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2978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课堂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堂报告,2,网络新字,一、关于汉字的造字法 二、网络新字的分类 (一)新造字 (二)新用字 三、网络新字的音义 四、关于网络新字的思考 (一)网络新字出现的原因 (二)怎样的网络新字才能流传 (三)如何看待网络新字,3,一、汉字的造字法运用“六书”分析造字规律的传统源远流长。实际上造字法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而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即所谓“四体二用”之说。 1. 象形 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4,2.指事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许慎说文解字序:“指事者, 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3.会意 会意就是由表

2、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许慎说文解字 序云:“会意者, 比类合谊, 以见指, 武信是也。”,5,4.形声 形声就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还有两种用字法:转注和假借。,6,二、网络新字的分类 例子:网络新造字“槑” 先来看古汉字“槑”,即“槑1”。它由两个相同的构字部件“呆1”组成。 关于“呆1”,康熙字典类篇对其作出注解:“呆同槑省,或某,通作梅。”也就是说,“呆1”是“槑1”,经过省形之后的结果。其意思为梅花。把上述省形的步骤倒过来,就是两个“呆1”组成一个“槑1”。 “槑1”在古书中的注解如下: 说文解字:“某/(莫厚切),酸果也

3、。从木甘,阙。槑,从口。” 辞源:“梅,本作某,亦作株、槑果木名;节候名;姓。” 另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 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有“槑”字,它是“梅”的异体字。 从上述注解中可以看出,“槑1”是一个会意字。,7,再来看网络新字“槑”,即“槑2”。 从形体上看,“槑2”是由两个“呆2”组成。而这个“呆2”其实最初是“保”的古文。“呆2”的原始意是襁褓中的婴儿,之后引申为“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静止不动,傻傻的,天真痴呆。” 本草纲目:“梅,杏类,倒杏为呆。” 由此可见,“呆1”和“呆2”是两个不同的构字部件。构字部件不同,其各自构成的字,即“槑1”和“槑2”自然也不同。 至此得出结论,如今网络新词

4、“槑”并不是从古汉字“槑”而来。,8,“槑2”有其自己的造字理据,不同的意义体现不同的造字理据。 A.“很呆、很傻、很天真”。代表性的用法为“槑人囧事”。两个“呆”放在一起,同形重复组成会意字,比“呆”还要“呆”,表示“呆”的程度之深。 B.表示情侣热恋中的状态。两个“呆”字被想象成热恋中的男女双方牵手在一起,很甜蜜。另外,都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用“呆”形容再适合不过了,很形象,很达意。在此,“槑2”又是一个新象形字。 C.幼稚无聊,矫揉造作,从第一种意义“很呆,很傻,很天真”中引申而出。网民通常将幼稚无聊的电影称为“槑片”。,9,(一)新造字 所谓新造字,即字形和字义都是最新创造出来的

5、, 之前没有此字。 按照“六书”来考察新造字,有以下两种类型。,10,1. 指事字 指事是一种象征性的造字方法, 它是借助于形象或符号来表示比较抽象的概念或无法象形的事物。例如:, 音:wo;义:不值钱, 没有价值。这个字就是在“毛”字的第二横上加了一条短竖, 意义可以理解为“五毛”钱, 用来讽刺那些“每千字五毛钱”的被雇佣回帖者。字音也是“五毛”的合音。由“量少、细微”之“毛”加短竖变成“五毛”进而表示价值低廉, 是通过指事来造字。,11,2. 会意字 网络新造字大多是会意字。例如:,读nn。由“脑”与“残”组合而成, 意为缺心眼的, 很糟糕的。还有一些会意字, 如: , 指的是“草根”;

