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892757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光合作用(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三讲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考纲呈现,1.掌握光合色素的种类、作用及分离提取色素的过程、结论、注意事项。,2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3领会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_,利用_,把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并释放出_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101102),光能,叶绿体,O2,有机物,CO2和H2O,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光能,化学能,储存在什

2、么物质中?,德国梅耶:,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让一张叶片一半 曝光一半遮光,除去叶绿素,酒精,水,(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萨克斯的实验,放在暗处几小时, 目的是什么?,结论: 产物淀粉 条件光照,1939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叶绿体 中的色素 分子,光能,C5,2C3,ADP+Pi,ATP,H2O,O2,H,多种酶参 加催化,酶,(CH2O),CO2,吸收,光解,能,固定,还原,酶,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过程,三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光、色

3、素、酶、H2O、 ADP、Pi,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还原剂),ATP的合成:,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ATP,光能,2.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C3的还原:,叶绿体的基质中,H 、ATP、酶、CO2,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CO2 +H2O,光能,(CH2O)+O2,叶绿体,3.光合作用总反应式:,6CO2 +12H2O,光能,C6H12O6+6O2 +6H2O,叶绿体,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例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是_,B是_,它来自于_的分解。 图中C是_,它被传递

4、到叶绿体的_部位,用于_ 。 图中D是_,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_ 图中G_,F是_,J是_ 图中的H表示_, I表示_,H为I提供_,2,水,H,基质,用作还原剂,还原C3,ATP,光能,光反应,H和ATP,色素,C5化合物,C3化合物,糖类,暗反应,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0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A. 上升;下降;上升 B. 下降;上升;下降 C. 下降;上升;上升 D. 上升;下降;下降,C,例2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5.环境条件变化时光合作用过

5、程中物质变化分析,总结4、条件改变时,C3/C5、ATP、H的变化:,A、停止光照, CO2供应不变时: ATP H C3 C5 (CH2O),B、降低CO2浓度时, (夏季晴天中午时),光照不变,C3,C5,ATP H,(CH2O),总结4、条件改变时,C3/C5、ATP、H的变化:,C、光照不变, CO2供应增加: ATP H C3 C5 (CH2O),D、突然光照, CO2供应不变:,C3,C5,ATP H,(CH2O),1.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

6、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叶绿体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同时释放出了O2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O2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的O2来合作用产生自H2O,B,2.如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3.下图表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相关代谢过程,其中、表示相关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过程表示光反应,过程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物质A表示O2,

7、物质B表示CO2 C.过程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D.过程的两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过程产生的H和ATP,1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容易溶解在_ 中(如无水乙醇或丙酮)。(2)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不同;_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率快,_ _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钟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有机溶剂,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溶解度,溶解度高,溶解度低,2、方法步骤,研磨,材料:5g鲜叶,药品,SiO2,CaCO3 ,无水乙醇,使研磨充分,防止色素破坏,溶解色素,(1)提取色素,过滤:获取绿色滤液,要求:细齐直,2)、3)制备滤纸条、画滤液

8、细线,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5) 观察与记录,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色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占1/4),(占3/4),滤纸上色带的排列顺序如何?宽窄如何?说明什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液,色素的功能-吸收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_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蓝紫光,蓝紫光、红光,思考,蓝紫光:430nm-450nm,红光:640nm-660nm,例1 (2011北京海淀模拟)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

9、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例析1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回答:,(1)图中步骤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_10 mL,作用是_;B_少许,作用是研磨得充分;C_少许,作用是 _ (2)图中步骤将糨糊状的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底部放有 _ (3)图中步骤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 (4)图中步骤中关键应注意_;加盖的目的是_;色素带最宽的是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无水乙

10、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单层尼龙布,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细齐直,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1.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2.甲、乙两位同学的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分别如下图甲、乙,则关于这两种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C,A.甲同学可能绿叶研磨不够充分 B.甲同学选用的材料可能叶片较薄 C.乙同学将滤纸色素线部分浸在层析液中 D.乙同学研磨时加入的酒精浓度过高,3.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D,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