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324258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准条款理解与应用之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环境科学系,2013年3月,第三讲 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及策划,2,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的示意图,3,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环境方针,4.3 策划,4.4 实施与运行,4.5 检查,4.6 管理评审,4,4.1 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5,理解要点,(1)“建立”可理解为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组织在环境因素控制方面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根据本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环境

2、管理体系是指组织明确以什么方式来实现本标准五部分中的17项要求,并以文件形式描述。 (2)“实施”是按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去做,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运行环境管理体系。 (3)“保持”包含两方面的含意,一方面是要求组织应始终如一地按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定运行,另一方面是要求组织应持续地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4)“持续改进”一方面是“保持”的需要,即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需要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也是提高组织环境绩效的需要,即组织应不断改进其控制环境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其自身的环境绩效,为环境做出有益的贡献。,6,(5) 应明确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这种范围是组织自行决定的。在环境管

3、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任何活动、过程和服务,应执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当某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在给定场所的一部分,明确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尤为必要。 (6)界定范围时应考虑: 组织人、财、物等管理权限; 组织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类型; 组织实施活动的区域或场所; 组织的环境污染许可范围。,7,(1)本条款可以单独描述,也可与组织其他管理体系相应的条款合并在一起阐 述。若环境管理体系作为独立的管理体系,应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用独立的章 节阐述本条款。若是综合性体系,可以在组织总的管理手册中阐明组织是按 IS014001:2004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是。 (2)文件的内容通常包

4、括: 按IS014001:2004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是; 规定在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各层次应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规定定期评审和评价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有效、适宜,以确定改进的契机实现环 境绩效的进一步改进。 阐述应依据组织的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来确定持续改进过程的范围程度和 时间安排。,文件要求,8,审核要点(内部审核),(1)对本条款的审核是文件审核,初次审核时,应查阅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是否按本标准五部分17要素描述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 (2)审查描述本条款的文件,确认文件中: 是否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是否提出了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5、是否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出了要求。 (3)第二次及以后的审核,应关注组织的内、外部与环境有关的因素是否 发生了变化,如组织机构、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新产品或新服务项 目、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其环境管理体 系文件是否进行了修改,,9,4.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规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确保其: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传

6、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可为公众所获取。,10,理解要点,(1)明确职责,即最高管理者负责环境方针的制定和修改。因为环境方针是组织环境管理的方向,是最高管理者代表组织向社会公开做出保护环境的承诺,所以制定环境方针、确保环境方针的实施和保持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2)环境方针应体现组织特点,内容应包括“两个承诺,一个框架”。 “两个承诺,一个框架”是指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相关环境要求的承诺;为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3)环境方针宣传是公开的。环境方针的宣传范围一是向组织的员工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宣传;另外是向社会公开宣传,表明组织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7、,让社会监督。宣传方式有会议传达、网上宣传、产品外包装上宣传、悬挂宣传标语等。,11,文件要求,(1)环境方针可以单独制定,也可以与其他体系的方针整合为组织的总方针。 (2)方针的文字应精炼,便于记忆,内容应符合本条款的要求。 (3)环境方针的文件中可包含对环境方针内容的解释。,12,事例,示例31 单一体系的环境方针 控制环境因素;减少资源浪费;“三废”达标排放;不断改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 示例32 三体系合一的方针 质量争第一,经营应诚信,服务创一流,顾客是上帝;守法须牢记,安全在首位,节能防污染,改进是永恒,发展才稳健。 顾客至上,质量为先;节能降耗,清洁生产;遵纪守法,重视安全;精益

8、求精,永恒发展。,13,审核要点,(1)初次审核时,查看文件,确认组织是否制定了环境方针,方针是否体现组织特点,是否包含“两个承诺,一个框架”。 (2)第二次及以后的审核,应关注组织是否对环境方针的适宜性进行了评审和修改,修改后的环境方针是否体现组织特点,是否包含“两个承诺,一个框架”。 (3)每次审核,应通过与员工交谈,验证环境方针被广大员工的了解程度。 (4)与最高管理者交谈或和看现场,了解宣传环境方针的方式,验证组织的环境方针是否能让公众获取。,14,4.3 策划,4.3.1 环境因素,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15,4.3.1 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