6、,指的是杯具(悲剧)的升级版餐具(惨剧); , 是“插播”的意思; ,是“扯蛋”; , 暗含“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 , 是“上流”; , 是“下流”; ,是“上访”等等。,12,3. 合音字 新造字中还有一种合音字, 即新字的读音是由两个字拼合而成的, 有点像古时的反切注音, 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如: ,就是由“皮+夹”组合而成, 读音为“pi”, 来自小沈阳的口头禅。,13,(二)新用字 新用字是指字体过去已经存在, 或者是旧字有了新的用法, 或者是生僻字重新被使用。包括两种情况。 1. 旧字出现新用法 旧字出现新用法是指这些字过去已经存在,但是现在网络上的意义与原来不同,

7、 网民赋予这些字以新的含义和用法。如: 靐, bng。广韵 证韵:“靐, 靐靐,雷声也。”在网络上, 由于靐由三个雷叠加在一起, 表示“太雷了”, 用法同“雷人”的雷, 但是表达效果比雷更有力量。如:我今天被芙蓉姐姐再一次靐到。,14,囧, jing。原义为“光明、光”的意思, 是“冏”的异体字, 在唐韵、集韵、说文解字中都有收录。2008年之前“囧”并不独用,它的异体字“冏”经常作为合体字的构件出现, 如“綗”是一种布料的名字;“浻”有(水)回旋、古池名的意思;“炯炯有神” 中“炯” 也可以写作“烱”。2008年网民把“囧”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 并把它附会于一张惟妙惟肖的人脸表情:“八”像耷

8、拉的眉眼, “口”像一张大嘴。根据外形,“囧”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等意思, 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状态。自此之后, 囧成为了中文网络社区最流行和时尚的表情符号, 并迅速衍生出“囧吧”、“囧客”、“一日一囧”、“人在囧途”等词。“囧”被网友称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15,槑, mi。康熙字典:槑, 古文梅字。在宋本玉篇、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字典中都载有槑字。由于槑由两个“呆”字组成, 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傻到家了。如:作者格子左左的槑男槑女讲述就是一对很傻很天真的上海小夫妻婚前婚后的快乐故事。但是由于槑与“霉”同音, 槑在用法上又与“霉”

9、交相呼应, 如:“太阳当选史上最槑球队,从1969年至今霉运不断”。,16,兲, tin。康熙字典解释兲古同“天”;五音集韵也解释为古文天字。兲是天的古异体字, 兲这个字如果从上到下分开念的话, 读作“王八”,成了一个骂人的字眼。很多网友为了追求这种将错就错的喜感, 造出很多词来,像“兲蛋”、“真兲”;有时候兲理解成“天”也行,理解成“王八”也行, 可谓一语双关,像“叫兲兲不应”、“好一个兲”、“偶的兲呀”等, 达到了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17,圐圙, 读作k l, 是蒙古语的汉语音译, 也常音译为“库伦”, 意思是用栅栏围起来的草场,现在多用于村镇名称。因为“口”里面的“四方”和“八面”有会

10、意功能, 因而被网友解释为“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18,2. 生僻字成为常用字 这类新用法是指一些汉字原来是生僻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 但是在网络中却被网友代替常用字重新使用,为网络语言增加了新鲜感和奇异性。 嘂, jio。说文:“嘂, 高声也。一曰大呼也。”正字通:“嘂, 古文叫字。” 在网络聊天工具中,“嘂”字四个口的外形被网友们加以渲染, 表示因情绪激动而大叫, 比“叫”更大声, 并经常代替“叫”使用, 如“全场尖嘂”。,19,氼, n 。字汇 水部:“氼, 与溺同。”“氼”是“溺”的异体字, “氼”是一个古字, 我们常用的是“溺”。不过“氼”却被网友使用得风生水起,

11、就是因为“氼”字形象直观:人掉水底下了, 当然就是溺水。,20,烎,yn。集韵侵韵中有个与形似的字“烎”, 夷真切, 平侵以,“光明”之意。从外形来看, 可以理解为“开火”。“烎”字是在网络游戏中流行开来的, 起源于2009年联想IEST大师赛预选赛中的一只自称“烎队”的比赛队伍。后来“烎”这个字被游戏玩家用来形容自己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 用来表示“霸气”、“彪悍”等诸多意思, 体现了一种威武豪壮的男子汉气概。由“烎”派生出一系列流行词语, 如:“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烎你没商量!”“中国人从此起来了!”“烎文化”刻画的是中华民族勇于接受挑战的拼搏精神。,21,三、网络新字的音义 (一)网

