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120779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篇一:一开始被作者对王阳明的描述抓住了眼球。洞房花烛夜与和尚彻夜长谈忘归。看过虚云法师的故事,对此也不足为奇。另我称道的是:短短几天时间书法炉火纯青,一代大儒竟然布兵排阵叛乱剿匪。学习能力如此彪悍,莫非真的有一种普适的方法让人能迅速格物,

2、对天下事了然于胸?什么是知行合一,何以有这么大的魔力?带着这种好奇,继续往下翻,捕获珍珠点点。王阳明年轻时坚信自己能成为伟人,成王成圣。尽管为他状元父亲和老师所不屑。看了本书觉得:志向的远大与否是造成人和人之间差距最根本的因素。志向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生命观。和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伟略的王阳明比起来,这个时代的我们,视野、精力局限于自身的享受,物质财富的积累,着实渺小卑微。王阳明逆圣意忠谏直言被下令流放贵州夷荒恐怖之地,途中又奸宦刘瑾追杀,有幸逃脱后,得和尚指点:勇敢面对,继续前行,否则将引祸家门。他回家向父告平安,毅然决然踏上贵州的路途,在海上遭遇了风暴。“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3、!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何等的气度!何等的光风霁月!什么艰难险阻,不过浮云转瞬即逝,何以惧?胸中无事,磊落光明,何以碍?作为王阳明的拥趸,毛泽东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气度也源于此吧!在王阳明不知所措的时候,他有一个办法,如果是圣人碰到的同样的情况,圣人会做什么样的打算?稍微思忖一下,我就发现这个方法能解决我平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例如,如何与领导相处、如何正确的消费?想到平时那些自找的忧,忍不住笑了笑。这一刻,我觉得和几百年前的王阳明得到了一丝连接,电光火石般真切的连接,那是一种透过文字跨越几百年的精神上的相通。想到了佛陀和迦叶的拈花微笑。物质的欲望,情感的欲望,情感的

4、欲望似乎更高级,也更难以摆脱,所以真正出家的人实在少。即便是王阳明,他也直白,佛教中叫人出家远离父母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很早的时候就想过,如果出家,可能不舍的就是家人了。在自己的人生目标中,回报父母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常常想着赚更多的钱,给他们更好的物质享受。王阳明说到:“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让他们心上安宁。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是的,父母、孩子需要的其实都很少,平安健康知足而已,不要再以任何所谓“为了父母”、“为了孩子”的借口去无限制地刺激和放纵自己的欲望。学会知足,也教会身边人知足。来了

5、来了,不论是哪一样任务,王阳明总能完成得很好。而他在此前从未有过工作经验。按照朱熹的说法,你没有工作经验,就不可能知道这份工作的道理,那你就无从下手。格物而后致知。纯粹的“物质决定意识”。而王阳明的看来,天理就在我心中,我之前所以没有显露在基层工作的那些道理,是因为我没有碰到这个机会,现在碰到机会了,那些道理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不需要向外求取。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与佛经相承的。法华经讲到富翁的儿子,具足一切而不自知,反而向外乞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只要内心清净,存天理灭人欲,便能洞悉宇宙事物的真相。可惜人们的心灵,总是在俗世中污染,所以需时时勤

6、拂拭,莫使惹尘埃。如何不惹尘埃呢,我想:只有常往洁处走,莫向污处行。亲君子远小人,常看好书,反躬自省,改过思齐,保持清净少欲。是否真如佛陀、王阳明所说呢?有很多先贤,是这么实践过来的。你呢?信或不信?我们不妨一试。对,知行合一!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书心得体会篇二:任何事只要开始去做,永远不晚,今天终于动笔开始写书评,我没有写过书评,也没看过好的书评,怕看了,我就不敢写了。在豆瓣写书评,只是满足了自我的表达,写的好与不好,还望看见的人,路过就好。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看了两遍,我想我会继续看下去,无论多少遍,每次都会有新的理解。这次最想聊的是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这本书主要宣扬的就是,知

7、行合一,它的意思是当你的良知和你的行动一致合一了,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成为像王阳明一样的立言,立行,立功的三不朽的圣人。普通人都在追求更多智慧和能力,从而能更好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进而拥有更多的名和利!但是王阳明说,追求良知和行动的一致,比拥有更多的物质和名利更加重要!那么普通人如何得到和做到知行合一呢,我困惑我们如何确认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难道一出生我们就有良知,难道任何事良知都会告诉我们该怎么面对和去做吗?那是不是说,只要听从心里的声音,任何事都能很好的面对和解决吗?我以为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才认识什么是良知,难道人本身具有,无需外在去求索吗。那么学习的价值何在,过多的阅读和学习会不

8、会让人更加迷茫,过多的工具和本事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真正的良知吗。知行合一告诉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内外本具有的良知,然后将良知和身体外在的需求做区分,通过自己生活的磨练,发扬内在的良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想,大致的逻辑就是这样,当然,作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我觉得普通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追求成为圣人,毕竟圣人少而普通人多,王阳明只有一个,孔子都只有一个,一个圣人的出现势必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普通人,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一个身心健全,生活快乐的人都已经非常了不起!况且生活本身有其残酷和任性的考验,我们都无法掌控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面对可能会一地鸡毛的生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给了我一个解决自身问题的思路,我想我会继续学习王阳明的想法,深化对阳明先生思想的理解,或许我会有另一番感悟!感谢阳明先生,感谢自己的认真,我喜欢这样不断成长的自己,我会坚持做这样的自己!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