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24356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以省教研室、市教育局工作计划要求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根据教研室“研究、管理、服务,指导、评价”的职能,以建设新型的教研文化为抓手,以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考高考的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跟踪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研究功能,把教研室建成局领导决策的参谋中心,高考、中考的研究中心,学科教研的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学校发展的指导中心,努力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二、工作要点与主要措

2、施(一)强化“研究意识”,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1深化课改的研究。坚持“全员、全面、全程”的原则,做好教材培训工作。各年级各学科要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培训、讲座、观摩、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化和推进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和制订课改形势下新的教学常规,切实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靠前指挥。教研员要深入课堂,面对实际进行研究、指导、实践,做到与课改同行、同发展。全面落实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加强校本建设,突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加强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的新课程衔接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研究和示范功能,及时总结课程改革的成果并将其

3、推广。2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与研究。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跟踪监控体系,不断加强课程、课堂和教学质量跟踪管理的指导和研究。切实加强对县(市)区教研室、全市高中、市直管中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工作,配合基教、督导等部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督查和质量评估。突出教学质量管理。制定各学段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坚持“看起点,比进步”的原则,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突出教学成绩监控。定期举行统考,小学段实行二、四年级抽测,六年级全市调研性测试;初中学段每学年全市统考一次,高中学段每学期全市期末统考。通过成绩分析,了解各学段、学科的教情学情,增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及教学评估的科学性。突出特长生培养。正确

4、处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关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长足发展。小学以县(市)、区为单位举办基本能力比赛,中学要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部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强训练,提高参赛水平。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管理。要坚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毕业年级突破的理念,抓基础,抓过程,抓全面。在教学上要重点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各学校毕业年级的教学质量要高度重视,应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奖惩兑现。要分学段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思路方法,要探索班组管理及各学校不同学科复习课的最优模式,特别是要加强高三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管理,

5、教研员定点到学校定期深入高三年级指导和交流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复习效率。3加强高考、中考研究。按照有利于推进课改,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与高考对接的原则,积极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制订贴合当前形势的中考方案。在认真研究07年高考的同时,拿出08年高考方案的应对策略,按照“集思广益,耳听八方”的思路,继续加强与省、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高考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切实做好高三“一检”、“二检”、“三检”的命题、制卷、考试、评卷和成绩分析工作,认真落实07年高考备考方案,实现07年高考本科上线目标。4教科研成果应用研究。加强“十五”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应用水平。认真做好对立项课题的管理

6、和指导,提高教研员的研究管理能力和自身的科研水平。(二)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重点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5周年、江苏省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纪念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50年的工作契机,大力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影响,切实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稳步推进实施。工作的安排上,市语委办要在省市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做好推普周、全国推普形象大使决赛、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高校测试工作评估等工作,从徐州的具体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在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锻炼队伍培养骨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语委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机制创新的进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三)深化幼

7、教改革,提高课改质量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农村幼教质量为重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带动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推进幼教城乡一体化进程,尤其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成长与保教质量的提升,真正促进幼教事业健康、稳定、全面的发展,具体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理论学习,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不断实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二是推进课改实践,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团体本课程;三是提升农村幼教的保教质量,加快农村幼教改革步伐;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四)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1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考核奖励制度

8、。加大对教科研论文和课题研究类成果的奖励力度;推进民主管理,强化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规范请假制度和长时外出与临时活动去向公示制度;加强公章、通知和证书发放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学科竞赛、论文评比和优质课评选等工作的管理。坚决杜绝人情教研、关系教研。将建立教研员量化考核制度,着手制定兼职教研员选聘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对在岗教研员进行考核。2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致力建设节约型教研室。规范接待,紧缩开支,努力开源节流。3提高教辅资料的编写质量,牢牢掌握驾驭全市教学管理的主动权。在资料编写上将利用我市学科优秀教师的优秀资源,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标形式编写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辅资料,做到贴近学生实