9、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 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 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因素加以考 虑。,16,理解要点:,(1)制定识别环境因素的程序。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控制活动、生产和服务中有害的环境因素(或对其施加影响),特别是有害的重要环境因素。首先应识别与之有关的各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有多种,应建立环境因素识别

10、程序。 (2)程序中应包括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准则和方法。重要环境因素是通过评审来确定的。评价准则可包括环境事务(日常必须控制的环境因素,如节能降耗;工作人员能正常工作的环境;周边居民能正常生活的环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内外部相关方的要求。评价的方法由组织自己规定。 (3)对重要环境因素施加影响是指组织通过间接途径来减少可消除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有害的环境影响。,17,(4)识别环境因素应与环境影响联系在一起。 (5)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三种情况:正常和异常(如关闭与启动)运行情况,以及可预见的紧急情况的环境因素。 (6)以过程为单元来识别环境因素。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过程来识别环境因素。 (

11、7)应将识别和评审的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文件,及时更新环境因素的信息。 (8)组织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9)不同性质和规模的组织,环境因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组织位于不同的地区,其重要环境因素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所以,在识别环境因素时,不能套用其他组织的环境因素,应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区域来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18,文件要求,(1)用文件来描述识别环境因素的程序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和方法。 (2)文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描述组织内哪些部门和岗位需要识别环境因素; 规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涉及的所有直接过程和辅助过程、废物的处置和处理过程均应识 别

12、环境因素; 规定在识别采购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时,对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有什么要求; 描述从哪些方面识别环境因素(要结合组织的特点和组织所在的场所); 规定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规定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和评价方法; 阐述识别和评审环境因素过程的流程; 规定的建立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目录(清单)。,19,审核要点,(1)审核前,内审组长应了解组织的环境因素分布情况,如果不了解,应进行现场调查。 (2)初次审核时,查文件,确认是否建立了用于识别环境因素的程序,程序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查环境因素识别记录、重要环境因素评审记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13、,确认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全部识别。 (4)第二次及以后的审核,应关注当组织的内、外部与环境有关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如产品和工艺的调整、环境标准的修改、相关方要求改变),是否重新识别并评审了环境因素,是否更改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查更改后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验证其下发前是否进行了批准。,20,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的关系,21,识别环境因素 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包括:3种状态、3种时态和8种类型。 3种状态是: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3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8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

14、、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2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当考虑的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如: 设计和开发; 制造过程; 包装和运输; 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 废物管理;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 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 野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23,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对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有多种方法,并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设立不同的准则或综合评价准则,如从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规模、延续时间、发生概率、治理难度和费用、相关方关注度、组织对该环境因素的控制能力等方面考虑。法律法规所关注的环境因素都属于重要环境因素,必须纳入管理。 组织

15、内外部情况变化,一个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也可以随之发生改变 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是否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取决于它对组织的重要性和组织的影响能力。,24,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内外部情况变化,如: 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 所在区域性质的变化 技术的进步 新工艺或新设备的引进 生产规模的扩大 对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的更改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 加以考虑,25,环境因素的识别,1、收集有关信息 2、采用过程分析法对环境因素进行普遍调查 3、环境因素分类调查和汇总及分类调查 4、识别环境因素的几种方法 物料衡算法:适用于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原材料的利用等环

16、境因素的识别; 产品生命周期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及物流过程的识别; 过程输入输出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及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职能分析法:适用于管理活动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26,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31),(一)不存在唯一的、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 (二)评价环境因素重要程度的依据 环境方面的评价依据 环境影响的规模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发生的概率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环境法律法规(包括可能新颁布的),27,(32),商业方面的评价依据 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 改变环境影响的经济承受力 改变其他活动和过程将带来的(好的或坏的)效果 相关方的利益 组织的公共形象 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 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28,(三)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