12、络新字的读音 对于这些网络新字,对于网民来说,可能读音是最不重要的,因为在聊天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把它读出来,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就行。当然每个字都有读音的,分析起来有下面几种情况: 1合音 嫑: 把“不要”两个字快速连读bio。 嘦: 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jio。: 把“皮夹”两个字快速连读pi。,22,2词的读音 所表示词的读音,即一个字读作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音。如: 读作“一小撮”。: 读作“上流”。: 读作“插播”。 3和原字音同 “ 、 、 ”表示的还是奖、学、网三个字原来的读音。,23,(二)字义 网络新造字在字义上有个共同的特点即: 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般为否定,即便原词词性是

13、中性甚至是褒义。表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谐音表意 谐音,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于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表达意思,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的语言现象。 网络语言中这种谐音表意的现象很普遍,正因为如此,新造字的谐音表意也存在。如,烎,音“yn”,谐音“赢”; 槑,mi,谐音倒霉的“霉”。,24,2字义等于偏旁意义的相加 这一类字网民在用的时候往往不管读音,但是意思却一目了然,取其偏旁相连属。如“勥、巭、嫑、忈、恏、嘦、嫑”等等。 3字义与原词义不一样 一般表现为对原来词义的加重,也体现了造字的真正意图。大多数根据网络语言的造字,其原来的词所表示的也许是中性甚至是褒义的,用新造字方式表示出来的往往是一

14、种否定。 ,奖,讽刺了在评奖之外的暗箱操作的一种社会现状; ,已阅,讽刺了一些领导的官僚作风; ,插播,因为利益的驱使,广告插播现象无处不在,25,四、关于网络新字的思考 (一)网络新字出现的原因 在网络这个独特的言语社区, 新造字、新用字充实并丰富了网民们的网络生活, 满足了网民们的喜感要求和娱乐心理。 同时, 风靡网络的新字现象也是对国家政策、社会生活的投射, 反映了网民关心国家政策、语言生活的热情。新字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6,1.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当今社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 语言文字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必然会受到影响。社会的发展是新字现象产生的原动力

15、。 2. 求新求异的心理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文字是网络交流的主要载体。网络的虚拟性、陌生化、距离感一方面激发了网民们的创造性。,27,3. 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 当今社会民众拥有了更多民主权力, 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国家政策、社会事件、日常生活、娱乐八卦, 都可以成为网民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即使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问题, 网友们也加以调侃戏谑, 如: 、 、 、 , 反映的都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28,4. 汉字造字用字的独特魅力 “六书”的造字用字传统, 体现了汉字的内在生成机制。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造字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汉字形体,汉字的能产性是很强的, 这是新字出现

16、的内在机制。如:氼与溺是异体字, 其中氼是会意造字、溺是形声造字。,29,(二)怎样的网络新字才能流传 光明网记者采访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巨龄:“网络新造字,能够流传下去吗?” 张巨龄认为至少要看两个条件:一是看是不是符合汉字的结构和形成的原则规律。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则天的名字,朝臣宗秦客献上,她定夺的“曌”(zho)字。“日、月当空”,两个象形符号,加个“空”,也符合造字的方法,是个“会意”字。 所谓“造字”得看是不是符合汉字的结构法则和规律。不合,就肯定不能留存;合,就有留存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30,第二,是要看实践,看人们的使用中是不是需要。例如,现在的网络把一些死去的生僻字拿上来,像“嫑”、“忈”等,人们在使用、实践中已经不需要它了,或者是已经被使用范围广泛规范的字挤“死”了。如果偏要再拿来用,能有多少人响应呢?只有能在广阔空间使用的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