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23396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李 慧 白福荣邮编:015400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一、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关注的目光总是集中在学生的说和读上。听,似乎受到了冷落。其实,听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从心底认识到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特别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此之前没有系统的训练,没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其实就是幼儿大班的小朋友,他们的所有做法都是在大班时的样子,上课要随便吃东西、喝水、上厕所、玩玩儿具,但是只要坐在一年级教室里,他们就是小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听课”,因此,刚入学的这几天,如果路过一年级教室门前,总会听到类似

2、“一二三,坐端正”、“小眼睛,看黑板”等儿歌式的要求,我们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为了让学生保证在听我说话,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老师说话时一定要抬起头用眼睛看着我,因为我说话时不仅是用嘴,我还要用眼神和同学们交流,这样,我就便于保证他们在认真听。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我很认同这句话。第二步,为了让孩子们不至于只是眼睛看着我,心早跑了,我有时还会随时叫一们同学站起来重复我刚才说过的话,有时是一个问题,有时是一个要求。一开始是提前讲好,我说完要请一位同学说,到后来提前就不再提醒了,我说完后直接点名。一个学期后,我觉得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的

3、。我不仅让学生听老师讲话,还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的孩子不注意听,这很正常,还有一个特点是只对自己的话感兴趣,所以课堂上会出现一种乱哄哄的场面:坐着的孩子七嘴八舌的发言淹没了丫起来发言的同学的声音,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一定要制止。当有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会严肃地环视全班同学,这样孩子就会全部停止说话,然后我会非常尊重地请站起来的同学大声把他要说的话说完,看着我认真的样子,其他同学也就认真听了。有时,如果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如果有说到精彩的词语或句子,我还让全体学生跟着重复两高遍,一方面可以他们认真听,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对发言的同学来说那更是无上的光荣,可谓一举多得。如在教学菜园里一文

4、时,最后一句是“菜园一片好风光”,我让孩子们结合前一句“红橙黄绿青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有一们男孩子站起来说“菜园里,五颜六色的,真好看”。我及时让全班同学重复了“五颜六色”这个词,我看到了发言者的骄傲,也看到了跟着说的学生的羡慕,我想,这是对他们主动学习的最大促动。有时我也让学生重复一个句子,如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文时,由于这篇课文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篇又长又难读的非儿歌课文,即使课文读通了,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把握是支离破碎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孩子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真还有一位孩子说道:这篇课文讲了小燕子去菜

5、园里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大加赞赏后又让这位同学重复说了一遍,让其他同学跟着说,如果不会说就证明刚才同学发言时没有认真听,所以我往往会再要求孩子说一遍,这次肯定会认真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认真听别人发言了。另外,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听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虽然拼音在开学一个月之内就学完了,后面的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带有拼音,但能熟练拼读的孩子毕竟少,而要求拼音帮助阅读,那就要达到直呼,显然,这是不客观的,所以,很多时候课文还是离不开老师一字一句地教。这就导致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是和高年级相反的,正常思维顺序是熟读成诵,但一年级孩子却往往是先背会简短的课文,再对号入座认准每个字的读音,当然

6、,为避免孩子听错音,所以不能一味齐读,应采用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尽量听到每一位孩子的声音。二、说说话,这可是语文课上最热门的话题了。首先,对学生说的训练自是不必说,除了前面在听的内容中学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学着同学说的说一说,还要学着书上的话说一说。其实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都抢着说,当老师的看到这种积级场面当然也高兴,而且有时孩子们的答案能让老师彻底放松。如我在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时,文中有好多类似“青青的”、“白白的”、“宽宽的”的词语,这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机会,于是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说几个类似这

7、样的词语,有的学生很聪明,由“大大的”想到了“小小的”,接下来就集体发懵了,我及时引导:天空?学生马上答“蓝蓝的”,“苹果?”“红红的!”学生的兴趣来了,我想让学生的思维再开阔些,我继续引导“天上的星星”,本来我想让孩子们“闪闪的”一词,没想到全班同学居然异口同声,兴奋地来了一个词:“眨眨的!”天,还能这样说,我一时无语,可孩子们还一脸期待地等着我的夸奖,真有趣!当然了,我们还要时刻提醒孩子说完整话,主要做法是如果孩子不会说,请其他同学帮着说,然后再自己说。积累语言我认为不是那几个语言丰富的孩子说出来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让说不上来的孩子记住这个词,多数做法是有了好词语,让大家都跟着说一遍。另外

8、,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书上的内容说一说,这也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三、读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一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在课文朗读教学上。由于识字不多,学生读文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有的学生拖腔拖调。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如“小小的船儿”,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如“小小的船儿”。如果不是教师的刻意引导,后者比较多。这类学生读词也一样拖音,一个词非得拆成一个一个字来读,如“语文”。 有的读书停顿不当。有的学生每个词都停顿,停顿的时间一样长,有的学生字字拖音,有的学生则一字一顿。要是遇到翻页,那停顿的时间就是最长的。一句与一句之间,一段与一段之间,正确的停顿就更

