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分离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25826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淀分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沉淀分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沉淀分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沉淀分离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沉淀分离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淀分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分离法(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沉淀分离法,3-1 概述3-2 无机沉淀剂分离法3-3 有机沉淀剂分离法3-4 均相沉淀法 3-5 共沉淀分离法,3-1 概 述,沉淀是指任何均相流体中析出固体的过程。沉淀分离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沉淀剂有选择性的沉淀某些离子,使欲分离的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的方法。通过沉淀反应把欲测组分分离出来;或者把共存的组分共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沉淀分离法原理简单,不需特别的装置,是一种经典的分离技术,在实验室以及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一、沉淀的基本原理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即根据溶解度原理,利用待测组分或干扰组分与沉淀剂反应,把待测组分沉淀出来,或将干扰组分沉淀析出而除去。 沉淀溶

2、解平衡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离子之间建立的多相电离平衡。,3-1 概 述,例如:PbI2的饱和溶液中的平衡: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表示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离子活度幂的乘积,称为溶度积(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活度可近似于浓度)。,3-1 概 述,Ksp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是一个常数,是衡量沉淀溶解度的 一个尺度。其大小取决于沉淀的结构、温度等因素。根据溶度积的数值,可判断定温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沉淀或溶解的情况。,3-1 概 述,例如,在PbI2的饱和溶液中, 若 c(Pb2+) c 2(I-) ,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若 c (Pb2+)

3、 c 2(I-)= , 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既无沉淀析出,又无PbI2固体溶解; 若 c (Pb2+) c 2(I-) , 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3-1 概 述,二、沉淀形成的条件沉淀形成的必要条件:某种溶质是过饱和的。使溶质达到过饱和的方法有: 降温冷却、蒸发、盐析法(加入无机盐)、溶剂转化法、 反应沉淀法(加入沉淀剂)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有一定的溶解度,达到了这个溶解度就是饱和溶液,溶液过饱和后多余的溶质就要析出。溶液的过饱和度就是沉淀析出的推动力。,3-1 概 述,影响溶解度(S)的因素 (1)温度 温度,S;温度,S,如CaSO4、Na2SO4等 (2) pH值 弱酸盐如:草酸盐

4、、碳酸盐、磷酸盐、硫化物等,其阴离子与H+结合生成弱酸而影响溶解度。 (3)同离子效应 溶解度因共同离子中的一种过量存在而减小的现象。为使沉淀完全,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是有效的。,3-1 概 述,(4)盐效应 当溶液中有与构成沉淀的离子不同的离子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同离子效应的影响远大于盐效应,通常只考虑同离子效应) (5)络合剂的影响 某些被测离子与加入的沉淀剂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使溶解度增大 ,甚至没有沉淀的生成。 (6)有机溶剂的影响 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能使无机盐的溶解度,有效的发生沉淀 例如,PbSO4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为4.1mg, 在20%乙醇中仅

5、为0.41mg; 在纯的乙醇中则只有0.0027mg。,3-1 概 述,1. 晶形沉淀,2.胶状沉淀,d 0.1 m,d 0.02 m,颗粒大, 结构紧密,体积小,杂质少, 易过滤洗涤。如BaSO4、草酸钙等。,含水多, 结构疏松,体积大, 杂质多, 难过滤洗涤。如 Fe2O3xH2O等,三、沉淀的类型,3-1 概 述,成因:沉淀自身的性质; 沉淀时的条件。,四、沉淀的条件控制形成晶形沉淀:热、稀、慢、搅、陈形成胶状沉淀:冷、浓、快、加电解质、不需陈化胶状溶液很难过滤,为使胶体溶液较易过滤,可在溶胶中加入一定的电解质,夺取胶体粒子周围的水分可促进凝结。如:亚砷酸水溶液中,通入H2S生成的As2

6、S3 ,很难过滤,加入HCl或NaCl等电解质,过滤就容易多了。,3-1 概 述,3-1 概 述,五、晶形沉淀生成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核的形成、沉淀的生长、陈化 (1)形成过饱和溶液与核的形成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时,首先有几个阴阳离子相聚形成结晶核,进一步在其周围聚集了阴阳离子、胶体粒子,成长为肉眼可见的粒子。一旦有核产生,就开始形成沉淀,过饱和状态开始解体(2)沉淀的生长 溶液中阴阳离子、胶体粒子等向晶核运动并在其表面上沉积下来,使核慢慢生长为沉淀。 核的形成速度 核的生长速度过饱和度浓度越大,核的形成速度越快,数目越多,3-1 概 述,(3)陈化 生成的沉淀不马上过滤,将其与母液一起放置一

7、段时间,使沉淀粒子再长大的过程。陈化,是使沉淀粒子变得粗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加热和搅拌可缩短陈化时间。,3-1 概 述,六、沉淀分离法的类型: 1、无机沉淀剂分离法、有机沉淀剂分离法 2、常规沉淀分离法 均相沉淀分离法 共沉淀分离法,常量、微量组分分离,痕量组分的分离富集,分类,共沉淀分离,无机共沉淀,有机共沉淀,吸附共沉淀,混晶共沉淀,固溶体共沉淀,胶体凝聚共沉淀,无机沉淀分离,沉淀为氢氧化物,有机沉淀分离,沉淀为硫化物,沉淀其他无机沉淀物,沉淀分离法,沉淀为螯合物(内络盐),沉淀为缔合物,沉淀为多元络合物,3-2 无机沉淀剂分离法,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3.2.2 硫化物沉淀法3.2.

