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17657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四整本书课件人教版(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全章全套章节复习,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知识复习,第一章知识结构,1,3,一、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而且是以物质为主。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二、反应热、焓变 反应热化学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也称为“焓变” ,符号用 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注意问题,当为“-”或时,为吸热反应。 要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三、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述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必考) 、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

2、在多少度,多少千帕;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 、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s),液体(l),气体(g);不用和(因已注明状态)。,、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为多少“+”或“一”kJ/mol。 、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四、 燃烧热oC、101kPa时,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3、。如常温常压下,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CH4(g)+2O2(g)=CO2(g)+2H2O(l);H=890.31KJ/mol,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反物质能、可燃冰等。,五、能源,6、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1、25、101 kPa

4、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O2(g)=CO(g);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 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 H=-1 400 kJ/mol,D,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s

5、)O2(g)=CO2(g);H1 C(s)1/2O2(g)=CO(g);H2 S(s)O2(g)=SO2(g);H3 S(g)O2(g)=SO2(g);H4 H2(g)1/2O2(g)=H2O(l);H5 2H2(g)O2(g)=2H2O(l);H6 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 B C D,C,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A,4、已知:(a)2H2(g)+O2=2H2O(g) H = -Q1 (b)2H2(g)+O2=2H2O(1

6、) H = -Q2 (c)2CO(g)+O2(g)=2CO2(g) H = -Q3 (1)Q1 (填、=、)Q2,因为 。 (2)CO和H2分别燃烧生成CO2和H2O(g),欲得到相同的热量,所需CO和H2的体积比是: 。,H2O(g)=H2O(l) H0,Q1/Q3,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 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 同一种金属的腐蚀: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2)金属的防护方法,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覆盖保护层,电化学保护法,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5.下列装置暴露空气中一段时间,铁的腐蚀由快到慢顺序 .,Fe,Fe,C,Fe,Zn,A(海水),B(海水),C(海水),D

7、(海水),F(天然水),E(海水),拓展练习,6、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灰铅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液。总 反应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 (1)试写出放电时的正、负极反应式 正极:_ 负极:_ (2)试写出充电时的阳、阴极反应式 阳极:_ 阴极:_,PbO2+4H+SO42- +2e- =PbSO4+2H2O,Pb+ SO42-2e- =PbSO4,练 习,PbSO4+2H2O-2e- =PbO2 + 4H+SO42-,PbSO4 +2e- =Pb + SO42-,小结:四、原电池电解池的应用-可充电电池

8、,阴极:,正极:,放电:原电池,充电:电解池,负极:,阳极:,此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AAg BZn(OH)2 CAg2O DZn,充电,放电,2Ag + Zn(OH)2,Ag2O + Zn + H2O,7银锌电池广泛用于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D,拓展练习,10为下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正极,Y是负极 BX是负极,Y是正极 CCuSO4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DCuSO4溶液的PH值不变,AC,练 习,11、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是负极Bb电

9、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 2H2O+O2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只能将氧化剂和燃料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发电装置,BD,12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减低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B C,练 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本章知识复习,第二章知识结构,

10、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 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平衡,测量的方法,反应的可逆不可逆,化学平衡状态特点,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原理,熵判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本课程重心,定量表示方法,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在体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 ( L.min )、 mol/(L.s)数学表达式: v= C/t 三步骤法计算:,注意问题,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

11、。,1、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在某温度下各物质的浓度平衡是:N2=3molL-1, H2=9molL-1,NH3 =4molL-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N2、H2的初始浓度。2、已知CO+H2OH2+CO2;此反应在773K时平衡常数K=9,如反应开始时C(H2O)=C(CO)=0.020molL-1求CO的转化率。,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内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12、反应速率加快,内容:,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压强,原因:,温度升高,分子获得更高的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提高,反应速率加快,3。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温反应速率增大,降温反应速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反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原因:,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总结论: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原因: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数或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增加,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课堂练习:,如下图所示,相同体积的a、b、c三密闭容器,其中c容器有一活塞,a、b两容器为定容容器,起始向三容器中都加入相同量的SO2和O2使三容器压强相等,一定条件下 发生2SO2+O2=2SO3的反应。问:, 如起始在a、c两容器中通入同量的N2, 则此时三容器起始压强为Pa _Pb 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