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树的读后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098514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之树的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哲学之树的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哲学之树的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哲学之树的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哲学之树的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之树的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之树的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哲学之树的读后感本书呈现了一门为期12周的哲学入门课程,这门课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小编收集了哲学之树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哲学之树的读后感【一】面对哲学之树这样的书名,人们可能会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了解一点哲学史知识的人,会立刻联想起笛卡尔的那棵树,觉得这样的书名有点陈旧,并无新意;不熟悉笛卡尔的人,可能会觉得将哲学和树扯在一起,多少有些伪浪漫主义的嫌疑。但当我翻开这本

2、书,逐渐被里面的段落所吸引,进而不知不觉读下去的时候,这棵哲学之树的形象便随之清晰起来,书名所带来的第一印象已被冲淡到近乎忘却。我觉得,就此书的内容、主旨而言,这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书名,而这一书名所负载的哲学入门读物本身,绝不像其外在的目标那样简单,而是的确像一棵绿色植物那样富有生机。从一个哲学教师的角度来讲,如何将哲学史以及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以富于启发的方式卓有成效地传达给初学者,是一个非常古老、但其困难未有稍减的难题。苏格拉底,这位西方哲学史上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也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教师;他以提问、追问的方式形成的思辨对话,既是他寻求真知的途径,也是他传播真知的方式。这一传统延续了下来,但它

3、时常被忽略,被其他更为自大和远离谦卑的方式所淹没或代替。在我们国内,由于几十年里对马克思哲学的教条式理解和灌输,哲学讲堂和课本至今也很难完全去除那种枯燥的机械思维的习气,致使很多学生对哲学心生反感、敬而远之,而事实上他们完全有能力掌握一般的哲学知识和思考方法,并从中受益无穷。就这个现实问题而言,哲学之树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庞思奋博士出生在美国,在英国牛津大学读完哲学博士,之后便在香港浸会大学从教至今。他在1987XX年十多年间,曾三十余次讲授“哲学入门”课程,此书便是在他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成的教材性读物,曾经过四次修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这本中译本便是根据英文版第四版译出的。X

4、X年庞思奋博士来内地旅行,我有幸见到他,我们就哲学之树和哲学教育谈了很多。他告诉我说他在西方大学所接受的哲学教育中,也有很多令人失望之处,大多数教授们往往只停留于告诉你某位哲学家怎么说以及相关研究者的看法,一切都是一些既成的知识,学生们需要的只是去接受或拒绝,根本没有机会体会到不同方式的思考所带来的乐趣,哲学显得尤其远离现实、毫无用处。学院里的这种经历正是促使他在日后的哲学授课中潜心钻研哲学传授之道的动力。他告诉我,讲授哲学入门课无数次,每次他都在进行新的实验,因为每次面对的都是不同的学生,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配合,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再普通的学生,在适当的引导下也会萌发对哲学的兴趣

5、,而且哲学思辨的能力是可以逐渐培养的。他说,不同的人接触哲学有不同的结果,而最大的差别在于:有的人止于将哲学当作一种工具,而有的人则达到以之为生存之道;前一种人居多,后一种人则是少数。庞教授说这也正是他的两个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哲学,学会思考;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启发他们理解哲学的真谛,将它融入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后一个目标是一种境界,虽然是需要长期修炼才能领悟并付诸实践的,但正因为它困难而且重要,就更需要在入门课上将它树为第一位的东西,让初学者一开始就意识到这样一个路标。哲学之树正是记录了庞思奋博士这种哲学教学实验的精华,像一个样本那样展示了一个哲学教师为达到这两种目标而进行

6、的智慧探索。它将哲学的主要问题分别纳入到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这样四个相关联的有机体中来探讨。这类似于笛卡尔方法的现代延伸,保留了形而上学在笛卡尔哲学之树中的树根位置,用笛卡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的遗产取代了作为树枝与树叶的物理学和科学。从这个结构中可以看到,在树根和树叶两端,保留的是西方哲学古老的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在现代以“存在主义”之名统摄的各种思想成果;而在树干和树枝部分,涉及了逻辑学、语言哲学以及科学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颇具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哲学支脉。逻辑是连接形而上学与其他哲学分支的通道,逻辑学和语言哲学被放在了其应有的重要位置上,而且以作者自己独创的“几何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7、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有益于初学者的。在以上的每一个部分中,作者精心安排了三个星期、九次课时的教学过程,每一周针对一个专题进行,在每一周的最后,列有供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及推荐的书目。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讲授方式,不仅打破了哲学史的时空界限,让学生在接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同时,就认识到他们现代的对话者,同时也尝试着打破西方哲学为中心的思维角度,通过与东方哲学的横向比较产生新的思路。后一点在第二部分即逻辑学部分最为集中,作者以几何图解的方式诠释周易八卦的逻辑结构,让人感到很有启发和趣味。尽管总体而言这是一本以西方哲学为基础的哲学入门书,但作者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视角的局限并在合适的方向上加以突破,这无疑是值