8、3 硫酸盐沉淀法3.2.4 其他沉淀形式,3-2 无机沉淀剂分离法,沉淀反应的要求: 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纯度高、稳定。无机沉淀剂是沉淀分离中最早使用的沉淀剂,主要用于金属离子的分离。主要形式有: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草酸盐、卤化物等。,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金属离子都能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各种氢氧化物沉淀的溶度积又相差很大,因此只要控制溶液的pH值,改变溶液中的OH-,即可进行选择性沉淀。缺点:选择性较差,共沉淀现象较严重,为此,沉淀应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以降低离子的水合程度。常用的沉淀剂有:NaOH溶液、氨水+铵盐、ZnO悬浊液等。,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1、单一

9、金属离子开始沉淀以及沉淀完全的pH值计算在沉淀分离中,欲分离组分残留在溶液中的量越少,沉淀就越完全,分离效果越好。氢氧化物沉淀的溶解度与溶液的酸度有关,调节溶液的pH值,可使某些 Mn 沉淀下来。由氢氧化物沉淀的KSP可估算Mn+开始析出沉淀时的pH 。在常量分离中,当溶液中的离子还剩下10-4C0(即99.99%的离子已被沉淀 )时,即可认为沉淀完全。,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例:已知Ksp,Fe(OH)3 =410-38,Fe3+=0.01mol/l, 问:要使Fe3+沉淀下来,溶液的pH应为多少? 解: Fe3+ + 3OH- = Fe(OH)3 pOH2.2时, Fe3+开始沉淀

10、。,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 pOH=10.5 ,即当 pH=3.5时, Fe3+沉淀完全。, Fe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是:2.23.5 注意: 上面的计算是近似的。,那么,当Fe3+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又是多少呢?溶液中的离子还剩下10-4C0 即10-6 mol/L时,沉淀完全。,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无定形沉淀的KSP与沉淀的形态、陈化情况有关。实际的KSP与计算用的KSP值是有差距的。,原因:,2. 溶液中存在其他离子,影响离子的活度,应该 用 Kap 代替KSP。,3. 溶液中不仅有Fe3+,还有Fe(OH)2+、Fe(OH)+、FeCl2+、Fe(H2O)

11、2Cl-4等,实际的溶解度要大得多。,实际上,为了使某种离子沉淀完全,所需 pH 往往比计算值略高。如: Fe(OH)3 沉淀完全实际在4 以上,而不是 3.5 。,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不同的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及沉淀完全时的pH值不同,可通过控制pH值来控制离子的沉淀;两种金属离子能否完全分离取决于两种沉淀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完全分离的标准是:后沉淀离子开始沉淀时,先沉淀的离子已沉淀完全(即其在溶液中的浓度小于10-4C0 ),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2、分步沉淀(混合离子的沉淀分离) 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离子,而且这些离子均可与适当的试剂反应生成难溶物,那么溶度积小的将先被沉淀

12、出来;溶度积大的将后被沉淀出来。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利用分步沉淀,可分离溶液中的离子,但要求它们的Ksp要有足够的差异,才能使溶解度最小的先形成沉淀析出,而其他离子后析出。,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分步沉淀,实验:如果一种溶液中同时含有I-和Cl-, 当慢慢滴加 AgNO3溶液,刚开始生成黄色AgI沉淀,加AgNO3 达到一定量,就会出现AgCl沉淀。定义: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问题:为什么AgI先沉淀, AgCl后沉淀?,解释:假设I- = Cl- =0.01mol/L,或当AgCl开始生成时,Ag+=1.810-8mol/L,此时,I-沉淀完全, Cl-是否开

13、始沉淀?,I- =10 5 mol/L,设溶液中两种金属离子Mm+和Nn+,它们的浓度分别为:cM和cN,溶度积常数分别为KSP(M)和KSP(N)。当Mm+沉淀完全而Nn+尚未沉淀,即可认为达到分离目的。因此, Mm+开始沉淀时: Mm+ OH-m KSP(M) , 沉淀完全时, 若组分N不析出,则: Nn+ OH-n KSP(N) ,即 有 这就是两种离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条件。,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例:铝和铁的分离含Al3和Fe3的HCl溶液100mL,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加250g/L NaOH溶液,过量约15mL,低温煮沸数分钟,保温放置,使Fe3沉淀后过滤;用30g/L

14、的热NaOH溶液洗涤沉淀,洗涤液与滤液合并,滴加2mol/L HCl至微酸性后用于测定Al 3。,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1)NaOH 溶液作沉淀剂: 控制 pH 12 ,以 NaOH 为沉淀剂,实现两性金属与非两性金属离子的分离。 大部分非两性金属离子能完全沉淀,只有 Ca(OH)2 、Sr(OH)2 等部分沉淀,而两性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留在溶液中。,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2)氨水加铵盐作沉淀剂 控制pH=8-10,用于沉淀不与NH3络合的Mn+。,3.2.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加入铵盐(如NH4Cl) 的作用: 形成缓冲体系,控制 pH (8 9), 防止生成 Mg(OH)2 沉淀,减小 Al(OH)3 溶解。 利用大量NH4+作平衡离子,减少 M(OH) n 对其它Mn+的吸附。 NH4Cl 是电解质,促使胶体沉淀凝聚。优点是:沉淀经过滤、洗涤并灼烧成氧化物称重时,铵盐在低温下可挥发除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