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003444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为使我局今年的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推动全县扶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旅游局 XX 年度扶贫工作计划一、总体思路XX 年,我局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全县总体扶贫开发思路为指导,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以“三万” 、 “五联”活动为契机,努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切实提高群众素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为全县达到小康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工作目标通过扶贫攻坚,使我县

2、贫困山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创业能力要明显提升,人均收入要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为实现 20XX 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三、工作措施(一)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成立旅游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确定专门分管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操作扶贫工作。(二)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紧紧抓住省市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县、上市、赴省

3、” ,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工作。抓住本地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情,积极组织筹措民间资金,结合本乡一些比较优势,发展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好“钱生钱”文章,充分发挥有限扶贫资金的滚动效益和乘数效应。(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建立扶贫专项基金,实行“政府担保、农民信贷、滚动发展、循环使用”的扶持政策,变农民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的培育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社及营销大户在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把的精力投入到为“三农”服务上来,提高扶贫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扶贫挂钩单位及相关部门给予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折不扣

4、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兑现到位,让农民得到政策实惠。(四)走产业化扶贫之路,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首先我们将依托企业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的联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规模种植优质、高产玉米,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增收,另外,我们要积极加快招商力度,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转移剩余劳动力,以产业化扶贫的方式,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的主动性。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主动性方面。首先要对积极性高而由

5、于条件所限难以致富的贫困户,尽全力给予全方位的帮助,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其他贫困户;其次对于脱贫较差的贫困户,要多做思想工作,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其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对于“等、靠、要”思想严重,经开导、帮扶仍好吃懒做的贫困户,适当给予救济,在科技培训方面,继续通过课堂讲解、观看录像片、实地参观学习等办法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农民进行学科学种植、养殖、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贫困县,发展一直是 63 万人*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成长壮大,来*旅游人数持续

6、增多,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 ,*旅游扶贫效应初显。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同时也是民生经济,我县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了旅游扶贫工作,在农民增收、带动就业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拥有丰富的农特资源,是全国著名的“板栗之乡” 、 “茯苓之乡” 、 “蚕桑之乡” 、 “甜柿之乡”和“野生兰花之乡” 。但长期以来,农民丰产总难以带来“丰收” ,主要原因是产品附加值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达,初级农副产品被研发为特色旅游商品,附加值增加,一大批旅游商品深受游客欢迎。以板栗为例,*板栗市场价为元/斤,通过游客采摘的板栗出售价一般为10

7、-15 元/斤,如果做成板栗罐头、板栗仁等旅游商品,市场价一般为几十元一斤。有市场、有销路,作为提供初级农产品的栗农也得到了相应增收。二是缓解了就业压力。在*农村主要收入来源一般为外出打工,*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收入低,旅游产业具有“离土不离乡” 、就业方便的优势。目前我县有 12 个乡镇和 326 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直接就业 3 万人,间接就业农民 45300 人。九资河圣人堂村 90%的农户从事旅游经营,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 80%。以开办农家乐为例,一个普通农家乐能够解决 5 人就业,规模稍大的还需要增加厨师、服务员等,能够提供 8-10 人就业。三是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旅游

8、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的发展,直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增长增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同时有助于村容村貌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添加助力。在乡镇,分别建设了1-3 个示范社区,按照一个社区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和接待点的标准进行建设,出台“三年禁伐、五个禁止”等禁令,开展环境保护,建设宜居湾落、宜居村庄。(一)明确旅游扶贫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三个 10 亿”扶贫攻坚目标,旅游扶贫工作重点达到发展乡村旅游增收 10 亿元。其中农家乐发展到 20XX 家,特许专营店 1000 家,特许网店 1000 家,娱乐场所 1000 家,每年年收入平均 20 万元,增收 10 亿元。(二)明晰

9、旅游扶贫思路一是打造旅游扶贫典范。围绕旅游扶贫目标,我县在*川百里生态画廊、*胜百里文化长廊、318 百里休闲长廊三条画廊科学布局、认真布点,选取景观质量最高、开发价值最大的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对区位合理性、产品差异性、游乐参与性、空间开放性和效益辐射性的综合分析,我县目前确定了*试验区、*、*、*、*等五个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二是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结合各地不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新扶贫载体,争取旅游扶贫效果最大化。通过旅游扶贫实践,目前我县主要应用“生态+文化” 、 “景区+农家” 、 “”农庄+游购“等模式。”生态+文化“模式,是以美丽乡

