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13444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管理与服务,市民政局 2013年6月26日,第一章 社区的基本概念1社区的含义。“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的构成要素。 (1)人口。(2)地域范围。(3)组织结构。 (4)社会心理。 (5)规范体系。(6)物质设施。,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3社区的类型。 (1)按照地域差异标准分: 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2)按形成过程和内部结构要素分,城市社区可分为以下四类: 单位型社区。街坊型社区。新建小区型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第二章 社区居民自治1社区自治。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2、社区自治的主要内容 (1)科学合理地划分

2、社区。 (2)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3)建立科学高效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 (4)加强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第三章 社区的主要职能 新形势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三大工作职责: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3、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第四章 社区管理与服务1、重要意义强化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坚持资源整合 共建共享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

3、指导,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3、主要内容政府公共服务居民自助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政府公共服务1、推进社区就业服务。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2、推进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民政管理与服务,政府公共服务3、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推进社会福

4、利社会化,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 4、推进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政府公共服务5、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调动社区资源和力量支持和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

5、境。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市民学校的作用,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不断增强居民体质。 6、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相关手续,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政府公共服务7、推进社区安全服务。加强社区警务室(站)建设,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建立完善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看楼护院等活动。建立

6、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和禁止传销等工作。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居民自助互助服务社区居委会组织动员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难提供服务。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开展社会捐赠、互帮互助,对社区困难群体实行辅助性生活救助。,社区管理与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以企业

7、为主体,由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购物、餐饮、家政服务、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营利性社区服务。,一、新阶段: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二、新理念:社区是居民的 三、新思路:社区、社工、社团互动 四、结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一、新阶段:社区工作社会化,阶段转移:社区工作行政化到社区工作社会化 前13年,社区建设主要靠行政工作来推动,这个阶段是必须的。 问题:“三无问题”:无设施、无人员、无经费 机制:行政力量、行政资源、行政机制 经验: 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社区建设的力度 公共财政的投入程度决定了社区建设的速度,一、新阶段:社区工作社会化,新问题: 1、社区工作场所的机关化与空心化

8、 地方政府办公大楼的翻版、人气不足 2、社区工作者责任与能力的非对等化 居委会承担公共责任、工作能力不足 3、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形式化 社会管理中最稀缺的资源,二、新理念:社区是居民的,首先要明确社区是谁的?社区为了谁? 现阶段社区建设的理念:社区是政府的、是为政府服务的 居民的感受:我知道社区在哪里,但不知道社区是谁的?我知道居委会是谁?但不知道居委会为了谁?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做起来难。 不能挂在嘴上要变成行动,成为工作习惯 (理念要在行动中软着路,成为行为方式、工作模式),三、新思路:社区、社工、社团互动,单位人变社会人是被迫的(痛苦的) 社会人变社区人是主动的(快乐的) 社会人变社团

9、人才会变社区人(在参与中分享快乐)社区、社工、社团组织是如何互动的?,三、新思路:社区、社工、社团互动,案例2:苏州工业园区的摄影俱乐部(集体金婚庆典) 社工介入流程:从发现兴趣组织活动发现领袖培育组织参与公益服务构建记忆型共同体(社区认同) 老群干与社区工作的区别: 1、包办与介入 2、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三、新思路:社区、社工、社团互动,政府推进社区建设的两项重点工作: 发展社工队伍、培育社会组织 (武汉社会硅谷) 我们的差距: 一是数量差距:发达地区每万人社区社会组织达到20个左右,苏州工业园区每万人达到25个,上海有的社区达到每万人33个。湖北省平均每个社区只有5个。 二是质量上的差距

10、:东部发达地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志愿者组织,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由专业社工组成的专业服务组织。,三、新思路:社区、社工、社团互动,社区社会组织概念与分类 概念:社区社会组织指以社区为本的、居民自愿组建的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类非营利组织组织的总称。 类别:联谊性组织(文体活动组织)志愿性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专业性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维权性组织(业主委员会)政权性组织(党组织和居委会),三、新思路:社区、社工、社团互动,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1、通过能力训练,让居委会掌握社工技巧 2、建立社团孵化机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3、通过项目制,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4、通过第三方评估,增强社会服务的质量和公信力,四、结论,1、中国社区建设的思路: (1)利用专业社工来沟通社情民意 (2)利用居民社团来开展居民自治 (3)利用社会资源来丰富社区服务 2、做好社区工作的技巧: (1)在居民参与中发现社区需求 (2)在民主协商中确定服务项目 (3)在项目执行中培育社会组织 (4)在组织协调中和谐社区关系,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