8、得借鉴的。让人对庞思奋博士尤其心生敬意的是,他基本上做到了以苏格拉底式的“助产”方法贯穿全书,在提出问题、发掘该问题的层层意味的同时,展现的不只是哲学史的相关知识,而是如何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以及对其他思考路径的启示和期待。导入哲学思辨的路途是切近生活的、看似轻松愉快的,但每一步都不是随意跨越的,困难时隐时现,直至作者意识到已经超越了初学者所能接受的范围,才会适可而止。可以看出,作者所进行的这种教学实验是建立在严谨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从书后所附的长长的专有名词释义表也可得见。从出版社得知,此书在上市两个月内便实现了加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读者对这种引导方式的认可,也说明了中国读

9、者对哲学的兴趣和对优秀的哲学入门读物的需要和期待。哲学之树的读后感【二】庞思奋的哲学之树是很好的哲学入门之书,读罢感触良多,颇有觅得知音之感,其对于人生的领悟,做哲学的方法,主要哲学观点及讲课的方式都是鄙人神往之的。人生领悟: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的人生其实很其哲学观匹配,就是既要有宗教的信仰,又要有理想的存活,认识到人生的边界,既给信仰留出空间,又要于尘世生活。由于本文是哲学,而不是生活哲理,作者并没有对生活多谈,则是谈了跟哲学相关的死亡思索。人的根本困境来在于两处:存在的困境和不存在的焦虑。也就是人何以存在以及存在的价值意义与人终将死去以及人不知道何时会死的焦虑。作者并没有过多去论证,而是指出

10、了拯救的道路,宗教信仰。作者认为如果人追求有限的目标,比如金钱,比如幸福,就算在有生之年实现了最后也将不可避免地以空虚和无意义而告终,如果临死也没有实现那更是无意义的无意义。而倘若追求无限,以有生的人生追求无限的可能只能以卵击石。所以对于无限之事,只能信仰。虽然本人并不认同其解决有限无限的人生悖论的途径,但是对其领悟和论证还是相当佩服的。在此不谈个人的人生观。做哲学的方法:作者两条原则是我极其认同的,其一,学哲学,或者接受哲学的训练,不是为了通过玄思获得一些奇异想法来与人不同,而是对平常事有自己的思考和洞察,有自己的坚守;更不是为了摆弄些专业的术语,写一些没人看的哲学杂志上学术文章,而是为了更

11、好的生活。不能用一些专业术语,假把式吓唬人。其二,要从个人的意见上升到系统,对观点进行分析。作为人,多会有想法,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大多只是意见,没有进行思考,也就是所谓的”玄思“ ,就是自己主观一想,这个只是想法,并非哲学,哲学应该是在个人朴素的观点上不断的分析,解剖上升到一个经得住考验的体系。个人意见一戳即破,而哲学确实具有很强思辨的体系。做个类比,想法和哲学,就像砖头和建筑物。主要观点:作者在此书中主要是以康德为蓝本谈哲学。而整本书的几点就在于区分了必然无知的事物和我们可能有知的事物。必然无知的事物,比如上帝,自由,可能有知的事物,比如科学和具体学科。前者我们只能预定设准,靠信仰

12、。后者我们可以运用理性去获取。也就是说作者和康德的观点一致。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既反对经验论极端怀疑主义,又对以往靠”玄思“ 的形而上学给予了否定。这个跟我的哲学观一脉相承,也是论语的很好注解。我的哲学主要研究方向可能就在于康德和论语。而这也是我的人生观。讲课方式:这是我一直追求的讲课方式,不娇柔造作,也不死板。庞先生讲课内容丰富,有很多复杂的论证,其内容之广博丝毫不输给任何一部专著。同时其讲课又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哲学术语,像中国大陆”叫兽“ 一堆自己都理不清的哲学术语放在Ppt上乱点,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庞先生的课其实就是康德注我,我注康德。有见解,有坚守,有思辨。这才是好的哲学。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