9、难。 有的学生音量不对。朗读的音量要适中,既需要让大家都清楚地听见,又不能大声喊,但学生有的轻如蚊子叫,谁也听不清,有的大声喊叫,像在吆喝什么似的。还有一些学生不会正确出声,很多学生从喉咙底下挤出声音来,这不但让人听起来不舒服,而且会伤害自己的声带。 还有一个让我困惑好长时间的现象,有些孩子在齐读课文时看似读得很好,声音洪亮,口型正确,感情充沛,一旦要他个别读,他就口也不会开了,或是读得结结巴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紧张的缘故,后来发现是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好,一篇课文在全班齐读、老师范读、个别好学生领读的过程中已经会背了,他在读书时眼里根本没看书,而是跟着大家的朗读在“背”,也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真正

10、跟文字一一接触,一旦要他自己读他就糊涂了:好些字不认识,一个一个去拼拼音。就读不好了。鉴于以上的问题,我逐渐在朗读教学中改进方法,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1 注重朗读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 今天我的读书着重训练消除拖读,明天我着重训练停顿,或者这一节课我要学生重点读哪几句话,哪几个自然段,要有所侧重。老师要每一次读书要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的朗读也应该有重点要求。比如一年级,一开始,我们的朗读重点要求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口齿清晰,主要是为了读准字音。接着,重点在消除不正确的拖音,要读得轻盈,因为一年级学生读的文章多数是语调轻盈的,适合训练消除拖音现象。消除拖音往往与学习停顿

11、一起进行,但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班级学生一个字的拖读是没有了,但是一点也不好听。读书一字一顿的,很生硬,很不自然,我们要知道,朗读中肯定有拖音,句中的停顿有时是音断意不断,有时就是以拖音来处理的,朗读中的重音也往往需要拖长音调。也有的班级读书停顿过于死板,每一个句子后面的停顿时间都是一样长的,感觉大家都在等待着几秒钟时间过去,然后开始读下一句。其实,朗读中的停顿都是音断而意连,正确优美的朗读,无论段与段之间停顿时间多长,听者不会有等待的感觉。所以停顿的处理不可以过于僵化。在一年级中,教师也要讲句号后停顿稍长些,一段话后停顿更长些,但要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感悟为什么要如此停顿

12、,要让学生看着老师的表情听老师范读,学生就不会有等待多少时间过去再读的感觉,以后自己也会渐渐学会如何停顿了。2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和学生对读,在熟悉了课文的基础上,我问学生答,然后学生问我答,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读课文就是生活中的说话。3朗读的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4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当然,还要通过课文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养成规范的基本的语文阅读课学习方法。1勾画生字的方法。把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按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生字在课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13、、用不同的记号标示出来。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时,因为题目就是文中的一句话,而且这句话中有很多生字,好多孩子就是在课文的这句话中圈的生字,没在题目中圈,而书上后面生字条里的生字就是从题目中开始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指导,我当时是用课件给学生纠正的。2标示自然段的方法。在每个自然段空两格的位置标示自然段。3朗读的基本方法,如词儿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不要唱读等。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并保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课堂上设计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老师可以用语言鼓励学生,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物质奖励学生。要让被表扬的学生受到鼓舞,要让其他的学生充满向往,不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

14、情,逐步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也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关注课文的知识点,在第一册的语文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可以训练的知识点,只有关注到这些才会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在阅读中不断扎实。四、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的重点我想谈谈“写字”。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写字来说,虽说在幼儿园时也有写过,但那只是尝试,并没有规范地学习,所以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在刚开始书写时不仅要告诉孩子如何执笔,还要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写,而且这时的教只靠老师的范写和学生的书空,有时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孩子根本不会落笔,这就需要老师手把手地去教。其实,这只是一道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许一次就足够

15、了。所以,指导孩子写字不要急于先让孩子写好,而是先教会孩子正确的执笔方法,会写基本的笔画。在指导孩子写字时,要求要严,指导要细。要求学生,横要写平,竖要写直,大小要适中,笔顺要正确,写慢一些不着急,鼓励学生先慢些写努力把字写好,争取一次写好,不要频繁使用橡皮擦,然后再要求既快又好。当然,要求孩子写好字不能单纯硬性要求,更重要地是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占格、笔顺,还要教给他们汉字的结构安排,如何才能让一个字写出来好看。如在教学“自”时,这个字很典型,在这个字中横画比较多,只有将这些横画的间距写均匀了才好看。我在田字格里板书示范了这个字后,又给孩子们讲了这个细节,并在黑板上又写

16、一个中间两横间隔不均匀的“自”字,学生一下就感受到了。这样,学生就由学一个字学到了一类字,并培养了孩子审美。又如在教学“禾”字时,让孩子们记字形时,大部分孩子都想到了“木字加一横就是禾”,在指导书写时,我不仅强调写的时候不能先写“木”,再加撇,并且又写出一个“木”字,让孩子们比较单个儿的“木”字和“禾”字中的“木”的区别,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禾”字中间的竖比“木”字中的竖短,我告诉孩子,这是在给上面的撇让位置,在此过程中我还渗透了做人要谦让的道理,这样,我不仅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后来学习足字旁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要把足字一捺写成提,很快就有学生说是为了给右边的部分留地方,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五、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虽然课标一直都在强调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读好,轻读懂,但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