灌注桩。 1.2.2 设计荷载 (1)恒载 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1

9、-2005)采用 (2)二期恒载 二期恒载按照 140KN/m 进行检算。 (3)活载 纵向计算采用 ZK 活载;横向计算采用 ZK 特种活载。 (4)温度荷载 施工合龙温度按照 515考虑,梁体按均匀升温 25、降温 25计算 (5)施工荷载 施工挂篮、模板、机具、人群等临时施工荷载按 1500KN 计算。合龙段悬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4 吊支架及模板重 500KN。 1.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和索塔、塔墩墩身均采用 C55 混凝土。 (2)预应力体系 纵、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 1

10、860MPa 的高强低松弛钢绞 线,公称直径 15.2mm,管道形成采用金属波纹管。 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 32mm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型号 PSB830, 抗拉强度标准值为 830MPa,管道形成采用内径 45mm 铁皮管成孔。 (3)斜拉索及锚具 采用矮塔斜拉桥专用的环氧涂层高强钢绞线,规格为 15.2-61 和 15.2-73 两 种,抗拉强度标准值为 1860MPa,可调换索式锚具。HDPE 高密度聚乙烯保护 套。斜拉索允许疲劳应力幅 250MPa。 1.4 桥梁施工方法及有关事项 1.4.1 桥梁施工方法 本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施工步骤见表 1-1。悬臂施工时,要求对称浇 筑

11、,如难以实现,应控制两侧施工不平衡重不超过 20 吨。 表表 1-1 主桥施工步骤主桥施工步骤 施工步骤示意图 各施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一 1. 02 号基础及墩、台身施工。 2. 1 号墩附近拼装托架并预压。 3. 在托架上立模浇筑 0 号块及塔身。 4. 张拉并锚固 T1、F1 纵向预应力 钢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应 力筋。 二 1. 在 0 号块上安装挂篮。 2. 在挂篮上悬臂对称浇筑 1 号节段。 3. 张拉并锚固 T2、F2 纵向预应力 钢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应 力筋。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5 三

12、1. 以 1 号墩中心线为对称线移动挂 篮至下一节段。 2. 在挂篮上悬臂对称浇筑 2 号节段。 3. 张拉并锚固 T3、F3 纵向预应力 钢束及竖向预应力筋。 4. 重复上面 13 步,直至 3 号节段 浇筑完成,张拉并锚固 T4、F4 纵 向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应力 筋。 四 1. 挂设第 1 对斜拉索并初张拉。 2. 移动挂篮至下一节段。 3. 在挂篮上悬臂对称浇筑 4 号节段。 4. 张拉并锚固 T5、F5 纵向预应力 钢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应 力筋。 5. 移动挂篮至下一节段。 6. 在挂篮上悬臂对称浇筑 5 号节段。 7. 张拉并锚固 T6、F6 纵向预应力 钢束及横向预

13、应力钢束、竖向预应 力筋。 8. 挂设第 2 对斜拉索并初张拉。 五 1. 重复上面 8 步,直至 21 号节段 悬浇完成,张拉并锚固 T22 纵向预 应力钢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 预应力筋。 2. 同时在 2 号墩旁搭设现浇托架。 六 1. 托架上现浇 22 号梁段。 2. 张拉并锚固 95m 跨底板束 D1D16 钢束; 3. 张拉并锚固 T26 纵向预应力钢束 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应力筋。 七 1. 115m 跨挂篮前移,挂篮悬臂浇筑 23 号梁段; 2. 安装 0 号台处永久支座,并将支 座纵向约束临时锁定。 3. 搭设满堂支架,现浇 115m 跨 25 号现浇段。 新建北京至沈

14、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6 八 1. 现浇 115m 主跨 24 号和龙段。 2. 解除 0 号台处支座的临时锁定。 3. 张拉主跨底板纵向预应力钢束。 4. 张拉并锚固 T24、T25 纵向预应 力钢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竖向预 应力筋。 5. 拆除施工挂篮。 九 1. 拆除施工支架及托架等,成桥。 2. 依次对第 1-9 对斜拉索进行补张 拉。 3. 停梁 60 天以上后,进行轨道等 桥面设施铺装。 4. 固定斜拉索塔上抗滑键。 5. 施工完成。 (成桥阶段) 1.4.2 施工有关事项 (1)关于预应力摩阻损失 纵向、横向预应力预应

15、力钢绞线:锚口及喇叭口损失按照锚外控制应力的 6%计算,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取 0.26;每米管道对其设计位置的 偏差系数 k 取 0.003,锚头变形、钢筋回缩(考虑反摩阻)L 取 6mm。 施工时对于锚口及喇叭口损失、管道摩阻系数及管道偏差系数应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张拉力,当实测结果与计算取值相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并 重新进行检算。 (2)铺设无砟轨道时间 铺设无砟轨道应在终张拉 60 天后方可进行。工后残余徐变值:115m 跨- 18.3mm,95m 跨 5.9mm。 (3)预应力张拉时间 张拉钢束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 100%后进

16、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 5 天。 (4)关于施工监控的要求 本桥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其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 施工监控。通过施工监控,有效地调整桥梁的内力和线形,实现桥梁结构的内 力和线形同时达到设计预期值,为该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保证。施工中应 注意在拉索中布置索力传感器,在梁体内布置应力传感器等。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7 2 编制依据 (1)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TB10621-2009) (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10002.1TB10002.5-2005) (3)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10) (4)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5)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 (6)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安匠跨承唐高速公路大桥双线无砟 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度: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