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904895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619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共 33 人,男生 15 人、女生 18 人,基本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2、四个单元具体涉及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内部间的相互关系,如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人类需要、社会文明(个体和公共社会);二是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三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四是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及文化。(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

3、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人们在享受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文明的关注及文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密切相连。由于内容上的高度综合,教材注意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学习。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了高年级教材编写的特点,除了教材的文字量相对增大外,采用了图片、小资料、图表、信息点击、新闻报道、情景卷入、事例对比、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图表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

4、验来进行探究学习、获得对问题的综合认知和感受。(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史地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的历史、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不同之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初中历史课程要求的是: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地理课要求的是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品德与社会课程史

5、地内容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不是系统地、详细地讲述和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及诸多背景因素,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连史地内容的学习。(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淀、浮现;儿童在生活中能发现、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比如,关于“破碎的山河”这一话题。首先从 1985 年、1998 年、2002 年三幅涉及领土的地图中,引发和生成出问题意识,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

6、展开历史探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七子之歌,对现代儿童来说并不很陌生,也不难从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史实的信息和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及呈现,恰恰也正是教材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捕捉历史痕迹,探究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契机。再比如,在“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个话题中,教材先指出日本侵略我们国家,给祖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灾难。但历史并不是过去式,它还在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所以,教材呈现了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伤害我们同胞的事实。(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

7、他们懂得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联系地看、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如第二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如两次洛杉矶奥运会;两个世纪开端的不同性质的两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祖国的发展。如第三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变化,即农产品的变化,以及日常工业用品从无到有的变化,体会祖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地、联系地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第四单元,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该国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

8、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的方法。三、教学进度表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主要工作内容完成情况18.20-8.23开学准备28.24-8.28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38.31-9.4 2、社会文明大家谈49.7-9.11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59.14-9.184、学会拒绝69.21-9.25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1、不能忘记的屈辱。79.28-10.2国庆节长假810.5-10.9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910.12-10.16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110.19-10.23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0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1110.26-10.30复习12

9、11.2-11.6期中考试1311.9-11.132、日益富强的祖国1411.16-11.203、告别贫困奔小康1511.23-11.274、打开国门走向世界1611.30-12.4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1、到周边去看看1712.7-12.112、环球旅行去1812.14-12.183、文化采风1912.21-12.25复习2012.28-2010年 1.1复习211.4-1.8复习221.11-.1.15(腊月初一)期末复习21.18-1.22期末复习考试3三、教学要求:三、教学要求:(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生活;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的

10、生活嗜好。(二)、1.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2.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敬佩、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三)、1.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所带来的。2.让学生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无比骄傲,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四)、1.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基础,以尊重和宽容

11、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2.让学生认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进程,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四、方法措施:四、方法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五、针对措施:五、针对措施:1 1、认真分析教材,归纳知识点。、认真分析教材,归纳知识点。2 2、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3 3、抓好背诵及检测工作。、抓好背诵及检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