10、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以*为主要代表。 “景区+农家”模式,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形成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以圣人堂为主要代表。)“农庄+游购”模式,是以城乡互动为抓手,着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休闲大农庄,在休闲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平台,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打造集休闲、观光、购物等于一体的游购式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以三里畈瑞源生态农庄为代表。三是高点编制扶贫规划。按照生态至上

11、、优势互补、合理布局、科学开发的原则,*聘请高级别策划专家进行高端策划,高级别规划设计院团和知名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规划设计。先后投入 20XX 余万元,完成了*连片特困地区*县产业扶贫规划、*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旅游县城、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规划编制,修订了 6 个景区专项规划,制定了“农家乐”发展专项规划。四是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开展精准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旅游“的新样板,以产业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近几年来,先后引进了*集团综合开发薄刀峰、*温泉项目,*客商*投资天堂寨索道和*宾馆项目,*客商投资*亲

12、水旅游开发项目,*长源集团、*藏龙集团投资旅游星级宾馆,本县回乡创业人员投资瑞源有机休闲农业开发、*生态农庄等项目。(三)强化旅游扶贫举措一是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借助*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建设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按照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步骤,借助天堂寨、薄刀峰等核心景区优势,带动了“一廊两区”乡村旅游观光景点。同时,全面推进宜居村庄和生态文明塆落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建成了一批板栗公园、甜柿采摘园、农业体验园、红叶观光区。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建设需求,整合资源,加大对重点景区和重点乡村的开发建设力度。交

13、通方面,县外交通先后建成了武英高速、麻阳高速、与安徽白马寨连接公路,随麻安铁路正在加紧建设,正在谋划环绕*核心景区的快速通道。县内交通条件也全面改造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大旅游的需求。接待设施方面,全县发展 4 星级宾馆 4 家、两家五星级宾馆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发展农家乐近 600 家,休闲娱乐场所 40 家,旅行社 16 家,能提供接待床位 10000 个,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三个。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门楼、停车场、 、栈道、循环游步道、旅游厕所、交通指示牌、防护栏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改造升级。三是争取上级项目支持。20*年,我县积极申报了全国旅游扶贫试验区项目,争取到了全国旅游富民重点村项

14、目 9 个,*镇*村、*镇*村、*镇*村、*村、*村、*村、*村、*村、*村等村庄入选。20XX 年,*村被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合上级政策支持,我县有针对性对上述几个村庄编制村庄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大农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去年以来,组织农家乐业主、饭店服务员开展专项培训三批,参训人数 600 人次。每年开展十大美食评比活动和宾馆、饭店、农家乐吊锅技能大赛,提高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五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丰实旅游载体,在*试验区、罗九沿线栽种可观赏性农作物,将农特产品

15、进行深加工,转变为旅游商品,引导粗放型农业种植向能够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的农庄转变。六是开展精准宣传营销。发挥精品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当前*旅游扶贫工作还是主要依靠现有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如*镇、*村主要依托天堂寨、薄刀峰景区,*鼓楼冲主要依托进士河漂流景区,燕窝湾等村主要依托*生态农庄。结合这一特点,我县在旅游扶贫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强调精品景区周边村庄的配套功能地位,在宣传营销时重点推介,逐渐提高辐射村庄的影响力,待辐射范围内的村庄具备一定影响力后,辐射范围变广,可以带动更多的村庄脱贫致富。以*村和*村为例,*村旅游扶贫发展较快得益于天堂寨景区开发和自身红叶旅游资源,目前*

16、红叶旅游区已创建为 3A 级景区,通过辐射带动,同样拥有红叶观光资源的*村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旅游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很多拥有珍贵资源的村庄,因为基础配套不到位,迟迟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如*镇*村以甜柿著称,但因为交通问题,游客难以进入,空有好资源难以发挥最大效应,如果建设完善,就可以迅速实现产品能下山、游客能上山的良性循环。*镇樱桃园,每年举办樱桃节,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但因为交通状况不好,难以形成扩大效应,限制游客大规模进入。*川百里生态画廊已经成为了一条观光画廊,但画廊沿线旅游厕所、旅游观景点建设还比较滞后。二是扶贫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旅游业在产业扶贫中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相关项目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近两年国家旅游扶贫政策出台后,有针对性的、可落实的政策较少,项目配套跟进不及时。横向比较来看,旅游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如在农家乐、导游培训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