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8913876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推动。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法治素养。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我们(大学生)都懂法吗?,大学生现在的社会里也算是学历知识 水

2、平比较高的群体,那么是不是大学生群 体都拥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呢?,思考,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6月,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某公司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案例一:我没有偷东西,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什么时候可以回去。”,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3、?,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案例三:清华学子伤熊事件,从以上事件可见,并非所有大学生都懂基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做了如此荒唐的事情。,法律与道德不同。道德可以经过全社会的各层次的教化与熏陶,使人们知道基本的道德要求(尽管未必都会做有道德的事情)。但没有经过专门的宣传与教育,人们不可能具备基本的法治理念与法律知识的。,大学生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除了具有高尚的德性外,同时还具备法治观念和基本的道德知识。,所以说,第

4、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法律,要在理解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发展规律和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法律的词源,说文解字:“灋, 刑也,平之如水,从 水;廌,所以触不直 者去之,从去。”,法律的词

5、源,在现代汉语中,“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 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就我国现在的法律而论,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与其它社会规范的区别,国家创制,由国家保证实施,成文法,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的特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并不会对人的所有行为都进行规范,

6、因而也不会对所有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它只对重要并适合由法律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法律的特征,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内容。,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法是“被奉为法律”

7、才是法,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有阶级性的!,但不会只是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法律,法律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法律?,思考,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法律?,思考,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法律,法律产生的原因,经济原因: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产品交换;私有制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8、奴隶制法律,法律产生的原因,阶级原因:奴隶主与奴隶两大对立阶级出现;阶级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文化原因:文字的出现及其广泛使用,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二是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三是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四是刑罚方式极其残酷。,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最早、最系统、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但”如果贵族阶级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合505克)。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则

9、要遭割耳。”,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封建制法律,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二是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三是维护专制皇权; 四是刑罚严酷。,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一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二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三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四是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法律,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大陆法系指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1804年法国

10、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又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法律,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英美法系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法律,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法律渊源不同(成文法与判例法),法律结构不同(法典与单行法),法官权限不同(是否创造法

11、律),诉讼程序不同(是否以法官为中心),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法律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保障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日益丰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证。,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性差异,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在占社会人口比重少于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占有社会大量财富的前提下的“平等”,其实质是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即少数人的利益。而

12、社会主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经济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实质性意义。,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3、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的不是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尽管其具体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但它与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是一致的。 因此,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更能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法律坚持

1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指导人们在法律实践中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我国法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改革创新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法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的目的角度来认识的。我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经济建设方面,我国法律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政治建设方面,我国法律维护和

15、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文化建设方面,我国法律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社会建设方面,我国法律确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法律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引导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共生。,

16、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法律议案(又称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公布,立法程序,法律案的表决,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执行(执法),法律执行,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 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 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 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 称为行政执法。,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适用,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遵守(尊法),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人们通常把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其实,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就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