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925879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 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娱乐方式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第六学习主题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导入,西式婚礼,五四运动以前的婚礼,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引进,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等娱乐方式的传入,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艰难缓慢,同时又不可阻挡。,轿子(19世纪),马车,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1.西方列强的侵入;2.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3.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4.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

2、创新的结果。,旧式帆船,徐寿1818.2.261884.9.24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华蘅芳18331902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人近代中国数学家、科学家,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徐寿、华蘅hng芳改进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随后江南制造局还制造出军用的铁甲船和钢甲船。,轮船招商局上海总局,1873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垄断。中国传统的靠风帆、人力驾驶的旧式船舶开始被机器轮船替代。,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

3、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洋务运动后期,中国出现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949年全国铁路总长度已达到2.4万千米。,1908年上海法租界通行的有轨电车,1910年广州至九龙铁路建成后的第一班火车,行驶在东北公路上的汽车(20世纪30年代),新式交通工具具有方便与快捷的特点,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飞马驿站,烽火,飞鸽传书,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4、,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到上海。,盛宣怀1844.11.41916.4.27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创始人,1931年何香凝、柳亚子致国民党中央要求释放青年学生电报手稿,毛泽东和柳亚子在北平,晚清电话机(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早期的电话机,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中国使用电话始于清朝末年,当时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在民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清朝末年有了邮政事业(1878年发行的大

5、龙邮票),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中外新报报纸原样复印件,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它既是侵略我国的工具,又是西学的传播者。1858年香港出版中外新报,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第一份报纸。咸丰八年(1858),中国第一家近代中文日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它改变了以往中国报纸所采取的书本形式,第一次采用西方的报纸形式进行编排。初为晚刊,两天出版一次,后改日刊,以四开白报纸单张印刷。内容多以广告及各种商业消息为主。创办人伍廷芳,时任英商孖刺报译员,借用孖刺报所购中文活字创办中外新报。代价是每月向孖刺报交纳印费,并免费为孖刺报刊登部分广告。1912年后,报纸进行改革

6、,增聘各地访员,开辟“谈瀛”、“粤声”等栏。因对军阀龙济光进行抨击,受到粤人欢迎,销数逾万。欧战时,反对中国参战,遭到港府从轻处罚。经此波折,稳健股东不想续办。1919年停刊。,上海申报馆旧址,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夏瑞芳18711914江苏青浦人,鲍咸恩鲍咸昌1861191018641929浙江鄞县人,商务印刷馆旧貌1897年创办于上海,中国近代出版事业起步于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期。,爱新觉罗奕譞xun18401891字朴庵醇亲王道光帝第七子光绪帝父亲,慈禧1835.11.291908.11.15姓叶赫那拉满洲正黄旗人同治、光绪时垂帘听政,拉洋片,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7、表演者通常为1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上海虹口大戏院中国第一座电影院,北京天桥电影院,照相技术和电影技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到中国。,定军山剧照1905北京丰泰照相馆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歌女红牡丹剧照1931第一部有声电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旧上海摩登女郎,渔光曲剧照我国第一部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剪发辫,康有为剪发康有为逃亡日本后,仍留

8、着他那大清帝国的大辫子,所以出出进进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梁启超和许多华侨都劝他把辫子剪了,他死活不同意,后来他自己也感到太被日本人取笑了,只好同意剪掉。在康有为剪辫子的那天,好像举行什么盛大典礼一般,他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还宣读了一篇奏文。奏明圣上自己着满服在日本的种种苦衷,乞求圣上恩准削发。接着又读了一篇给祖宗和生身父母的祭文,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每念完一篇就行一次三跪九叩礼,行礼完毕才坐下来。康有为请来的日本理发师站在一旁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已经问了好几次是不是要理发。等理发师刚拿起剪子,忽然十几串鞭炮齐鸣,理发师大吃一惊,把手上的剪子都吓掉了。,“三寸金莲”,禁缠足,“裹小脚一

9、双,流眼泪一缸”,缠足妇女穿的小鞋,中山装,易服饰,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20世纪初穿西装戴领结的青年,20世纪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鞠躬、脱帽握手,跪拜、作揖请安、拱手,礼节,先生、君、同志,大人、老爷老太爷、少爷,称呼,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前,改称呼废跪拜,淡化了传统封建等级观念,充分体

10、现了国民人格民主、平等思想观念。,天津起士林西餐厅(1901年创建),西式蛋糕,西餐炸牛排,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建议:访问身边老人或参观博物馆、观看影视图片资料,了解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社会调查,学习测评,1.商务印书馆创办于()。A.上海B.北京C.香港D.广州2.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A.民报B.苏报C.申报D.文汇报3.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广学会C.上海格致书院D.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4.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放足”行动有什么意义?,A,答:由于剃发留辫象征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妇女身心的摧残,它约束了人的自由与爱好,严格来讲是一种对人性的压制。因此,“剪辫”“放足”的意义主要是表示反对封建政权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决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展示个人的风采,从社会发展和文化思想上都体现了积极进步的意义。,C,A,史海拾贝,妇女缠足的由来与被废除,旧时的缠足妇女少女从三四岁开始缠足,缠足凳,放足布告(民国十八年三月),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