9、际,有利于高考、中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4加强与各县(市)、区教研室的沟通,通过召开相关的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会议,进一步强化对各县(市)区教研室工作的指导。每学期初,各学科开好教研员的工作会议,对大市范围内的所有教研员进行一次有关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培训;继续开展县(市)、区合格教研室验收及“优秀教研员”的评选工作,不断推进我市教研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5加强与外市教研室的交流与合作。要进一步扩大与全省其他市教研室交流合作关系,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教研的实际,理清思路,锐意改革,快出成效。6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教研室和教研员的形象。建立由分管主任负责,部分教研员参与的对外

10、宣传网络,重点通过各种媒体,介绍我们的新举措,阐述我们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以此扩大社会的影响,提升教研室和教研员的良好形象。三、下半年主要活动安排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小学组)时间活动内容备注2006、9小学组教学专项督察。3A、4A、5A、6A教材培训英语(英语)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教材培训(科学)。幼儿园听课调研。2006、10各科进行大市优质课评选工作。省教材培训(劳技)。优秀教育活动评比(幼教)。2006、11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数学、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 。参加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语文)。论文评选活动(英语)。送课活动(数学、英语、幼教)。2

11、006、12开展课堂教学研讨系列活动(语文)。教学质量调研(各科)。参加省劳技教师基本功比赛(劳技)。2007、1学科进行教学信息交流活动(数学)。苏教版国标教材使用情况调研(语文)。新课程座谈会(品德与生活)。初中组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各个学科工作安排时间学科工作安排9月份语文l、召开县区语文教研员和市区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会议。 (9月)2、2006年中考语文总结分析会(9月)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 (912月)教学视导数学市级6期课题主持人培训县区教研员及市区中心组会,讨论本学期工作计划,建立大市中心组建构初中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的实验的结题汇报会教学视导外语初一年级新课程培训;

12、市区教研组长会;2006年中考总结会;省级9A教材培训;常规教学视导。物理1.召开县(区)教研员会议(9月)。2.召开市区教研组长会(9月)。市区全体初三教师会。常规教学视导。化学9月份分析中考化学试卷和中考化学成绩,同时提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建议。召开教研员会议常规教学视导;政治召开县(市)区政治教研员和市区政治教研组长会议,印发并宣讲本计划,布置本学期工作。八、九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培训活动。举行大市评优课,选拔省评优课参赛教师。江苏省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中心组活动,制订、传达活动计划10月份语文徐州市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 (10月)数学到校上课一周市评优课外语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报名;

13、市优质课竞赛;常规教学视导;省优质课会课。 物理全市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10月化学10月份举行全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10月份选拔参加省优秀课评选活动中心组活动政治市区七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2006年中考情况分析及初三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全国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心组活动11月份语文2006年优秀论文评选。 (11月)数学中心组活动和常规教学视导;外语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初三教学研讨会;常规教学视导;教育学会论文评选。物理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结题。11月化学11份优质课巡回交流,探讨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措施11月份参加省优质课活动政治徐州市课改交流展示活动市

14、区八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活动12月份语文质课一等奖展示活动。 (12月)视导活动。 (912月)中学生寒假读书活动。数学建构初中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的实验的结题外语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决赛;常规教学视导;八年级教学研讨会;期末常规工作。物理初中物理教研网的管理与维护。912月开展学科中心组活动。912月促进划片联校的教研活动开展。912月听课、调研物理教学改革情况。912月化学12月期终考试命题研讨会,探讨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内容。市区不定期举行初三化学研讨课,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两周一次的初中化学中心组活动. 政治期终试题命制期终学科质量检测省、市

15、级论文评比活动高中2006年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各科教学活动安排时间学科工作安排9月语 文召开县区教研员和市区教研组长会议高二语文教材培训“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教学督查数学组织选手准备参加省级优质课评比召开县区高中教研员会议召开全市高一、高二教学研讨会教学督查英语召开县区教研员和市区教研组长会议召开英语学科中心组会议教学督查物理召开县区教研员和市区教研组长会议组织江苏省高中物理竞赛教学督查化学布置省教研室、省教育学会化学论文评选工作布置2007年高三二轮复习指导用书编写工作布置化学新课程化学2教辅用书编写工作教学督查政治组织学科中心组和市区教师学习、研究2006年高考试卷,分析2006年高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