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03422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知识概要(讲解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数与代数数的认识1整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都是自然数,0 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0 是最小的自然数。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利用小数的这一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 0,把小数化简;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还可以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改写成小

2、数的形式。3分数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4百分数的认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5负数的认识。像+4 、 19、+8844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它是“数的认识”的基本原理,其核心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值制。复习本身是一个“串点成线”的过程,理一点明一片,明一片会

3、一面。例如在整理“倍数和因数”一单元内容时,就需要我们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1)只有在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是整数的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如 50.84,虽然等式成立,但不能说 5 和 0.8 是 4 的因数,或 4是和 0.8 的倍数。 (2)倍数和因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描述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 ,如“2 是 12 的因数,12是 2 的倍数” ,而不是“2 是因数,1 是倍数” 。 (3)要区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因数”的联系和区别。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后者只能是整数

4、。 (4)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如我们可以说“15 是 3 的 5 倍” ,也可以说“1.5 是 0.3 的倍” ,但我们只能说“15 是 3的倍数” ,却不能说“1.5 是 0.3 的倍数” 。关系概念: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数的运算(一)四则运算。1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

5、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错)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那么,加法是不是减法的逆运算呢,乘法是不是除法的逆运算呢?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运算的数学意义角度理解。 一般说运算都指代数运算,它是集合中的一种对应。对于集合 A 中的有序元素对 a、b ,有集合 A 中唯一确定的第三个元素 c 与它们对应,叫做集合 A 中定义了一种运算。(例如,(3,2)这对数按照某种法则与5相对应,这就是一种加法运算,3+2=5。如果这对数与6相对应,就是乘法运算,3 2=6。) 所谓逆运算,就是把 c 以及 a、b 中的一个当作已知,把 a、b 中的另一个当做所求的运算。这样看

6、来,对于前面元素对 a,b 与 c 对应的运算来说,就存在两种逆运算。它的第一个逆运算是:对于元素对 c、b,使元素 a 与它们对应;它的第二个逆运算是:对于元素对 c、a ,使元素 b 与它们对应。 如果一个运算满足交换律,即这个运算对于任意一对元素 a、b 或 b、a ,永远得到同一的结果,那么,这个运算的两个逆运算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运算有唯一的逆运算。 对于整数集来说,任意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满足加法交换律,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都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加数”求出来,所以加法有唯一的逆运算减法。 例如,数对(3,2)与5对应,确定加法运算后,已知3和5 ,可以用减

7、法求出2 ,已知2 和 5也可以用减法求出3。 但是,每一个运算并不都有逆运算。例如,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只有被减数可以用“差与减数相加”这种加法运算得到,减数却不能用加法运算得到。例如,数对(3,2)与1 对应确定减法运算后,已知2 和1可以用加法求出3,但已知3和1,却不能用加法求出 2。 所以不能说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也就不能说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说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或者乘除法是互逆运算。2四则运算的法则。3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

8、中,运算顺序规定如下:(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则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则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也就是“先算乘或除,后算加或减”,简称“先乘除,后加减”。(3)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运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算中括号里的算式,最后算大括号里的算式。5运算定律和性质。简算,顾名思义能使计算简便、简洁,但简算必须要有依据,不能想当然,否则只会弄巧成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进行简算的基本依据。(二)解决问题。1解决整数、小数问题。2解决分数、百分数问题。1熟悉

9、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分析问题,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2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好比解决问题的“向导” ,它为我们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其中,基本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从条件想起” ,另一种是“从问题想起” 。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同解决问题的“工具” ,它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重要的方法有:列表。适合解决有多种情况的问题,如解决租车、租船问题时,设计最省钱的租车、租船方案。假设。适合解决具体数量未知的问题。画示意图。适合解决跟图形有关的问题。画线段图。适合解决行程问题、分数问题。这些方法,在解决简单问题时看似作用不大,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帮助很大。因此,我们需

10、要切实掌握,并会灵活运用。3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弄清题意,看清条件,明确问题。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并计算。对答案进行检验,写答句。式与方程一、知识要点1用字母表示数。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解简易方程。明确“方程” 、 “方程的解” 、 “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等式不变。会用等式的性

11、质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简易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上述三个知识要点中,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 “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简易方程”的基础,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则是“解简易方程”的发展。“列算式解”和“列方程解”是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列算式解”的算式中全是已知数,未知数不参加列式,它是通过已知数量的加、减、乘、除,得出问题的结果;“列方程解”则是将未知数设为字母参与列式,通过列出符合题意的等式,求解等式得出问题的结果。两种解法各有优势,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题意,合理选择方法。不过,在解答比较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

12、问题时,如果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向思考,即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角度去理解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只要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列方程比列算式更容易思考。常见的量1货币单位。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时间单位。认识时间单位世纪、年、季、月、日、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km、米 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 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

13、的进率,建立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4质量单位。认识质量单位吨 t、千克 kg、克 g,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计算。5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km2、公顷 hm2、平方米 m2、平方分米 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 mm2,建立 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6体积(容积)单位。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 m3、立方分米 dm3、立方厘米 cm3、立方毫米 mm3,容积单位升 L、毫升 ml,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适度扩展:长度单位(英里

14、、海里、码、英寸、忽米、微米、光年等)时间单位(传说故事。天文历法等)凡含有计量单位名称的数统称为名数。名数的改写有两类:一类是单名数之间的改写,一类是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顾名思义,单名数是指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复名数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熟练掌握名数的改写。比和比例一、知识要点1比。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比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方法是:首先依

15、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位置不能写错;接着把两项化成相同的单位;最后化简比。若要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只需根据线段比例尺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另外比例尺是一个比,无需带单位名称。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 1 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 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 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 M 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 1cm 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 10m(即 1000cm)时尺就是。通常称 1:1000000、1:500000、1:200000 为小比

16、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 和 1:25000 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 和 1:500 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2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 制图示比例尺。 1: 1000 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 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分成十等分,每等分的长度相当于实地 2m。而每一基本单位所代表的实地长度为 2cm100020m 。数学思考1探索规律。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隐含的简单规律。2排列组合。有顺序地、全面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如用三个数字卡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